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1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第九节 补泻按摩关键要有自己的专用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5-2-17 14:29:47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我补泻按摩经四十余年探索与发现(044)
第九节 补泻按摩关键要有自己的专用手法:
按摩是磨擦;磨擦能生电,生磁,生热;但不能生补,泻,平,调等功能;而按摩是在皮肉筋骨和穴位上的磨擦;不仅能生电,生磁,生热,还能产生补,泻,平,调和轻,中,重等信号,刺激和激发神经,经络,血管,淋巴等气血的新陈代谢,挖掘人体的平衡功能,调节功能和补泻功能。
按摩是专门利用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和补泻功能;来治疗人体自己疾病的一种医疗手段。是专门利用手和器具在穴位上进行磨擦和刺激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是采用各种方法、运行方向、刺激强度等手法:刺激神经,激发经络,调动气血,发放信号,挖掘和释放、激发和发挥,潜伏的,被动的补泻功能。以达到补其不足,泻其不余,或补虚泻实,补衰泻盛,扶正压邪、压强扶弱、平衡阴阳,消炎止痛、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增强、防病、抗病、治病功能的目的。
普通按摩是专门采用“平调”手法,专门挖掘人的调节功能,达到调节阴阳和疏通气血为目的。具有:活血化淤、消炎止痛、平衡阴阳、缓解病情和一定的治疗作用。安全可靠,只能治病、不能致病(相对而言)、无毒、无副作用特点,是普通按摩长兴不衰的根本原因。但是也有低效、慢速、治病不彻底,易复发等缺点。又是普通按摩停止不前的根本原因。
补泻按摩,不仅采用补泻手法,还兼用平调手法,以挖掘人的补泻功能,调节功能和调运气血,疏通气血为目的。具有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或补虚泻实、补衰泻盛、扶弱压强、扶正祛邪、平衡阴阳、治疗疾病,和高效、快速、彻底治疗疾病、不易复发。但是不安全、不可靠、错误的补泻能致病,有时还有副作用的缺点。很多人想用不会用,会用不敢用的局面,这是补泻按摩停止不前的根本原因。
补泻按摩“手法”,绝不是按摩“方法”,二者有质的区别;例如,推法和刮法能补能泻;揉法和摩法也能补能泻,但我们只能把它们叫着“按摩方法”,而不能叫它们“按摩手法”。这是因为推法和刮法,揉法和摩法本身没有办法说明如才能补?如何才能泻?要想说明如何是补是泻,就得加上“运行方向”;而按摩运向和按摩方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按摩方法是按摩手法一个环节,按摩运向是按摩手法另一个环节。所以说按摩方法只是补泻按摩手法的基础,形式和不可缺少的一个坏节和个体;而补泻按摩手法,则是在按摩方法的基础上,又加上刺激强度和运行方向等内容的联合体。按摩方法只是,单一的,简单的,死板的,枯燥的形式和框框;而按摩手法则是多个的,复杂的,灵活多变的,技艺高迢的,技巧,技术和内容。按摩手法,是补泻按摩的关键和内容;是具体的,全面的,广泛的,完美的和内容丰富,技艺高超,恰当合理,灵活多变的操作技术,技巧和艺术。是补泻按摩成功与失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关键。
按摩手法的核心还是“运行方向”的问题。“运行方向”是“补,泻,平,调”的决定性因素;是补泻按摩的基本原理;㈠“向心运向为补,离心运向为泻,往返运向为平”㈡“右旋运向为补,左旋运向为泻,往返旋运向为平”㈢“垂直运向为调”。根据“运行方向”这个基本原理,补泻按摩的基本手法:只有“补法”,“泻法”,“平法”,“调法”,四种。而按摩方法和刺激强度,只能根据运行方向和穴位,病情等情况的需要,适当搭配而已。
补法与泻法是两种界然不同的手法,其作用也完全相反。但确存“即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常常是在阴阳双方同时使用,即能“补衰泻盛,补虚泻实”,又能“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治疗功效。平法与调平是两种极其相似的手法,其作用也完全相似。在实际应用中,常常是根据穴位和实际需要,只选用平法或调法。
2
发表于 2006-12-7 18:41:2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第九节 补泻按摩关键要有自己的专用手法:

我真的很信任先生.就是先生讲的太多,能不能先给大家一点紧迫东西,这样先生的观点才能让你接受,象陈老师一样,网友有了甜头,你的观点大家自然认可.我说的不对方处请谅解
3
发表于 2007-4-22 21:13:3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第九节 补泻按摩关键要有自己的专用手法:

补与泻是相对的,也可以互相转化的,谨调阴阳,以平为期。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需时刻与患者交流,语言、手和肌体的交流,及时调整手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另按摩也应有双向调节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11-6 21:57 , Processed in 0.0629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