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对杨振宁教授两个观点的商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25 21:1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杨振宁教授两个观点的商榷
孟琳升  包头市杏林中医研究所  孟仲歧  包头市杏林中医院
  杨振宁教授2004年10月23日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论坛上的发言(以下简称“杨言”)。对中医的“指点”不外有二:一曰中医《易经》沿袭论,一曰中医理论抛弃论。合而言之,实为“中医不科学”观点的翻版。为正视听,特呈管见。
  一  中医《易经》沿袭论 不符合事实
  杨教授称:“中医的理论直接沿袭了《易经》的思路,而非近代科学化的”,“如果现在我们研究中医理论仍然坚持将二者统一起来,认为中医的理论仍要继续原来的想法,我以为中医、中医学没有前途”。
  这段关心中医前途的论说,强调中医对《易经》的“沿袭”和“统一”。有关这一点,我以近半个世纪医教研的中医工作经历证明,在浩瀚的中医书海中,特别是在四大经典和四小经典中,从未见过有中医理论是《易经》思路的“直接沿袭”的论述。其间虽或有阴阳、八卦的理论,但也不能说成是对《易经》的沿袭。
  阴阳八卦的名目和图形,早在《易经》之前便已产生。因此,中医中的八卦理论,即使说成是对伏羲《连山》的沿袭,也不能说是对《易经》的“直接沿袭”。的确,在《内经》中有八卦乾、坎、艮、震等名称,但这都是古代对时间延伸、空间定位的统一称呼,在《易经》之前,即已有之。
  再者,中医中的八卦理论,本来就是古代哲学理论之一,把它巧妙而合理地引入中医领域,并加以发扬光大,这正是古人的智慧和高明。人所共晓,《易经》中的阴阳,只有老阳、少阳和老阴、少阴的分别。但在《内经》中,按阴阳气各自的多少,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和太阴、少阴、厥阴的三阴三阳类别。从名目和对阴阳气认识的程度看,《内经》也不是仅仅从易经的“直接沿袭”。
  《内经》中曾引文上古《脉变》、《揆度》、《奇恒》等二十一篇典籍,这些典籍在《内经》一百六十二篇中常引为理论的中坚和论述的焦点。由于这些典籍已经散佚,但从《内经》所引用资料看,说成是对这些典籍的“沿袭”,也说不成是对《易经》的“直接沿袭”。在《内经》所引文献中,均明确各标其名,然而翻遍《灵枢》与《素问》,却未见有《易》或《易经》的篇目,这又怎么能说成是对《易经》的“直接沿袭”呢?
  在《黄帝内经》这部中基理论的奠基书、《伤寒杂病论》这部临床鼻祖书中,都有阴阳八卦等与《易经》相同内容的理论。但它们都是对“易学”、“易理”精粹的合理汲取,而不是直接沿袭。以《内经》为发端的中医学,历来都是开放的,它不但逐步完善壮大自己,而且又不断地引进、利用各学科领域的有效成果,充实着自己。《易经》的理论,只是中医引进手段的一小部分。翻开《内经》,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医学家在阐释医学理论时,合理地引进了文学、哲学、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等内容,甚至在《灵枢·脉度》有中国较早的数学乘法口诀。可以说,《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极为难得的一部百科全书。当然,它为了适用于医学,恰到好处地“引进”各自的合理内涵,而不是全盘照搬,更不是直接沿袭。
  自《内经》以后,历代中医又更多地引进了众多学科、学说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使中医更加博大精深。现今的中医,不仅继承古人引进的宝贵财富,同时更要引进当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我们中医已经或正在引进着西医的某些认识论和方法论,还把近代声、光、电、磁等理论运用于科研,把当代兴起的电子计算机引入医、教、研的实践。我们更热切地企望杨振宁教授,能把高深的物理学理论引进中医理域。为此,我认为把中医学说成是对《易经》的直接沿袭是一种偏见。
  二  中医理论抛弃论见解偏颇
  杨教授称:“中医传承了《易经》中分类精简的精神,分类上坚持阴阳、表里、寒热,这虽有一定道理,但将其看作一个整体架构的话,中医学一定没有前途。所以我们要抛弃中医理论,因为其中掺杂有几近迷信的成分,而代之以近代科学化的方法”。
  看来,杨教授对中医学似乎知见甚微。这从“杨言”列举中医内容中可以看出。诺大一个“伟大的宝库”,岂是仅仅“阴阳、表里、寒热”六字而已。“八纲”是中医对病症分析认识的一个小的方面,绝不是中医的全部,更不能代表中医广博的整套理论。并且即使初学中医的人,也知道除这六个字外尚有“虚实”二字。另一方面,说此六字“有一定的道理”,是什么道理?既然它传承于错误的理论,哪有什么道理可言?又既然有“道理”,为什么又要“抛弃”呢?
  中医是科学,而且是精妙的高深的科学,我们会不断地继承、发扬、提高、创新,为此,更要把包括《易经》在内的古代文明与之结合,同时也要把包括现代高科技、新技术的现代文明与之结合,使她更加灿烂辉煌。D4
2
匿名  发表于 2005-3-30 11:18:27

[转帖]对杨振宁教授两个观点的商榷

顶!
我一般是看贴不回贴的那种-------嘿嘿,因为打字慢!而且对中医刚刚入门,还没有处方权。鄙人以为要想评论一门学科,首先要去深入的了解它,才有发言权!杨振宁是搞物理的,懂什么中医?!就乱说!我搞中医,就不说因为物理的万有引力为什么会产生一直解决不了,所以就断言物理不科学。科学是什么?是正确?正确靠什么验证?靠实践?那中医不怕实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 21:18 , Processed in 0.0489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