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4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中药中毒能免可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5-2-5 19:04:03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贴]中药中毒能免可防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中药会损害肾脏、肝脏,养颜美容中药有毒
等报道发表了不少,引起了人们的恐慌,甚至不敢再吃中药。这样做
不仅是“因噎废食”,也是对中药的一种误解,是从认为中药无毒的
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其实,中药中毒是完全可以避免和预防的。
  正确认识中药过去对一些中药特别是对中成药的宣传中,往往宣
传中药是纯天然、无毒无副作用,这样做不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
的。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指出“是药三分毒”,每种药物其性都有
所偏,即使是人参等常用补品,用之不合理也会“杀人”。所以,我
们应加大宣传,普及中药知识,对中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合理的评
价。临床用药要辨证施治,有的放矢,做到无病不吃药,无虚不进补,
这样才能减少与避免因盲目用药带来的问题。
  加强毒品管理对毒剧中药一定要有专人保管与专柜收藏,严格执
行医药卫生部门对毒剧中药的使用规定。从事中药工作的药剂人员必
须掌握有毒中药的性能、用法及常规使用剂量,而且要有执业医师的
正式处方才能售药,在售药过程中,一定要向顾客详细介绍有毒药物
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严格依法炮制对各种有毒中药必须依照药典的要求科学炮制,这
不但能保证用药安全,消除与减轻其毒副作用,还能增强功效,绝不
可怕麻烦而减少任何一道炮制工序。只能用于外用的中药,绝不可内
服。
  控制用药剂量有些药物毒性非常大,安全范围狭窄,而人与人之
间对药物的敏感度和耐受性又完全不同,用之不当或用药过量就会造
成严重不良后果。使用有毒中药应严格按药典的规定控制使用剂量,
不能超过正常用量。有些药物如马钱子等,最好先从小剂量试服,若
无效、无不良感觉再适当增加用量。
  不可擅改用药古代选方用药十分精当,不能随意更改。如近年来
在国内外闹得沸沸扬扬、对中药声誉有极不良影响的“龙胆泻肝丸”
事件,本来古处方中用的是白木通,由于药源紧缺,就改用了关木通。
其实二者有根本的不同:白木通是木通科植物,而关木通是马兜铃科
植物。关木通中所含马兜铃酸长期或大量应用对肾脏有损伤。为了对
患者负责,消除不良影响,现在所售龙胆泻肝丸已改用原植物。总之,
在某种药物紧缺时,选用代用品是有原则的,绝不可影响疗效,更不
能选用有毒或副作用较大的产品。
  重视合理配伍合理配伍可减轻药物的毒性,增强疗效,否则就可
能加剧药物的毒副作用。《神农本草经》指出:“若有毒宜制,可用
相畏、相杀。”“相畏”、“相杀”就是运用有毒药品时减毒增效的
配伍方法。临床上如半夏配生姜、附子配甘草等,就是为了达到这一
目的。
  按照医嘱用药临床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所规定的煎药方法、剂量、
时间、禁忌、服药方法用药,不可随意加大剂量,改变用药间隔时间
和服药方法(不可随意用酒、茶、牛奶等送药)。中成药的说明书一
定要详细说明用药剂量、次数、服药方法、副作用、禁忌、疗程等事
项,用药前要仔细阅读,按说明书规定服药,避免因蓄积中毒或用药
过量等引起毒副作用。
  一些人使用美容养颜类中药所以会产生副作用,就是因为配方中
含有大黄等泻剂,因其性寒凉,若体弱或脾胃有阳虚表现,长期或超
量应用则会损伤脾胃,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或经来腹痛等症状,
所以,用药要严格掌握疗程。
2
匿名  发表于 2005-2-5 19:25:38

[转贴]中药中毒能免可防

牛黄解毒片也有毒   
   
  2005.01.27  5版   
  游向东   
     
  牛黄解毒片,顾名思义,其主要作用就是解毒,也就是俗称的“
去火”,但如果使用不当,却可以导致中毒,家庭用时应特别注意。
  牛黄解毒片的组方是:牛黄5克,雄黄50克,甘草50克,石膏200
克,大黄200克,黄芩150克,桔梗100克,冰片25克。在此配方中,
大黄、黄芩、桔梗、甘草、生石膏虽然用量较大,但它们毒性较低;
牛黄、冰片毒性亦较低,且用量较小。惟有雄黄毒性最强,用量大,
其主要成分为硫化砷,含砷约75%,含硫为24.9%,遇热易于分解氧
化,变成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即俗称的砒霜,其毒害作用可影响到
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少数病人还会因此而发生过敏反
应,表现为药疹和休克。
  牛黄解毒片有大片与小片之分,大片每片0.6克,含雄黄0.05克,
小片每片0.3克,含雄黄0.033克。因此大片成人每日服用不得超过6
片,小片成人每日服用不得超过9片,孕妇与过敏者忌服。
3
匿名  发表于 2005-2-5 19:38:21

[转贴]中药中毒能免可防

中药西用 事故隐患   
   
  焦一鸣   
     
  中药西用,是指中成药在临床使用时不按照中医药的理论来使用,
而是完全以西医的用药标准来使用,实际上是将中成药作为西药来看
待,其后果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这是医疗事故的隐患,应该引起临
床工作者的高度警惕。
  中成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组方基础,以中药材为原材料,制成的
一种便于携带的药味固定的药物,在临床上使用已有很长的历史。
  既然中成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组方机理而制成的药物,其临床使
用也当然不能离开中医药的理论指导。临床使用中成药,应该是在中
医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参考现代药理作用来使用。
  我们知道,感染性疾病,应该区分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其
用药原则是不一样的。同样的道理,一种病证,在用药前必须辨明是
热证还是寒证,以此为依据而选用的“药性”是完全不同的。
  如一个重病患者,中医辨证为阴虚,治疗上就要“滋养阴津”。
中医“温病学”有一句名言:“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如
果对阴虚患者盲目使用“益气温阳”的参附注射液,其结果将耗尽其
阴津,产生不良后果。再如一个阳虚发热的病人,在不辨阴阳的情况
下,使用“寒凉”的清开灵,将重创其阳气。《黄帝内经》说:“阳
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本来是个阳虚的病人,又
用寒凉药物伤及其残存的阳气,其结果不堪设想。对阳虚发热的患者,
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使用中医的“甘温除大热”的方法,而禁用寒凉
药物。
  上述情况,如果出现不良后果,严格来讲是“事故”,因为违反
了中医用药的原则。因此,临床使用中成药一定要依据中医辨证论治
的原则。  
4
匿名  发表于 2005-2-6 13:13:57

[转贴]中药中毒能免可防

阳虚的人,,泻火过度怎么办,,用了黄连,,黄柏,,知母。。怎样补救!!!请教
5
发表于 2005-12-7 06:25:20 | 只看该作者

[转贴]中药中毒能免可防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医理探源</a>转移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09:11 , Processed in 0.0563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