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思考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中医不振的原因是找不到自己的优势

[复制链接]
51
发表于 2016-12-28 07:05:20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1-24 02:50
状态应对医学--- 应对万千的中医学体系

----------------------------------------------------------- ...




         我已经拜读了先生博客中的全部文章,对先生在中医科学性方面的探索表示由衷的钦佩。
         对于我前文提到的中医是否要“科学”这个帽子的两难问题,先生的探索,确实在中医主动去戴“科学”帽子这条路上前进了一步。
         先生提倡的“证”为中医诊病之物质依据的“状态应对”理论,确实可以有效回避用西医的病理分析方法验证中医这一老大难的问题。而且这一理论的好处在于,它与疾病的对应关系明显,因此相当容易被大众接受,我作为医学之外行,按老百姓之思维方式,确实能理解疾病可以从病理及状态的不同出发点来分析其成因和治疗方法。因此如果能把这一学说系统化,完整化,对振兴中医定然会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我也看到,这一学说回避了中医里疗效被广泛接受的针灸以及支持针灸的经络理论,因为对证下药如果从理论上说通了,那么对证下针,也是一种状态应对的方法,但是针灸所依赖的经络理论,是不是要有一种能让那些不相信经络存在的大众相信的说法呢?
          现在中医理论门派林立,大家都在试图找一个理论上的突破口,能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向大众清楚地展示中医理论的正确性,但门派的林立也使得各种研究难成合力,进展和推广都会缓慢。不过最糟糕的还不是这个,百花齐放嘛,最糟糕的是看到各种门派的门户之见,都认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最正确的,然后相互攻击,形成内耗,更影响了中医理论的发展。
         先生的理论,是从先生中医实践中推导出来的一个实证派理论,可信度和可推广性都不错,只是还不能说足够全面,这个工作最终也不是靠少数几个中医师能完成的,无论研究还是推广,都是任重而道远的。

     (本文是[中医药论坛] 2012年3月16「打假別假打」对悉尼张有和的博客的评论)


悉尼张有和中医文稿:
          《 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与临床实践价值》
          《人类疾病观念的偏差与临床医学的误区》
          《状态应对医学--应对万千的中医学体系》
          《 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永恒价值》
上文可在凤凰网「悉尼张有和的博客」


本人西医出身,对西医非常熟悉。
52
发表于 2016-12-28 07:08:46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1-24 03:34
故切断症状与病理的关系,把《症状学》与《病理学》分开研究,分步治疗,这是中医思维与西医思维的分水岭 ...

(2)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5],必须用两个体系来操作,因而决定了中、西医学的长久并立。
(3)状态是一种多因素的全身综合反应,同一状态可由不同病因、不同病理改变和不同个体产生,因此,状态的解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状态的分类与治疗。切记,病因病理角度的中药治疗,必须符合状态治疗的原则[6]。
(4)人体疾病综合反应状态,是西方医学的盲区,也是现代科技的盲点,中医学对此有至少二千年的研究,和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中医方剂和中药学的分类与状态分类一致,说明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是状态医学。
(5)状态病是器官病之外的一大类临床疾病,不论医学怎样高度发达,生物遗传技术怎样完奋,器官移植和人体复制成功之后,人体內部的协调总是存在差別,这种差别必然使状态医学与人类共存。
(6)当我们用状态医学的概念来认识中医时,器官病因病理与状态不再有矛盾,因为状态不需要用病因病理去解释;因此,它们在理论上是完全融合的,但在临床思维、诊断和治疗上,必须用两个体系来操作,在这个意义上中、西医是无法合在一起的。但是,用状态医学的概念和框架,我们可以全面地把现代病因病理医学的理论纳入中医学体系中,使中医真正〝进化〞为现代中医学,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53
发表于 2016-12-28 07:09:33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1-27 06:04
作为一门医学理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正是中医理论不完善,才让西医进入中国的。
假如中医学也象西 ...

(2)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5],必须用两个体系来操作,因而决定了中、西医学的长久并立。
(3)状态是一种多因素的全身综合反应,同一状态可由不同病因、不同病理改变和不同个体产生,因此,状态的解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状态的分类与治疗。切记,病因病理角度的中药治疗,必须符合状态治疗的原则[6]。
(4)人体疾病综合反应状态,是西方医学的盲区,也是现代科技的盲点,中医学对此有至少二千年的研究,和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中医方剂和中药学的分类与状态分类一致,说明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是状态医学。
(5)状态病是器官病之外的一大类临床疾病,不论医学怎样高度发达,生物遗传技术怎样完奋,器官移植和人体复制成功之后,人体內部的协调总是存在差別,这种差别必然使状态医学与人类共存。
(6)当我们用状态医学的概念来认识中医时,器官病因病理与状态不再有矛盾,因为状态不需要用病因病理去解释;因此,它们在理论上是完全融合的,但在临床思维、诊断和治疗上,必须用两个体系来操作,在这个意义上中、西医是无法合在一起的。但是,用状态医学的概念和框架,我们可以全面地把现代病因病理医学的理论纳入中医学体系中,使中医真正〝进化〞为现代中医学,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点评

所谓的状态就是极限  发表于 2016-12-28 07:15
54
发表于 2016-12-28 07:11:45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1-24 03:27
症状引发于病理,这只是病情最初阶段的因果关系。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这个因果关系就失去意义。

陈斌先生有多少年中西医临床实践?
55
发表于 2016-12-28 07:14:58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1-27 06:04
作为一门医学理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正是中医理论不完善,才让西医进入中国的。
假如中医学也象西 ...

如果没有10年以上中医和西医诊断用药治病救人实践,不要再讨论中医问题。
56
发表于 2016-12-28 08:17:30 | 只看该作者
悉尼张有和 发表于 2016-12-27 23:09
(2)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5] ...

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5],必须用两个体系来操作,因而决定了中、西医学的长久并立。
(3)状态是一种多因素的全身综合反应,同一状态可由不同病因、不同病理改变和不同个体产生,因此,状态的解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状态的分类与治疗。

一一张先生能否具体谈谈状态的分类与病因、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
57
发表于 2016-12-28 09:02:20 | 只看该作者
悉尼张有和 发表于 2016-12-27 23:09
(2)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5] ...

既然同一状态可由不同病因,不同病理改变……产生,却又说"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状态是建立在病因病理基础之上,还是独立于病因病理而存在?如果是建立在病因病理基础之上(同一状态可由不同病因,不同病理改变……产生),如何理解"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进行认识和治疗?
58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8 10:28: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2-28 10:37 编辑
悉尼张有和 发表于 2016-12-28 07:09
(2)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5] ...

【(2)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5],必须用两个体系来操作,因而决定了中、西医学的长久并立。这句话显示了一位资深中医师的水平!


【(3)状态是一种多因素的全身综合反应,同一状态可由不同病因、不同病理改变和不同个体产生,因此,状态的解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状态的分类与治疗。切记,病因病理角度的中药治疗,必须符合状态治疗的原则[6]。】古代中医学的盲区就在于不知道解释状态;现代西医学的盲区就是用病理来解释状态。
状态具有独立于病理的自我持续及自我加重性质。要想急速消除状态, 状态的解释就尤为重要。但这种解释,显然不能直接用病理来解释,而是把状态作为新的原因作进一步解释。

【(4)人体疾病综合反应状态,是西方医学的盲区,也是现代科技的盲点,中医学对此有至少二千年的研究,和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中医方剂和中药学的分类与状态分类一致,说明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是状态医学。】人体疾病综合反应状态确实是西医的盲区。中医虽有两千年研究,尚未上升到科学理论面层。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是状态医学,前面应该加上一个“古代”。根据近些年国内对现代中医学的研究,已经不全是状态医学。少数临床家早已进入病理医学层面。

【(5)状态病是器官病之外的一大类临床疾病,不论医学怎样高度发达,生物遗传技术怎样完奋,器官移植和人体复制成功之后,人体內部的协调总是存在差別,这种差别必然使状态医学与人类共存。】状态病不是器官病之外的一大类临床疾病,状态病与器官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一种因果关系。但在治疗状态时,可以暂时剪断与病理的关系。把状态病独立出来,不考虑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只考虑它还能或已经导致了什么次生结果。


【(6)当我们用状态医学的概念来认识中医时,器官病因病理与状态不再有矛盾,因为状态不需要用病因病理去解释】就对中医的认识,古代中医可归属状态医学。现代中医瞄准的是病理。如果过不了病理这一关,仅仅依靠改善状态而生存,其生存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它们在理论上是完全融合的,但在临床思维、诊断和治疗上,必须用两个体系来操作,在这个意义上中、西医是无法合在一起的。但是,用状态医学的概念和框架,我们可以全面地把现代病因病理医学的理论纳入中医学体系中,使中医真正〝进化〞为现代中医学,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现代中医治病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治症状;二是治病理。西医是把两个层面合二为一,均从病理入手治疗。但遇到的麻烦是,病理改善缓缓进行,症状却急速加重,令西医束手无策。中医可以做到甩开病理,单独消除症状。待症状消除之后,再反过来治疗病理。
状态医学应该把症状作为二级病因,研究症状持续这一原因所导致的各种次生结果。而次生结果中最为重要的是,它是如何作用以保持症状的持续性和加重性?
解决了这个问题,再严重的症状就会在一副药内基本消除。

【如果没有10年以上中医和西医诊断用药治病救人实践,不要再讨论中医问题。】
中医是全民族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人民都喜欢讨论中医,也欢迎国外友人及海外华人献计献策。
纵观科学发展史,有很多发明是业外人士,更没有10年以上从业经验。先生身为资深者,更应该胸怀宽广,海纳百川!
多谢张先生!






59
发表于 2016-12-28 11:10:33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6-12-28 02:28
【(2)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 ...

状态具有独立于病理的自我持续及自我加重性质。要想急速消除状态, 状态的解释就尤为重要。但这种解释,显然不能直接用病理来解释,而是把状态作为新的原因作进一步解释。

——看看张先生自己的原文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0
发表于 2016-12-28 11:15:28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12-28 00:17
人体疾病客观上需要从状态和病因病理两个方面去认识和治疗,两者在方法论和临床实践上互相不能取代[5], ...

状态与现代病因病理是它全不同的临床医学范畴,后者与前者没有必然联系,更不可准确解释前者。
有临床实践的医生不难理解,这是医学现实,不是想当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7 09:58 , Processed in 0.07267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