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头痛!真的就那么难于做出判断和治疗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6 10:1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                     头痛!真的就那么难于做出判断和治疗吗?
    常听有人说,得上头痛病就不好办,即不好诊断,又不好治疗,疼痛时只能靠止疼药维持。
    有一位中年男子来到我处看头痛,他结婚十九年,患头痛就近十八年,头痛发作时始终靠止痛片来维持。我问到,这些年没去过医院检查吗?答说,头痛严重时,那有不去医院的!前几天还去过医院,做了脑电图检查,也没查出什么病因来。我说,你不知道长期服用止痛药的后果吗?答说,这我都知道,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你是不知道呀!头痛时脑瓜任子疼(是地方土语),真难受啊!只能吃止痛片止痛,吃完一会,“脑袋”就不疼了,能挺几个小时,一会痛时在吃药。我是开出租车的,常年开夜间车,头痛时不吃止痛药不行啊!所以,兜里始终揣着药,一直吃到现在。
    听到这么一番话,我真替他难过,就这么一种病,竟折磨他这么些年!头痛真是没有办法治疗吗?头痛的病症,我每年都要治疗几十例,但病程长,全天候靠药维持的有几例,基本上屡试屡验,立见功效。
    我对这位男子说,我用中医的外治法,经络调整法治疗,你看看这种方法效果如何!中医诊断疾病的传统方法是望、闻、问、切,这四诊当中切脉是灵魂,以切脉为主其余为辅。内脏患病都要真实的反映在脉搏的搏动上,只要正确的观察脉象的变化,就可以判断患病的病因。我为他看完脉说,你头痛的病因在于肝,是肝气运行不畅在作怪。你的脉象为左关脉浮而涩,左关脉浮为胆,肝为阴、胆为阳,肝胆互为表里,治疗上应以治肝为主。病因的产生,是因为长期肝气不舒,造成胆气运行不畅。这种“涩”的脉形,是气血运行当中的一种状态,胆经起始于头部,行走于头部的两侧,当肝气血运行不畅时,使头的一侧产生疼痛,即所谓的偏头痛。这种头痛,只要调整患病脏腑的经络,就能立即解除你头痛的痛苦。
    病因确诊后,按经络调整法的治疗方法,首先,点按肝、胆的经络,使肝、胆的阴阳平衡,肝、胆气血运行充足,然后,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又点按肾、膀胱经络以其相补,以增加和增强肝、胆气血的容量和速度。随着治疗(点按穴位)的进行,头部的痛点不断的得到好转直至不痛。治疗后,这位男士说,现在我头部不发紧了,非常舒服。我说,这就是治疗,这就叫对症,这是中医的特色。治疗到第三天,头痛缓解,开始停药了,治疗两个多月,告别了吃药的历史。
    我也曾有过一次头痛的经历。一天的下午,我正在用电脑打字的时候,只觉头的前额微微发痛,接着,嘴唇发干,还有呕吐之感,细品一下身体的状态,有些疲乏无力,眉棱骨也有酸痛感。这些症状的出现,我意识到可能是有病了,根据头痛在前额的位置判断,是来至胃,属于胃火头痛。为了进一步验证判断的准确性,以诊脉,观察脉象上脏腑的变化,脉象为,右关脉浮而虚,余脉平,右关浮为胃,病因在胃。脉象的诊断,以及患病位置的判断,两种结果相一致,证明我对头痛病因的判断是准确的。接着,根据患病的病因,应调整脾、胃相联系的经络。首先,点按脾、胃经络,使之脏腑的阴阳平衡,气血供应充足,满足了脾胃运转的需要;然后,又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再调整心包、三焦、小肠经络以之相补。十几分钟的治疗结束了“战斗”,前额部位马上就不痛了,眉棱骨也不酸痛了,嘴唇也不干了,身体也不疲乏了。
    上述的两例不同类型的病例,从对病因的诊断,疾病的治疗过程上看,只要判断的方法正确,采用治疗的方法对症,头痛并不是难于治愈的病症,完全可以自我治疗。
现代化的医院不断的兴建,进口的医疗设备不断引进,各类专家随处可见,但这样一些常见的病症确无法医治,追其原因是贪大求洋,忽视祖国传统医学的原故。因而,导致搞中医的不会诊脉,学西医的不会用听诊器等等,一切病症都经过以仪器检查为主,忘记了传统文化的“根”,这样怎么可以治病呢?所以,要正本清源,要恢复老祖宗的东西,要保持中国的特色,要在传统医学的基础之上创新。
    头痛的病因,除脑瘤、脑出血、脑血栓等这些严重疾病导致头痛外,其余原因导致的头痛,均应属于常见病、多发病,随处可见,只要判断方法正确,对症治疗,并不难治愈。
经络学认为,头部包括面部和脑。面部组织器官(统称五官)主要包括:眼、耳、鼻、舌、口及喉,还有脑组织,这些组织器官分布的经络较为复杂,除心包经外,所有经络都分布于不同的器官,提供气血物质,营养这些组织器官。分布于五官的经络,根据器官自身的需要而自然构成,直接联系的脏腑也同样根据自身需要多少而自然构成。由所属脏腑的功能及经络对气血传输,维持面部的生理功能。
    脑的功能在中医理论中论述得很清楚,它包括在心的功能之内,是五脏六腑精气所聚之处,为人的精神所在的位置,故称为奇桓之府。《素问.五脏别论》说,“脑名曰奇桓之府”,《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柩.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其入深,则随眼系入于脑”。脑没有自己起始的经络,但凡通于目的经络而皆通于脑,分布于脑的的经络可高达十八条。
经络学对面部和脑,分布的脏腑以及经络,论述的十分清楚,分布的经络条数越多,所联系的脏腑也越多,如此看到一个脏腑的功能在整体中所起的作用。由于脏腑分布的经络不同,各脏腑发生疾病时,所影响的范围也不同,分布的经络越多,相对影响面也越大,并发症也就越多。
    祖国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又为髓海所在,五脏六腑清阳之气,通过经络的传导皆上于头,滋养人的面部和大脑。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均有赖于头部经络传导的通畅,气血供应的充足,脏腑之间的阴阳平衡。脏腑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当脏腑发生病变,通过经络的传递,必然要影响通往头部气血的供给,导致病理上的头痛。分布头部的阳经共有六条,在临床上经常引发头痛的病因大致可归纳为:太阳(膀胱)头痛、阳明(胃)头痛、少阳(胆)头痛、厥阴(肝)头痛等四种头痛。
    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只要略明白一些祖国医学的理论,头痛的病因并不难做出判断。据我多年临床治疗验证,无论所患的何种头痛,基本上均没有超出膀胱、胃、胆、肝等这四个脏腑的范围,这四个脏腑是患各类头痛的真正病因。
    诊断头痛的方法,可通过诊脉,也可根据头痛所在的位置,判断患病的病因,这两种方法任选其一,诊脉应具有一般的特定方法,而根据头痛的位置判断病因,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
    有一位中学的学生,患头痛其母带来我处就诊。治疗几天后,我对这位学生说,你的头痛,是你长期脾胃功能不好造成的,脾胃有很多条的经络,由这些经络为脾胃提供营养物质,因为患病后,在头部胃经的起始点的经络运行受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所以,出现前额痛,你不仅前额部痛,而且唇口发干,眼眶发酸,视物不清。学生说,这些症状我都有。我说,你只要感觉前额部痛,唇发干,一定是脾胃不好,自己都可以做出判断。说后学生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治疗几天头部又有些疼痛,进门就对我说,我今天前额又感觉痛!我说,今天不用诊脉,直接按脾胃治疗,看看效果如何。按脾胃患病治疗,点按脾胃的经络,不一会前额就不痛了。我对这位学生说,你这不也能为自己看病了吗?

[/watermar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9 23:28 , Processed in 0.0720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