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辨证论治源流考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20-12-12 08:29:30 | 只看该作者
杏林君留言,质疑原文后半的批判。学术上也应该主张破旧立新,指出他人的错误,同时要告诉读者什么是正确的,都要有理有据,才能说服人。
原作者文中说:“表里”虽然是一对阴阳,但对人体来说,还有“半表半里”,其实是“非表非里”部分,所以称为“两纲七辨”才准确。”
我完全可以说:“两纲百辨”才准确。半表半里的“半”,乃对半平分之意。病邪由表入里,或由里出表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先从百分之九十九的表,百分之一的里;逐渐发展到百分之一的表,九十九的里。(不是有那句名言吗:“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征。”)由表入里必然经历有“九表一里”、“八表二里”、..........。所以“两纲七辨”也不准确。
还有更多,不再一一例举了。
12
发表于 2020-12-13 05:34:23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此帖子所引发的证候讨论,想再说两句。
1. “辨证论治”(其实“施治”更为准确)的相关论述,是新中国成立后,是由政府推动、传统中医合力,通过传承创新以应对现代医学挑战的成果,应视为中医理论现代化、专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上面这句话的关键字是传承创新,既有传承的部分,也有创新。所谓“由来”、“源流”,其讨论重点明显在传承,但如果忽略了创新的部分,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则难免/必然会出现以过去的观点来质疑甚至否定现今理论的倾向。

2. 主要的创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首先是在思维模式上。传统思维不重视定义,很多时一个概念的提出并没有严格的定义,譬如孔子讲“仁”,就是这里一句、那里一句,然后由弟子们凑集而成。更有甚者,除了五行学说还开了个白虎观会议请专家合议,大部分时候都是各抒己见,医道的论述更是如此。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可看出80年代所召开的专家会议讨论证候定义的特殊意义。

3. 为什么要讨论定义?因为这是现代逻辑思维的起点,是现代一切学科的基本思维模式。相对于东方传统思维着重从经验中概括(“形而上”)的特点,这是西方重实验验证、逻辑推理的长处。这种从定义和逻辑框架出发构建学科体系的模式,基本上已经是全世界各种学科的共同模式。中医理论要能为世界接受,不是要人家读懂伤寒内经,而是要把传统思维的短板补上,这对中医本身的进步也是必要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11:42:1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要讨论定义?因为这是现代逻辑思维的起点,是现代一切学科的基本思维模式。
===============================================
         用科学八股,科学迷信、科学教条,讨论定义?
         定义,现代社会里哪一个概念有完美的、达成共识的定义?给与某一个概念一个机械唯物的,永远不变的定义,就是科学新八股、科学新教条!
         科学的定义是什么?有人统计过有100多个。物质、意识、生命、健康、疾病、能量、信息、空间、时间、引力……的定义是什么?这些基本概念定义没有共识,由他们衍生出来的次级概念能够定义吗??
         学习学习库恩的不可通约性,学习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概念随着时间的变迁,其内涵与外延是不断变化着的,库恩说(大意)科学革命前的鸭子,革命后变成了兔子。

点评

咦,先生最近一段长时间,一直抱着仲景的神主牌装神,不是正闹腾得挺欢快的嘛,咋的忽又库恩前库恩后唠叨起来,又想弄什么鬼呢?看不懂耶  发表于 2020-12-14 06:54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3 12:03:2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科学主义者以其浅薄的机械唯物论的思维方式看中医,自己根本就没有入门,下车伊始哇哇乱叫,指手画脚,嘴尖皮厚腹中空,夜郎自大,自己把西方科学、西医也学习好,没有入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0 07:17 , Processed in 0.0482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