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95|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的“文化赤字”:别老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6 13:1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的“文化赤字”:别老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
2009年12月04日 11:16人民日报最近,一些媒体就中国在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中严重“入超”、“文化赤字”很大的问题,再次展开了讨论。
“文化赤字”问题是中国近现代的一种历史现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农业文明在西方的工业文明前吃了败仗,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西方的现代文化前吃了败仗。中国整个近现代史,就是围绕这一背景展开的。面对这一亘古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文化人既怀有文明衰亡断绝的深刻忧惧与痛苦,也滋生出向西方学习,维新变法革命以图存的愿望和要求。中国的“文化赤字”问题,从这一时期就开始了,对“文化赤字”,似也不宜做善善恶恶的绝对价值判断。在中国,“文化赤字”的出现有历史必然性,在特定意义上,也是一种后发优势。
从某种意义上看,文明和文化的生成是人、社会与环境之间反应与互动的结果。人和社会都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他们都会以既有的文化属性对环境做出反应,但是,当这种反应是无效或低效时,文化自身就不得不更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华文明延续了几千年,同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有关,也同中华文明的适应、包容、变革能力较强有关。
今天,“文化赤字”问题的提出又有了新背景。今日之中国,在工业文明的进程中有了相当的进步,中国成了制造业大国。在器物文明层次,中国有点输出国的模样了。但在创新能力、精神文化层面,中国是明显的入超国。西方有人认为,文化就是权力,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认为,中国不是超级大国,重要的依据就是中国不具有强大的文化传播力。中国并不追求权力,但总要保障应有的权利。因此,在中国经济取得较大发展时,“文化赤字”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在“文化赤字”的问题上,似有几点值得注意:
其一,文化的生成是长期的过程,文化软实力的培养必然是持久战。在文化问题上,切忌简单化,急功近利。慢慢来,不要着急。
其二,对文化产品来说,传播手段固然重要,其内在质量却是第一位的。人的原创力,是决定文化产品内在质量的第一要素。要创造让人充分发挥原创力的环境。惟此,方能推动上乘产品不断问世。
其三,要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构建文化和生产文化产品,这是削除“文化赤字”的根本之道,如果拘泥于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就有点破落大户的味道了。
其四,不必过于强调文化的历史民族属性。以乒乓球为例,它是舶来的体育文化,但中国人打得好,就变成中国的“国球”了。中国现在绝对是这一体育文化的输出国。
总之,“文化赤字”是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事实,也是今日中国的现实。另一方面,中国在文化传播方面开始走上提升轨道,有了一些可以传播的文化产品,这也是一种事实和趋势。事情的关键是,我们要好自为之,用心去做,有了好东西,自然会外溢的。
黄 晴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13:14:3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文化赤字”:别老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

这篇文章看似与中医无关,本不该在论坛发帖讨论。但是细细读来,发现于发展中医颇有启迪之处。故予以转载。
3
发表于 2009-12-6 14:44:5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文化赤字”:别老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

     
    中国的“文化赤字”:别老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这是什么话?老祖宗传统的东西见不得人了吗?我们的民族医药,民资乐器,民族建筑,民族艺术,民族风味食品,等民族文化为什么不可以拿出来示人呢?奥巴马到中国来访问,要求参观和仰慕的地方既不是国家大剧院,也不是新建的央视“大裤衩”,而恰恰是老祖宗建筑的长城和故宫。那种一提起自己是中国人,一提起民族文化就自惭形秽的人,你还有一点中国人的骨气和良知吗!
     中国的文化赤字现在确实有,但那是老祖宗的罪过吗?是民族文化的错误码?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17:11:3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文化赤字”:别老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

另一方面,中国在文化传播方面开始走上提升轨道,有了一些可以传播的文化产品,这也是一种事实和趋势。事情的关键是,我们要好自为之,用心去做,有了好东西,自然会外溢的。
中医目前的状况也与之相类似,中医药在走向世界,但犹感创新不足,犹需创造中医药独特品牌。
5
发表于 2009-12-6 17:32:1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文化赤字”:别老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

下面引用由铁骨铮铮20022009/12/06 01:10pm 发表的内容:
中国的“文化赤字”:别老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
2009年12月04日 11:16人民日报最近,一些媒体就中国在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中严重“入超”、“文化赤字”很大的问题,再次展开了讨论。
“文化赤字”问题是中国近 ...

中国的“文化赤字”:别老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
说得太好了!
可是,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一年又一年地,让更多的西方人学习汉语文化赤字,
怎么办才好呢,把老祖宗的文化统统收起来,拒绝让更多的外国人学习,这样应该总可以吧?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21:41:3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文化赤字”:别老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

别老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
比如,如果我们向外国人推荐《伤寒论》,外国人肯定不能接受。如果,我们根据《伤寒论》治疗胸痹原理,用瓜蒌薤白枝汤加味制成丸药治疗冠心病,经科学验证效果好肯定能够走向世界。
7
发表于 2009-12-6 21:50:5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文化赤字”:别老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

我们的传统文化,民族特点,不是发扬的太多了,而恰恰是发扬的太少了。中国的文化赤字是我们眼睛总向洋人看,忘记了自己的长处造成的。
8
发表于 2009-12-6 22:00:0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文化赤字”:别老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

下面引用由caoxibai2009/12/06 09:50pm 发表的内容:
我们的传统文化,民族特点,不是发扬的太多了,而恰恰是发扬的太少了。中国的文化赤字是我们眼睛总向洋人看,忘记了自己的长处造成的。
精辟!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22:06:4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文化赤字”:别老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

任何一个品牌,都必须有市场,也就是说能够卖出去。中医中药也是这样,关键是我们要占领市场,要有人愿意花钱购买。这就需要我们创新中医让中医中药拳头产品走向世界。
10
发表于 2009-12-6 22:46:0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文化赤字”:别老拿老祖宗的东西示人

下面引用由铁骨铮铮20022009/12/06 10:06pm 发表的内容:
任何一个品牌,都必须有市场,也就是说能够卖出去。中医中药也是这样,关键是我们要占领市场,要有人愿意花钱购买。这就需要我们创新中医让中医中药拳头产品走向世界。


应该让你到药监局上班,
就会知道,中医中药创新是怎么回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6 20:49 , Processed in 0.0686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