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3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关于针灸的现代科学定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25 22:0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针灸的现代科学定义
    提要:用现代科学观点看,针灸防治疾病的作用机理是以能量为载体的一种信息调控方法。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充分使用关于能量和信息等方面的科学成就,推动针灸学的现代化进程。
    主题词 针灸治疗 能量/信息调控
    1.关于针灸的现代科学定义。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得到世界公认而成为全人类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临床操作和基础理论都明显有别于现代医学,尤其是一些基本观念受地缘文化影响,使各自受东西方科学文化为背景熏陶的科学工作者不能达到一致的共识,这不仅对针灸学术理解和交流带来困难,象本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学者曾把针灸看成是催眠术而遭到不应有的轻视一样,而且对本学科的发展起着严重的制约作用,这使针灸学不能见容于现代科学和充分使用现代科学的成就来发展自己。站在西医学角度看,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我们没有给人体输入诸如药物分子一类的东西,所以其疗效就变得不可思议,其实这源于那个时代对人体、医学等方面的认识水平,即认为人与外界的交换仅限于在物质层次。在现在看来人体也是一个开放系统,即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从而保证了生命运动的动态平衡。同样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只要可控的跟人体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就可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我们对针灸的考察表明,针灸正是在后两个方面的层次上实现了防治疾病的目的,所以我们把针灸定义为:针灸是以能量为媒介载体的一种信息调控治疗。概念是对研究对象本质的一种揭示,特别是基本概念的制定,它制约着这门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在本文我们还应注意到东西方文化间的勾通。
    2.定义的基本依据。从原始的砭石疗疾到《内经》时代的针灸水平以及后世逐渐衍生的各种针刺炙治等方式,特别是逐渐崛起的电针、激光针、磁  针及随之而来的韩氏多功能治疗仪、TDP神灯等等,它们要治疗疾病都要涉及到两个最基本的内涵,一是能量,二是信息。在普通的针刺中,从进针到捻转提插等做功,事实上给人体穴位输入了一定的机械能,没有这一先决条件,针灸的效用是不可想象的。在炙治过程中实际是一种热辐射,其它如电针的电能输入,磁针的磁能输入,激光针的光能输入,水针和药物注射的张力作用和化学能的输入等等,这些治疗过程的一个共同点是向人体穴位输入一定的能量作为治疗的手段,反之也可以使人体穴位输出一定的能量作为治疗的手段,使人体生命活动处于动态平衡。显然单独靠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来调控疾病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根据疾病状态,穴位选择,治疗手段方式等来逼近目标值,又特别是针刺手法和得气与否更体现了信息论的特征。我们把两者联系起来看,针灸治疗正是以不同形式的能量作为信息的载体,而刺激量、针刺手法、输入频率、波长等则体现了信息的特征,只有两者正确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防病治病作用。针灸学中“得气”一词就较好的反映了这一情形。这些都说明针灸疗效不是偶然的,同时也说明了古今之间、东西方文化之间可以沟通并相互为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东西是有其科学内涵作为存在的基础的。如《内经》认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也,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用今天的科学语言说,出入体现了系统的开放,升降体现了系统的涨落。站在小宇宙角度看出入的内容是指人生三宝精、气、神;站在大宇宙角度看出入的内容是物质、能量、信息。《内经》小针解篇、终始篇等讨论了守形、守神、补泻、神客、守关、守机、针意、调气、得气等,从信息论角度看这些都是为了趋近目标值和消除其不确定性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3.针灸治疗与信息方法过程的比较。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把一切信息过程抽象为下列形式(1),当我们把针灸治疗过程与这一模式比较时发现,它们之间的本质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信源
编码器
信道
信宿
信息信 号


能量输入针灸补泻、烧山火针刺手法等得气穴位循经感传经络循经感传脏腑气至病所
这使我们在针灸学中借鉴信息论方法和直接使用信息科学所提供的成就成为可能。
    4.本定义的基本意义。带有科研纲领性的基本概念抓住某一研究领域的基本事实的本质特征,把人们的视野凝聚在一个相对集中的范围内。关于针灸的现代科学定义就是如此,在针灸的多学科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就可把注意力相对集中在物理学、信息论、控制论等几门学科中,还可进一步缩小在能量的形式和选择、量度、输入方式、频率、调控方式等具体方面。本定义一经确立和证实可以从侧面暴露经络的部分本质,即提示经络可能是以信息为主体形式的一个人自动控制系统。本定义断言无痛针炙是其社会价值取向之一并有切实可行的基础。再就是从针刺手法到电针参数必然过渡到大型集成电路程序化操作而取代上工,小型针灸电脑也日渐成为家庭必备之具。
    关于针灸的现代科学定义还告诉我们,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不在于它的语言是如何难于理解而变得高深莫测,而在于它所指的事实我们是如何用现代科学语言来理解的。
                 
               本文成于1993年,有些观点尚待修正,望同道不吝赐教。谢谢!
2
发表于 2004-5-26 20:33:1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关于针灸的现代科学定义

机器代替不了人,人有特殊的能量。另也有人说砭石是外科用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04-5-26 22:58:5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关于针灸的现代科学定义

好!
4
发表于 2004-5-27 10:36:5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关于针灸的现代科学定义

版主提出的观点是目前研究针灸的机理的一个主流方向。
目前,绝大多数的针灸工作者都认为:“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尤其强调气至病所。
然而,张心署医师发明的“腕踝针”,强调不要得气,他反复讲:如果在进针过程中出现“酸麻涨重”任何感觉就要把针退出重新进入。“腕踝针”就是不要求得气,甚至不要有任何感觉。然而它的疗效是立竿见影的。这不是完全否定了几千年来的铁律吗?
1996年广州的符仲华教授发表的“浮针疗法”,乃是根据“腕踝针”而发明的,同样强调不要任何针感,它对痛症的疗效也是即时见效的。
希望大家来探讨这个问题,若能清楚地解释这个现象和机理,可能就会推翻阁下以上的观点了。
5
发表于 2004-5-27 11:37:4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关于针灸的现代科学定义

就传统而言,针灸之道在于通经调气,气血动则针可止。现所言“得气”乃病患自身之感觉,非一定为气血流注之反映,是以并非显效之必要条件。气血流注向为中医阐释针灸原理之主要概念,近代因解剖与藏象之不同,欲求针效之物质基础,故有神经、体液诸说之出,于针灸之普及实有裨益,不过于医理之印证,却有缺憾。今年三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有学者公布其研究结果,针灸可改变通往大脑之血流量(blood flow to the brain),此项研究成果证明了传统中医医理中针灸以调节气血流注而祛病之正确。若能合理阐释中医医理,并不需要舍己从人,中医完全可以重新创建自己之科学体系。
6
匿名  发表于 2004-5-29 19:43:47

[原创] 关于针灸的现代科学定义

我觉得针灸发展前途蛮大的,,,,,,,,,,有很多的新的针法,,,,,,,,不错~~~~~~~
7
 楼主| 发表于 2004-8-24 19:56: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 关于针灸的现代科学定义

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7 08:48 , Processed in 0.0532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