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78|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杂病论现代解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23 16:3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4-23 08:34 编辑

         自张仲景大约公元200年著《伤寒杂病论》以来,据不完全统计,由晋代至今(20世纪末),整理、注释、研究《伤寒杂病论》的中外学者记逾千家。截至2002年,据统计,光是为研究《伤寒杂病论》而出版的书就近2000种。用现代科学与西医逐条解读者,除了2003年出版的《伤寒论现代解读》外,没有见到其他作品。         《伤寒杂病论现代解读》包括《伤寒论现代解读》第二版与《金匮要略现代解读》第一版2部分。
        用现代哲学、科学与西医术语逐条解读《伤寒杂病论》,实属创举。
2
 楼主| 发表于 2021-4-23 16:33:5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走向世界,第一步是把中医经典著作用现代汉语、现代中医术语准确地表述出来;第二步是把这种表述准确地转换为中国的西医术语;第三步,翻译为西医术语及西方语言。每一步都要求准确,而不可能达到全同。
         要完成这三步,必须首先实现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概念与理论构架的融合)。当把中医经典准确地翻译为现代西方语言的时候,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已经完成了,二者同步进行、相互交错进行。
        有一个传话游戏,第一个同学把纸条上的话传给第二个同学,一个一个传下去。其结果往往是牛头不对马嘴,捧腹大笑。传话过程中,你差一点,我差一点,差之分毫谬之千里,好好的一句话经过几个人的传递就完全变样了,结果让人笑掉大牙。
      之所以要溯本求源,“守正”,就是因为在传承(传话)过程中,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个人出现了偏差,闹出笑话。例如:脑主神明、气一元论、心主血液循环等等笑话。
3
 楼主| 发表于 2021-4-24 18:13:4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把电动车送到了月球、火星上,怎么就解不开、看不懂《伤寒杂病论》?怎么不能与西医沟通??
4
 楼主| 发表于 2021-4-24 18:16:21 | 只看该作者
  上天入地都能办到,一本古书全世界都弄不明白!!
5
 楼主| 发表于 2021-4-25 07:05:19 | 只看该作者
     《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的基础,是《内经》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方剂之祖。之后的各家学说、不同流派都是二者的发展。
6
 楼主| 发表于 2021-4-25 07:23:36 | 只看该作者
        开辟沟通中西医的另外一条通道,即从临床实践出发,对于经典著作一条一条的与西医对照、解读;对于中医辨证论治,一个证一个证的与西医对照、比较;对于理论,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的与西医沟通,找到中西医的共同参照系,实现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
        三者息息相关,同时、交错进行。 古今中外没有这样的著作。
7
 楼主| 发表于 2021-4-25 07:29:54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系列丛书:2003年出版《伤寒论现代解读》,2007年出版《中西医融合观》,2012年出版《中西医融合观续  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的融合》,2020年出版《融合观  中西医融合观之三》,即将出版的《伤寒杂病论现代解读》是系列丛书的第五本,是在前四本书的基础上撰写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21-4-25 08:36:25 | 只看该作者
            
《伤寒杂病论现代解读》简介



          《伤寒杂病论现代解读》包括概论、《伤寒论现代解读》第二版与《金匮要略现代解读》第一版,计3部分。
      《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的基础,是《内经》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方剂之祖。之后的各家学说、不同流派都是二者的发展。四大经典《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伤寒杂病论》占据半壁江山,而且上连《内经》,下辖温病及各个流派,是中医学的中流砥柱。
       中医走向世界,第一步是把中医经典著作用现代汉语、现代中医术语准确地表述出来;第二步是把这种表述准确地转换为中国的西医术语;第三步,翻译为西医术语及西方语言。每一步都要求准确,而不可能达到全同。
      有一个传话游戏,第一个同学把纸条上的话传给第二个同学,一个一个传下去。其结果往往是牛头不对马嘴,捧腹大笑。传话过程中,你差一点,我差一点,差之分毫谬之千里,好好的一句话经过几个人的传递就完全变样了,结果让人笑掉大牙。
      之所以要溯本求源,“守正”,就是因为在传承(传话)过程中,某一个阶段或者某一个人出现了偏差,闹出笑话。例如:脑主神明、气一元论、心主血液循环等等笑话。
      开辟沟通中西医的另外一条与科学实验不同的通道,即从临床实践出发,对于中医辨证论治,一个证一个证的与西医对照、比较;对于理论,一个概念一个概念的与西医沟通,找到中西医的共同参照系,实现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才能够对于经典著作一条一条的与西医对照、解读;准确解读中医经典。为此,2003年出版《伤寒论现代解读》,2007年出版《中西医融合观》,2012年出版《中西医融合观续  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的融合》,2020年出版《融合观  中西医融合观之三》,即将出版的《伤寒杂病论现代解读》是系列丛书的第五本,是在前四本书的基础上撰写的。
        运用现代哲学、现代科学、西医术语,逐条、逐句解读经典《伤寒杂病论》,古今中外从来没有过。自明朝万历年间西方医学成规模的传入中国,中西医沟通是个世界难题。在这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中,中医全程介入成为世界医学史中的亮点,中医方剂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由于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不能顺畅沟通,在病人面前中、西医专家不能相互沟通的尴尬,成为医学界的遗憾。在这种背景下,《伤寒杂病论现代解读》应运而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0 12:54 , Processed in 0.0508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