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9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6 08:0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邓铁涛著
邓中光  邱仕君整理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9月06日 08:08am 时添加 -=-=-=-=-
http://www.bhlib.com/pdf/051-dtt.pdf
2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08:18:34 | 只看该作者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中国中医药学是具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瑰宝,她
具有天、地、人为一体的系统的整体的理论体系,可以说中
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她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与疾病作斗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通过历代医家
的不懈努力,中医药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日益得到普
遍的承认和喜爱,世界各地的中医药热正方兴未艾。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历代名医辈出,著书立说,浩如烟
海。我们要把历代的名家学术见解,大量的诊治观察疾病的
一切症候的丰富经验,更好地、系统地整理研究总结起来,
这对我们更正确地、更客观地掌握疾病的规律、解决疾病的
立法处方、达到得心应手诊治疾病的手段,这对更好地继承
中医药学,发展中医药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前世界性
中医药热的浪潮中,在医疗上更显示出中医药的优势与特
色,更显出巨大的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近些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各省市卫生局先后开
展了名师带徒工作,以便继承、整理、挖掘全国各地名老中
医独到的辨治经验,这是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关怀,这
项工作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这些名老中医的丰富诊疗
经验仅传授给其继承人,尚未能为广大的学者所学习和借
鉴,积极地整理他们的临床经验,以指导师床诊疗具有重要
的意义。在世界性中医药热浪潮中,如何面对挑战,抓住机
遇,发展中医药是当务之急。继承前人的经验,对发挥中医
药学的优势与长处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了继承就无从谈发展。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已邀请了全国各地著名的老中医
将各自的独特诊疗经it整理出版,得到了广泛的热情支持,
这些名老中医无私地、毫无保留地将各自的独到经验奉献
出来,对此深表敬佩。吾十分热爱中医药,关心中医药事业
的发展,在此呼叮更多的名老中医大力支持这项工作,为中
医药的发展作出贡献。
《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系近代全国各地健在
的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荟萃,这些著名老中医皆从医数十
年,名噪乡里,学验俱丰,该套丛书,突出反映了他们在中
医药学方面的精深造诣,介绍了他们运用中医药理论,对临
床各科病证的独到辨治经验,尤其是立法、处方、用药经验,
可以直接指辱中医临床诊断与治疗以及新药的开发研究。
该套丛书言简意赅,理、法、方、药俱备,必将为广大中医
药工作者所喜爱,故乐之为序。
                                      吕炳奎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于北京
3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08:20:05 | 只看该作者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自序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曾经有本国的传统医学,其后多已式微,
“ 传统医学”成为贬义词。中医学却在20世纪80年代走向世界,
使国际卫生组织重新重视“ 传统医学”。1991年10月在北京,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举办国际
传统医药大会,发表北京宣言,此后每年10月22日定为国际传
统医药日。
中医药在世界传统医学中一枝独秀,其理安在?首先是中医
药能为人民解除疾苦,而更加重要的是中医药有一套系统理论,这
一套系统理论,饱含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内涵,能有效地指导
临床实践,反过来通过实践又提高了中医的系统理沦。中医学虽
无其他自然科学的渗透,通过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的互相捉进,仍
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发展。从临床角度看,清末民初中医药仍
然领先于世界医学之林。虽然,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
半殖民地社会,受民族虚无主义的影响,中医几经劫难,险遭消
灭!幸得解放,50年代初,又遭王斌思想的影响,中医翻了身又
处于从属之地位。自198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后,中医药的
从属地泣开始得到改变,近十年来中医药事业才得到真正的发展。
无论医疗、科研、教育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发展。可以说中医药
在外围环境上的从属地位已一天天在改善好转。辩证法认为外因
是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通观中医药的现状,教
学、科研都有很大的成绩,各种人才出现不少,临床研究也出现
不少可喜的成果。这些都是可喜的现象,唯独中医医院病房的中
医药治疗率不高,实在使人担忧!按照绝大多数老中医的看法认为病房的临床水平,若从中医药治疗效果这个角度来看,水平在
下降,而且在继续走下坡!我认为这是中医当前的一大危机。我对
这一现象,名之为“ 自愿从属”,即原来外部加给我们的“ 从属地
位”现在已转移到内部来了,故曰“ 自愿从属”。对这个从属,构
成的原因可能很多,如追求经济上多进帐之类,但其他原因容易
排除,唯独对纯用中医药治病得不到锻炼这一点是中医学术发展
的致命历。住院病人,每一患者都中西并举,中医药可有可无,或
用西医观点处理一切。舍弃了中医药的系统理论,只追求西医知
识,不读中医著作,中医之知识储备空虚,经验缺乏,这样下去,
必然对单用中医药能否治好病人失去信心,而继续向西医学倾斜,
成为典型“的从属者,’!西医药在全世界学者的努力下,发展迅速。
唯我独长的中医药学者却不用其所长,乃日见其短,中医药之前
途会如何?实在不堪设想了!国家成立中医药机构,民族需要发
展中医药,几千年积聚的中医药宝库,应在21世纪发扬光大,为
世界人民健康服务。我们作为中医药界的人,应该做些什么,才
能对得起我们的祖宗和后代呢?
原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原中医局局长吕炳奎同志,邀我把自
己的临床经验写出来。我从医近so年,多多少少有点经验,总结
出来,供中青年中医参考,责无旁贷,自当从命。但年将80,精
力有限,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定认可的我的学术经验继承人邓
中光、邱仕君两位协助整理乃成此稿。个人之经验有限,错误之
处,尚望海内外贤达指正。
邓铁涛
1997年11月19日
4
发表于 2009-9-6 09:28:01 | 只看该作者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自198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后,中医药的
从属地泣开始得到改变,近十年来中医药事业才得到真正的发展。《都是假》
中医药之前途会如何?实在不堪设想了!《才是真》,真人不说假话。
5
发表于 2009-9-6 09:51:19 | 只看该作者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9/09/06 08:20am 发表的内容:
自序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曾经有本国的传统医学,其后多已式微,
“ 传统医学”成为贬义词。中医学却在20世纪80年代走向世界,
使国际卫生组织重新重视“ 传统医学”。1991年10月在北京,由
...中医药在世界传统医学中一枝独秀,其理安在?
    其理安在?
    邓老先生以下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是中医药能为人民解除疾苦,而更加重要的是中医药有一套系统理论,这一套系统理论,饱含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内涵,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反过来通过实践又提高了中医的系统理沦。中医学虽无其他自然科学的渗透,通过自身的理论与实践的互相捉进,仍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发展。】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中国古代封建文化文化是世界封建文化的顶峰,比起欧洲的封建文化要完美的多、先进的多,而欧洲的资本主义文化没有能够充分吸收中国封建文化的精华,包括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也没有充分吸收中国封建文化的精华。所以,欧洲资本主义文化以及其自然科学始终不能够消灭、替换中国文化以及中医理论。中国封建文化的精髓与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文化的融合,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建立起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中西医融合成为新的现代医学,这就是中西医融合观!
6
发表于 2009-9-6 10:59:09 | 只看该作者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邓铁涛式的人中医药造诣精深吗???如用本人的特长,能将他们统统踩在脚下,中华大地藏龙卧虎,能将他们精深的中医药技术踩在脚下的人还少吗?国家如果不尊能不用能,搞形式化,能发展中医药吗?能解除看病难看病贵吗?
7
发表于 2009-9-6 12:19:03 | 只看该作者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邓老等人的临床经验称技术交流比较确切,如称精深造诣,实际上是扼杀尊能用能;邓老等人的医技,谈继承先贤的技术都不够格,更不用说弘扬,何谈精深?
8
发表于 2009-9-6 12:40:06 | 只看该作者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邓老90高龄竟然耗费国家的巨额拨款,实则是毁我中医药长城之举;因为会有人说,铁杆中医,中医药的领军人,对中医药的继承弘扬都无能为力,当今中华有能人?
9
 楼主| 发表于 2009-9-6 13:29:11 | 只看该作者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9/09/06 09:51am 发表的内容:
    其理安在?
    邓老先生以下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是中医药能为人民解除疾苦,而更加重要的是中医药有一套系统理论,这一套系统理论,饱含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内涵,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反过 ...
李老之见豁达开放!
10
发表于 2009-9-6 15:18:35 | 只看该作者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这个贴子最后由wangmengying在 2009/09/06 03:26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9/09/06 08:07am 发表的内容:
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邓铁涛著
邓中光  邱仕君整理-=-=-=-=-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9年09月06日 08:08am 时添加 -=-=-=-=-
...
很清晰的电子版,谢谢渔翁老先生转载!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g2009年09月06日 03:22pm 时添加 -=-=-=-=-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作者:邓铁涛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页码:226 页
·出版日期:1997年12月
·ISBN:9787506717533
·条形码:9787506717533
·包装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选辑了邓铁涛教授60余年临床独到经验,尤其在内科杂症辨治方面更具特色,同时收载邓教授常用和创制之经验方60余首,可直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全书文字简练,理法方药俱全,可启迪后学。可供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科研人员及中医院校学生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邓铁涛,男,1916年10月生于广东省开平县。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三届理事会名誉理事,广东省卫生厅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中医研究院客座教授,辽宁中医学院名誉教授,广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被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中心载入世界名人录。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曾荣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
邓铁涛教授擅治心血管疾病,并擅于运用中医脾胃学说论治西医多个系统的疾病以及疑难杂症,如重症肌无力、萎缩性胃炎、肝炎、肝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硬皮病、风湿性心脏病、红斑狼疮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著述、主编及编写的论著18部,发表论文80多篇。专著有《学说探讨与临证》《耕耘集》《邓铁涛医话集》。主编《中医学新编》《中医大辞典》《实用中医内科学》等。1986年开始主持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课题,成果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录
杂 病 论 治
一、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
二、冠心病的辨证论治
三、治疗脑血管意外经验
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经验
五、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辨证论治
六、股动脉硬化症的治疗经验
七、治疗眩晕的经验
八、重症肌无力的辨证论治
九、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辨证论治
十、慢性胃炎的辨证论治
十一、慢性肝炎、肝硬化的辨证论治
十二、中华支睾吸虫病的辨证论治
十三、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
十四、硬皮病的辨证论治
十五、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辨证论治
十六、黄疸的治疗体会
十七、祛瘀法的应用
诊余 医 话
一、止痛
二、止血
三、点舌法治昏迷
四、灯火醮疗法
五、急腹症
六、胆蛔汤与驱蛔法
七、甘温除大热的运用
八、砂糖外敷治溃疡
九、黄芪之妙用
十、甘麦大枣汤
十一、珍凤汤
十二、玉屏风散
十三、六味地黄丸
十四、五灵止痛散
医 案 一 束
一、乙型脑炎
二、乙型肝炎
三、冠心病
四、风湿性心脏病
五、冠心病合并食道炎
六、浅表性萎缩性胃炎
七、急性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
八、慢性肾炎
九、重症肌无力
十、三叉神经痛
十一、皮肌炎
十二、一氧化碳中毒昏迷
十三、脑出血
十四、脑血栓形成
十五、胃溃疡合并慢性肥厚性胃炎
十六、早期肝硬化
十七、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消化道出血
十八、子宫肌瘤
十九、子宫脱垂合并心律失常
二十、硬皮病
二十一、股动脉硬化症
二十二、深部霉菌病
二十三、嗜酸性细胞增多症
二十四、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症
处方拾穗
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
六、‘治泄泻方
七、治肠套叠方
八、治急性阑尾炎方
九、治慢性阑尾炎方
十、治慢性肝炎方
十一、治早期肝硬化方
十二、治腹水方
十三、治低白蛋白症方
十四、治肝吸虫方
十五、治胆道蛔虫症方(胆蛔汤)
十六、治胆囊炎与胆石症方
十七、治阿米巴痢疾方
十八、治高血压方
十九、治冠心病方
二十、治风湿性心脏病方
二十一、治慢性心衰方
二十二、治偏瘫截瘫方
二十三、治咳嗽方
二十四、治肺气肿方
二十五、治支气管扩张症方
二十六、治肺结核方
二十七、治神经官能症方
二十八、治头痛方(加味选奇汤)
二十九、治癫痫方
三十、治甲亢方
三十一、治皮肌炎方
三十二、治硬皮病方
三十三、治糖尿病方
三十四、治地中海贫血方
三十五、治血小板减少症方
三十六、治重症肌无力方
三十七、治血尿方
三十八、治血崩方
三十九、治上消化道出血方
四十、治吐血咯血方
四十一、治腰腿痛方
四十二、治风湿性关节炎方
四十三、肢节疼痛外洗方
四十四、治脱发方
四十五、治慢性咽喉炎方
四十六、治过敏性鼻炎方
四十七、治牙痛方
四十八、治泌尿系感染方
四十九、治慢性肾盂肾炎方(珍凤汤)
五十、治泌尿系结石方
五十一、治尿毒症方
五十二、灌肠方
五十三、消尿蛋白方
五十四、治乳糜尿方
五十五、治前列腺肥大方
五十六、治睾丸炎方
五十七、治闭经方
五十八、治子宫脱垂方
五十九、治子宫肌瘤方
六十、治皲裂方
六十一、治肛裂方
六十二、治外痔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 16:19 , Processed in 0.05285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