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杏林童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辨证加减与循证加减 ──小议临床用方的加减法则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21-1-10 15:54:18 | 只看该作者
喻家言 发表于 2021-1-10 15:46
以下为劳绍贤教授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及临床跟师人员名录,在名录中没有“薛李振”。

        本文的原作者“薛李振”,存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0 16:17:50 | 只看该作者
喻家言 发表于 2021-1-10 07:54
本文的原作者“薛李振”,存疑?

谢谢先生查找这些资料!
13
发表于 2021-1-10 16:39:20 | 只看该作者
    癌变之前具有粘膜细胞化生的病理学现象,这是病理学研究。在临床上化生细胞演变为癌细胞、癌症,是非常罕见的。例如:子宫颈粘膜化生的人很多,很普遍,子宫颈癌却很少。所谓抗癌中药大多数体外实验,当然,作为一种尝试,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也未尝不可。
14
发表于 2021-1-10 17:00:42 | 只看该作者
       西医的一个病理状态,一种病理学现象,用什么中药治疗,这是中西医理论融合的最高境界。从宏观现象来看,中医做了大量工作,例如: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梗等等,都有成规范的治疗方案以及辨证论治的理论。以微观而言,运用西医的理化指标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或者作为评价中医治疗疗效的标准,还远远不够,甚至于不可能。这个矛盾解决了,中西医理论体系融为一体才能够实现。
15
 楼主| 发表于 2021-1-17 19:4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21-1-18 12:08 编辑
喻家言 发表于 2021-1-10 07:54
本文的原作者“薛李振”,存疑?

虽未在研究生名单找到薛李振,如果是进修生也未可知。但这不是问题,我想探讨的是这个循证做加减的提法在中医学中是否恰当?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0 00:43 , Processed in 0.04861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