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文化战略新思考》
[这个贴子最后由萧铁在 2009/08/26 08:07am 第 1 次编辑]
【上世纪60年代我国文化大革命中,宣传赤脚医生在农村应用中医药时,对中医药做出了一个影响很广的评价:“简、便、廉、验”。但这四点中的“简”和“廉”的提法,可以说是害了中医药。中医药学博大精深,中医师必须运用许多综合知识和技术,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所以并不“简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中医药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的体现,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普遍过低,...】
我不是要为文革辩护, 但文革己经过去超过30年, 把现在的问题都推到文革头上去, 这种廉价的做法只是为自己的无能卸责, 对真正认识问题的根源从而寻求解决之道却没有丝毫用处. 说简和廉“害了中医药”更是荒谬透顶, 看看今天大家都离不开的高科技产品, 那一种不是"必须运用许多综合知识和技术"? 如果每个人上网都要给你配个电脑操作专家, 电脑/互联网有可能普及么? 一种产品如果不能做到普及, 生产量就不能大, 叫做市场这块饼无法做大, 就无法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成本-价格-市场就会一环扣一环地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 技术愈是强大, 愈需要注意用户介面的“简”, 赤脚医生在这一点上不仅没有错, 而且是应该更加发扬光大.
至于“廉”, 在文革当时的生产经济条件下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今天, 不能只为"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普遍过低"就否定它, 而是应该像高科技产品一样讲求成本效益, 把单纯收费标准高低的观念改为强调"性价比". 所从现在常有人说"看病难看病贵"这种提法是非常笼统无益的, 看什么病、看邓铁涛还是炎黄子孙都是一个收费标准, 可能吗? (炎黄子孙只要努力多为几个中央领导免费看看病, 机会还是有的. 
讲"战略", 就说要“从文化入手发展中医药”; 讲收费, 就说"必须运用许多综合知识和技术,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真是左右逢源, 口水花乱坠. 文化和技术, 一张咀轻轻松松就能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了. 只不过, 这样的"战略"真能使中医药走出今天的困境吗?
他办事, 我不放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