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氏拓展了麻杏苡甘汤的治疗范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7-6 21:1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叶氏拓展了麻杏苡甘汤的治疗范围,用其治疗咳嗽、喘胀、暑瘵等。而《金匮要略 痉湿暍病脉证治》中,麻杏苡甘汤方证是:风湿周身关节痛,发热身重或肿者。如果一味固守原有的方证,不问病机,是不可能做到拓展创新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21:18:54 | 只看该作者
杏仁主治疾病

1、镇咳、平喘作用

用于咳嗽气喘。本品主入肺经。味苦能降,且兼疏利开通之性,降肺气之中兼有宣肺之功而达止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药。随证配伍可用于多种咳喘病证。如风寒咳喘,配伍麻黄、甘草,以散风寒,宣肺平喘,即三拗汤。风热咳嗽,配伍桑叶,菊花,以散风热,宣肺止咳,如桑菊饮。燥热咳嗽,配伍桑叶、贝母、沙参,以清肺润燥止咳,如桑杏汤。肺热咳喘,配伍石膏等以清肺泄热,宣肺平喘,如麻杏石甘汤。
3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21:19:25 | 只看该作者
杏仁与麻黄,二药均归肺经,对于风寒犯肺之咳喘证,常相须为用。然麻黄偏于发散风寒以宣肺定喘,杏仁偏于降气定喘止咳,一宣一降,肺气宣降正常,则咳嗽喘息自平。且麻黄有宣肺利水通经消肿满的作用,为治风水所常用,杏仁疏导开通,为湿温证所常用。
4
发表于 2018-7-10 18:33:05 | 只看该作者
有见地!谢谢分享!
5
发表于 2018-7-10 18:36:54 | 只看该作者
陈健民教授采用麻杏苡甘汤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临证经验
陈健民教授认为儿童特应性皮炎病机以湿为主,因其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汗不得出,阻碍了湿邪的出路,需顺势采用帮助出汗的方法,发越水气方可治愈。在经方中选择麻杏苡甘汤来治疗特应性皮炎,获得了显著疗效。
6
发表于 2018-7-10 18:38:50 | 只看该作者
湖南曾拓医生:麻杏苡甘汤治疗双腿麻木水肿无法走路案 (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197人已读
患者:谢某
性别:男
年龄:75岁
就诊日期:2017年11月29日
主诉:双下肢沉重酸痛无法走路十三天。
现病史:患者平时体健,十五天前因家中做生日酒,下池塘抓鱼大约一二小时,当时只是稍感寒冷,也没太在意,到第三天早上起床时,突感腰以下沉重酸痛,无法走路,被家人抬着送往医院治疗。住院检查治疗十三天无效,遂来我诊所,想通过中医中药治疗。
刻诊:双下肢沉重,无法走路,腰以下感觉麻木沉重,腰背酸痛稍微减轻,胫部踝关节周围按压有轻微凹陷水肿,口稍干不苦,纳可,小便黄,大便成条,舌红苔薄黄,边稍有齿痕,脉浮滑。
诊断:寒湿闭表,入里化热,太阳阳明合病夹湿。
处方:麻杏苡甘汤
方组:麻黄15g  杏仁10g 薏苡仁30g  炙甘草6g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每剂药水开后再煮45分钟,分三次饭后温服,覆被取微汗。
忌口:生冷,油腻,辛辣,绿豆,水果,饮料
二诊:2017年12月1日
患者反馈:自述服用第一剂覆被取汗后,就可以下床走路,腰部以下酸痛沉重感消失,吃完第二剂后,所有症状全部消失,但是出现小便难出,淋漓不尽,所以第三剂没吃就来复诊,询问得知患者本来就患有慢性前列腺炎,所以在应用麻黄剂时出现小便难的反应。
处方:真武汤
方组:附片15g  白术30g  茯苓45g   白芍45g  生姜45g(切)
剂量:三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冷水泡透,水开后再煮一个半小时,分三次饭后温服。
忌口:生冷,油腻,辛辣,绿豆,水果,饮料
临床感悟:病人平日体壮,只因水中捞鱼,汗出当风,导致伤风伤湿,身重体痛,不可屈伸,急需发散在表寒湿,由于患者经过十几天的误治,己造成寒湿闭表,入里化热了,方选麻杏苡甘汤。麻黄发散在表寒邪,薏仁去除在表湿气,刚好対治汗出当风、久伤取冷导致一身尽疼的风湿病。
此病虽然急迫,但为新感,卒者邪气骤至易去,所以病人一诊服药后诸病皆除。因方中麻黄发散肾阳,影响膀胱气化,让本就有慢性前列腺炎的病人出现小便不利,但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在病人里未太虚的情况下选择麻黄剂是可行的方案。针对病人二诊时因肾阳不足出现的小便不利,处以真武汤温阳利水,解决病人遗留病症。
患者电话来诉,二诊中药服完第一剂,小便难出症状好转百分之八九十,服完三剂,小便不利情况都己好转,遂没来复诊。
医生简介
曾拓,男,生于1981年9月,主治中医师,2003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曾受教于陈瑞春、伍炳彩、邓必隆等全国名老中医,2016年7月开始跟随涂华新老师学经伤寒论经方。 擅长六经辨证,善用经方治疗难治性咳嗽、哮喘、高血压、中风后遗症、颈椎腰腿痛、妇科产后病、不孕不育、脾胃病、肝胆病、烧烫伤、冻疮、皮肤病等疑难杂症,深受患者的好评。
7
发表于 2018-7-10 18:40:5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经典每天学一点
黄仕沛老师麻杏薏甘汤治扁平疣案 (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人已读
患者钟某,女性,30岁,工作时常接触酒精等化学物品。2010年双手手指及掌背开始出现米粒大的扁平隆起丘疹,起初仅2-3粒,表面光滑,呈浅褐色,无渗液,颗粒较大的会有疼痛感。后来颗粒逐渐增多,增加至10-20粒。患者经常自己用剪刀切除丘疹。2011年6月曾在广东省中医院行激光治疗。经过上述处理后丘疹仍反复长出。2011年11月11日,患者经同乡介绍求治于黄仕沛老师。
刻诊:双手手指及掌背散在有近20粒比皮肤颜色稍深的扁平隆起丘疹,多是米粒大小,最大直径约3mm。予麻杏苡甘汤。处方如下:
麻黄十二克 北杏十五克 薏苡仁六十克 甘草三十克
七剂并予生薏苡仁五百克磨粉,每次二十克口服,每日3次。11月25日,即服药后第14天复诊。薏苡仁粉尚未做好,丘疹已开始脱落。继续服上方汤药七剂,并嘱加服薏苡仁粉以巩固疗效。一周后丘疹仅剩2-3粒。2012年1月,其同乡来诊时询悉钟某之丘疹已全脱落,未复有新的丘疹长出。
按:黄师曾用苡仁粉治疗扁平疣多例屡屡验。其心得曾发表在国医大师邓铁涛主审的《中医简便廉验治法》一书中。以往单用苡仁粉通常是在20-30天丘疹自行脱落,此例服后第14天内丘疹便自行脱落,较以往所见为快,是否丘疹较细小加之与麻杏苡甘汤合用而效果增强?有待观察更多病例以证之。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多以为此品平淡无奇,只注重其利水渗湿之效,而忽略其他功效。《金匮要略》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风湿外;试观治胸痹之薏苡附子散、治肠痈之薏苡附子败酱散、《千金》苇茎汤之治肺痈,皆非用作利水渗湿。而胸痹为胸阳不运,血脉痹阻,肠痈、肺痈条文中均注明“其身甲错”、“胸中甲错”。“甲错”者肌若鱼鳞之错也,仲景均视为瘀血之证。胸痹、肠痈、肺痈均非一般之疾,古人均委薏苡仁以重任,可知本药非一般平淡之品可比。扁平疣虽非大病但也是气血结聚而成。黄师用此法治扁平疣,患者初服时往往信疑参半,至疣体自然脱落后才啧啧称奇。本例未来得及薏苡粉磨粉,故先以复方汤剂治之。并无阳气不足之附子证,未与附子合用,而麻黄有破症坚积聚的功效,故选用麻杏苡甘汤。竟效更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3 14:51 , Processed in 0.0637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