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9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治疗乙肝两则乙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0-1 13:3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秦越人在 2004/10/06 05:26pm 第 1 次编辑]

运用“从逆法”治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携带者经验
                沈敏南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的记载,据此,沈医生将在同一患者的同一病证.先用从治法,继后用逆治法的治疗方法名为“从逆法”,并用此法治疗若干疑难杂病取得了很好疗效。其中,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的经验,就属此法。

  【病案举例】  李某某,男,54岁,1990年3月28日初诊。
   患者体检中发现HBeAg阳性,又复查HBsAg、抗-HBc均阳性,但无明显不适。曾用清热解毒药为主,佐以温通阳气方,治疗3个月无效。于是,转沈医生治疗。除舌质偏紫,苔薄净.脉象偏小外,其余均未发现异常。先用从治法治之,药用:生黄芪20g,肉桂4g,仙灵脾10g,补骨脂10g,砂仁5g(后下),熟地黄15g,山萸肉12g。服10剂后,胃纳显著下降,大便每2日1次,舌质红、苔黄腻,尿色黄。肝功能中谷丙转氨酶65IU,HBsAg、H13eAg、抗--HBc仍均阳性。即用逆治法治之,药用茵陈20g,田基黄20g,垂盆草20g,虎杖20g,平地木20g,茯苓15g,猪苓15g,车前草15g,白茅根15g,制大黄15g,黑栀子10g,淡黄芩10g,佩兰10g,藿香10g,制半夏10g,板蓝根10g。此方加减连续2个月,症状全无,舌质转红。  复查肝功能全部正常,乙肝三系除抗HBc阳性外,其余均阴性。

  【评按】  中医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是血中伏邪。该病例用清热解毒药佐以温通阳气,冀诱邪外出与清热祛邪同时进行无效。沈医生经验,乙肝三系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者,有明显湿热病证,用清湿热抗病毒中草药能治愈。而乙肝三系HBsAg、抗-HBe、抗-HBc均阳性患者,仅是舌质偏紫,用清湿热抗病毒药无效。用从治温热滋补药引动血分毒邪,临床上如出现苔黄腻、胃纳差、尿色黄时,表示湿热毒邪已对抗。即用逆治法用大剂量清热解毒、抗病毒药治愈。卜Ⅱ3sAg携带者,用温热滋补药有增强激活免疫作用,使机体产生应答反应,再进行抗病毒治疗,能使}{I孤Ag转阴。
   沈医生总结认为,用从逆法的病证有两个指征,一是病机复杂,二是痼疾宿邪。乃先用从治法诱邪活动,后用逆治法直捣邪穴。
   尚需指出的是,从逆法是由从治、逆治二法组成,从治是关键,逆法是目的。从治掌握分寸,轻者不能驱邪、诱邪,重者必伤正气。从治法取效时常加重主症,应告知患者与家属,给予配合。逆治是调整阴阳,以冀根除的目的。若1次从逆法疾病尚未痊愈,可用2次以上从逆法治疗。另外,临床体会到中药也有耐药性,特别是祛邪药的耐药性更易产生。用从逆法治疗,即用药性截然相反的两类药前后治疗,能避免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更能发挥药物的作用。确有别具匠心之妙处。

自拟犀泽汤治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颜德馨
   1.方药组成与方义:广犀角3g(现以水牛角6~12g代替,研末吞服),泽兰15g,苍术9g,四川金钱草30g,土茯苓30g,平地木30g,败酱草15g。
   方中以广犀角、泽兰、苍术清营解毒,泄热祛湿为主,配以四川金钱草、土茯苓、平地木以祛湿解毒,败酱草以清营凉血,诸药合用,有清营泄热,祛湿解毒。开郁通络之功。犀泽汤中的广犀角、苍术两味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有特殊作用。《本草纲目》谓:“犀角,犀之精灵所聚,足阳明药也。胃为水谷之海,饮食药物必先度之,故犀角能解一切诸毒”,可见犀角不仅能凉血以止血,且能入胃经解毒。颜老在实践中体会到,犀角对乙型肝炎的谷丙转氨酶长期不降及HBsAg转阴多有疗效。但是,由于犀角已属禁用之品,现只能以水牛角来代替了,疗效也还可以。苍术性温,味辛苦,功能发汗透热,祛湿解郁,治疗湿温证可一举两得,湿温证忌用辛温发汗,然苍术发汗不似麻桂之猛,故无汗出太过之弊,且能祛湿宽中,芳香解郁,诚如先贤恽铁樵老中医所言:“苍术温燥,以发汗,能化湿,为湿温要药”,临床常将其用于乙型肝炎属湿浊郁结难化者,疗效显著。广犀角与苍术同用,燥湿而无助火之弊,凉营而无寒凝之虑,最擅长于搜剔营血分的湿热之邪,对于某些缠绵难愈的慢性乙型肝炎,经辨证为湿热蕴结营血者,常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适应证:慢性乙型肝炎以低热绵绵,面色晦黄,巩膜混浊,神疲乏力,心烦易怒,口苦而黏,齿龈出血,鱼际红斑隐隐,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胁肋胀痛或刺痛,小便黄赤,脉濡数或弦数,舌紫绛,苔黄白腻为主要临床表现者。此实为湿热扰营血分之证。
   3.加减法:倘若湿热胶结,气、营分同病,见脘、腹、胁肋胀痛恶心呕吐者,可加沉香曲、川楝子、大腹皮、枳实、广木香、姜半夏、陈皮等辛开之品;血络瘀滞较甚而出现右胁刺痛,牙龈出血,舌质紫暗者,宜加丹参、桃仁、郁金、红花、赤芍、延胡索、三棱、莪术等通络之药;湿甚于热,以神疲肢重,不思饮食,小便混浊,大便溏而不畅为主者,配以藿香、佩兰、猪苓、茯苓、生薏苡仁、泽泻、木通等化湿利水之类;热甚于湿,发热不退,心烦易怒,目赤口苦,齿龈出血鲜红,大便于结为主者,加金银花、黑栀子、夏枯草、蒲公英、连翘等辛凉泄热之类;热毒甚者,则选用白花蛇舌草、龙葵、蜀羊泉、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等清热解毒之品。
   【病案举例】  朱某某,男,24岁,1975年3月2日初诊。
   患者于1974年初起感乏力,食欲不振。查肝肋下2cm,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47IU,麝浊12IU,HBsAg阳性。先后服用茵陈蒿汤、甘露消毒丹、绛矾丸以及五味子、垂盆草、满天星等单方验方,皆无疗效。症见:面色灰暗,神萎纳呆,胁痛心烦,口干不欲饮,小便黄赤,脉细弦,苔薄白,舌尖红绛。证属:湿热蕴于营分。治宜:清营化湿为主。药用:广犀角45g,泽兰60g,苍术60g,败酱草60g,金银花60g,北沙参60g,夏枯草60g,白术60g,白芍60g,蒲公英60g,薏苡仁60g,天花粉60g,丹参60g。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服6g,每日3次。
   服药2个月后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40IU,麝浊6IU,I--IB—sag也转阴而停药。1个月后因劳累过度引起肝病复发,肝功能:谷丙转氨酶245IU,HBsAg阳性。再以上方服用1个月,肝功能又恢复正常,HBsAg又转阴了。体征和症状也慢慢消失了。嘱按上药制成丸药继服1个月善后,以巩固疗效,随访10年病未再发作。
2
发表于 2004-10-7 17:34:32 | 只看该作者

治疗乙肝两则乙肝

从格法的具体应用。但不知怎么判断从没有从?否则,后果不太好吧!!!!
3
发表于 2004-10-7 21:23:14 | 只看该作者

治疗乙肝两则乙肝

脾肾同治、肝胃同治、痰瘀湿浊同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 07:44 , Processed in 0.0864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