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胁痛二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3-9 18:2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DMINOPE=却波渔翁|苦参|奖励积分 50|好帖!|1236594771]刘某 男 61岁 九七年正月十九日诊
正月初四日病胁痛至今已半月,形瘦尖长之质,面色青黄,胁痛或左或右,碍于呼吸,嗜烟微咳,咳则疼甚,短气,卧著益加。抚之脘协板硬,食纳已减,脉缓弦,舌淡红苔中心白腻。病在厥阴肝络,木失畅达,必殃及阳明胃脉。议通厥阴理气血,使胃和食增为策。
肝着之旋复花汤加味:
旋复花10橘络8生香附8桃仁10白芍10桂枝8当归10半夏10白芥子6川楝子6牡蛎30桔梗6青皮4独活4 三付
三付药尽,胁痛立止。
一女 69岁 零一年六月初十日诊
患感冒后,左协乳下痛,输液半月,今已月余,虽稍减而仍不肯愈,咳痰止而口中干涩,又增脘中暮胀,脉弦,舌色晦滞,苔白粘,从痰饮治。
半夏15茯苓15陈皮12甘草6白芥子12白蒺藜12钩藤15柴胡12赤芍10 三付
又 六月十五日胁痛已止,腹胀减而仍,食后胀,脉缓弦,舌色晦减,苔白粘,二便既通,其滞未必在乎肠胃。以小温中丸改汤,泄肝通胃。
2
发表于 2009-3-9 18:33:57 | 只看该作者

胁痛二案

有古风!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3月09日 06:38pm 时添加 -=-=-=-=-
欢迎苦参先生多献佳案!
3
发表于 2009-3-10 08:15:49 | 只看该作者

胁痛二案

附:
旋覆花汤
药物组成
旋覆花3两,葱14茎,新绛少许。
处方来源
《金匮》卷下。
方剂主治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
,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
。虚风袭入膀胱,崩漏鲜血不止。
临床应用
    1.胁痛:家若谷兄乃郎胁痛。感证已逾两月,胁痛依然不愈,按外感胁
痛,病在少阳,内伤胁痛,病在厥阴。今外邪解经多日,胁痛何以不瘳,既
无情志抑郁,定属动作闪力之伤,外邪引发耳。夫久痛在络,络主血,防其
蓄瘀动红,从金匮肝着例,用旋覆花汤一法。
  2.肝着:郑锡晃,男,成人。以胸次不舒,心中懊憹,甚则坐卧不安,
历时3月未愈而就诊于余。诊其脉象:两寸脉大,其余正常。症状表现又无
发热、头痛、心悸。以胸次不舒,病久入络,为肝着之象。处方:覆花3钱
,绛纬2钱,青葱茎7条。目的在于通络脉,舒肝郁,宣阳散结。果然1服而
愈。
  3.崩漏:戴某某,女。1975年来我处就诊。自诉于去年小产后,阴道出
血至今未净。诊脉细数,舌红润,苔白,小腹部时有隐痛,下血量虽不多,
但终日淋漓不清,其症显属半产后瘀血结聚,用旋覆花汤治之。处方:旋覆
花(布包)10g,新绛(茜草)12g,青葱10根,生地15g,当归10g,白芍6g
,川芎6g。3剂。服药后下血块数枚,血渐止,腹亦不痛,继以十全大补汤
调理而愈。
各家论述
1.《沈注金匮要略》:旋覆花咸温软坚散结,以葱助其驱风而下饮逆;新统
引入血分宣血,俾血行则风灭,着自开矣。
  2.《张氏医通》:旋覆花性专下气,兼葱则能散结祛风;佐以蚕丝专补
膀胱,加以红兰染就,深得本经散结气之旨。
  3.《金匮要略心典》:详《本草》旋覆花治结气,去五脏间寒热,通血
脉;葱主寒热,除肝邪;绛帛入肝理血,殊与虚寒之旨不合。然肝以阴脏而
舍少阳之气,以生化为事,以流行为用,是以虚不可补,解其郁聚即所以补
;寒不可温,行其血气即所以温。
  4.《金匮要略浅注补正》:葱白以通胸中之气,如胸痹而用薤白之例;
旋覆以降胸中之气,如胸满噫气而用旋覆之例也;唯新绛乃茜草所染,用以
破血,正是治肝经血着之要药。
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煮取1升,顿服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9 13:50 , Processed in 0.0567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