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南京陈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5-5-19 15:33:50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5-5-18 06:13
大体上也可以这么讲。

事实上就我个人言,诊治病症时(内伤杂病领域),从主症出发,大多辨病(西医病 ...

大体上也可以这么讲。

事实上就我个人言,诊治病症时(内伤杂病领域),从主症出发,大多辨病(西医病理学)在先,辨证在后(与病是并列、等同或互补关系),治疗时则从病情需要出发,有时以病为主,从病西医西药治疗,有时以证为主,从证中医中药治疗,有时则病证结合,中西医中西药结合治疗。


陈先生实在人,看得出是实实在在从事中医临床和研究工作的。
搜索
复制


南京陈斌、我和我周围的中医大夫、中医期刊上发表临床论文的中医大夫、搞临床科研的研究人员,都是围绕着西医病名(内科范围,其他科我没在意,不敢乱说)辨证论治。


问题是:什么在坚持抛开西医病名辨证论治呢?
我知道有一大批中医学术上的决策者在坚持,有的人我还认识。


他们坚持抛开西医病名辨证论治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后果?
请大家发表高见。


另外,建议把这个帖子移到另一个栏目里,这个“中西医并用”好像关心中西医结合的人才关注这个栏目,不合适。我本来在等陈先生发这个帖,可是没想到在这个栏目里。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18:40:1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5-19 07:33
大体上也可以这么讲。

事实上就我个人言,诊治病症时(内伤杂病领域),从主症出发,大多辨病(西医病理 ...

陈先生实在人,看得出是实实在在从事中医临床和研究工作的。

——谢谢。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18:41:2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5-19 07:33
大体上也可以这么讲。

事实上就我个人言,诊治病症时(内伤杂病领域),从主症出发,大多辨病(西医病理 ...

南京陈斌、我和我周围的中医大夫、中医期刊上发表临床论文的中医大夫、搞临床科研的研究人员,都是围绕着西医病名(内科范围,其他科我没在意,不敢乱说)辨证论治。

——在内伤杂病领域,个人是以主症为纲,在主症的纲下,同时进行辨病(西医病理学)与辨证诊断。在这里,病与证二者是并列、等同、或互补的关系。与以西医病名为纲,辨证分型论治的模式是有区别的。另外,个人所言的西医辨病,已不是传统的西医病名,而是参照中医的脏腑辨证体系,以病位为纲,病性为目(这里的具体病位与病性在内容上是西医的),以单个的病理过程或病理状态为诊断单位,较既有的西医病名概念单位级别更小,内容更具体,更丰富。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18:43:33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5-19 07:33
大体上也可以这么讲。

事实上就我个人言,诊治病症时(内伤杂病领域),从主症出发,大多辨病(西医病理 ...

另外,建议把这个帖子移到另一个栏目里,这个“中西医并用”好像关心中西医结合的人才关注这个栏目,不合适。我本来在等陈先生发这个帖,可是没想到在这个栏目里。

——医理探源栏目偏重于传统中医的讨论,而我们所讨论的主题,跨越了中医与西医的原有领域,属于中西医结合的范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5 05:39 , Processed in 0.05710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