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仲景方验案举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5 19:0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仲景方验案举隅
(文章来源:《河北中医》杂志 1992年增刊  P664-665)
吕子忠  金栋   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1  桂枝加桂汤证案
范某,女,62岁。1988年11月20日诊。气从小腹上冲,发作欲死月余,经多方调治无效。现症:发作时气从小腹上冲心胸,腹部攻撑难忍,烦躁不安,过后精神萎靡,欲寐不语,肢倦乏力,时头痛,纳差,舌淡苔白,脉沉微。此乃奔豚气病。拟桂枝150g,白芍90g,甘草60g,生姜3片,大枣5枚。服药1剂而愈。
按:在《金匮要略•奔豚气病》篇中,列方凡三首,所治病机不尽相同。本患乃年老体弱,阳气不足,下焦阴寒之气上冲所致,用桂枝加桂汤温补阳气,平冲降逆,其中桂、芍、草之剂量,皆未折合之旧制。方中重用桂枝5两,振奋心阳,平冲降逆,其量之大,恐后人所未及。清•徐大椿《伤寒论类方•桂枝加桂汤》注云:“重用桂枝,不特御寒,且制肾气;又药味重,则能下达。凡奔豚症,此方可增减用之。”又《岳美中医案集•桂枝加桂、理中汤加肉桂、吴萸治奔豚气》云:“桂枝原治气上冲证,若加重其量,自可治气上冲甚欲作奔豚者。”仲景《伤寒论》凡有冲逆证者,皆加桂枝,验之临床,桂枝之用量每每重用至120g以上,效果甚佳,可谓其效如神,1剂而安。
2  甘姜苓术汤证
张某,男,45岁。1990年3月10日诊。腰部重坠疼痛半年余,经B超诊为“双侧肾积水”。现症见:腰部重坠冷痛,肢倦乏力,时腹胀,每因劳累、阴雨天气而冷痛加重,纳可,二便调,周身无肿,无头痛,查肾区叩击痛阳性,尿常规、血压皆正常,舌淡苔白,脉沉。此乃肾着病。拟干姜15g,茯苓30g,白术30g,炙甘草12g。服药3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服3剂,腰部重坠冷痛消失,后经B超复查为肾积水已无而病痛痊愈。
按:《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云:“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本患正与《金匮要略》肾着病相同,故用肾着汤(甘姜苓术汤)温中散寒,健脾化湿,非治肾而肾之积水化矣,此即培土制水,6剂而安。
3  五苓散治失音
鞠某,男,45岁。1988年3月8日诊。半月前因出差疲劳,复感风寒,致发音困难,声不能出,西医诊为“喉炎”,经调治效果不著。现症见:语音含糊不清,发音困难,甚则声不能出,咽喉有异物感,口渴不欲饮,时干咳而咳声重浊低沉,纳呆食少,小便短少。查咽喉粘膜肿胀,色淡红,舌体胖,苔白而滑,脉沉。此乃水湿过盛,上壅咽喉,水津不布。拟茯苓20g,泽泻24g,猪苓10g,桂枝10g,白术15g。服药2剂而愈。
按:《千金要方•喉病》云:“喉咙者,脾胃之候。”本患乃旅途饥饱失宜、劳累过度,复感风寒,损伤脾胃,水湿内生,上壅咽喉而致失音。用五苓散健脾渗湿,通阳利水。此方非治瘖而音自开,方证合拍,疗效颇著,真可谓“一剂知,二剂已”。
4  泻心汤证
袁某,男,16岁。1989年9月24日诊。曾患肾炎3年。现频繁呕吐,神疲乏力月余,伴面色萎黄,时头痛,食欲不振,二便通调,周身无肿,无出血瘙痒现象。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5g%,血沉34mm/h,尿素氮60mg%,二氧化碳结合力40容积%;尿蛋白(2┼),尿红细胞(┼),诊为慢性肾炎尿毒症。舌质淡红,苔黄微腻,脉数。此乃湿热中阻,浊气上犯所致。拟清半夏12g,黄连6g,黄芩10g,大黄10g(后下),生姜10g,党参15g,干姜10g,甘草15g,大枣5枚,益母草50g,附子12g(先煎)。服药4剂后,呕吐已减,服至20余剂时,呕吐消失,尿素氮降至17mg%,后守方2月,诸症消失,各项化验均恢复至正常范围,随访至今一般情况良好,未在复发。
按:尿毒症是顽疾,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治疗颇多棘手。本患以脾胃症状呕吐乏力为主症,此系湿热中阻,浊气上犯所致。宗仲景诸泻心汤之意,寒温并施,合而用之,再加益母草活血利湿,共奏清热和胃,降逆止呕,温补脾肾之功。共守方2月,效果显著。
                                 2009-10-25
[/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9-10-25 21:09:5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仲景方验案举隅

桂枝加桂汤,桂枝用量很大,小心点。别出事!从古到今,有很多的人解释过,此方,小的觉得是肝气不足,加大桂枝是补肝阳。
除泻心汤外,其余的用法,都是很普通的方症对应。
泻心汤,的用法,其实是加入了附子大黄汤之意。我觉得不是泻心汤在起主要作用,
而是大黄附子汤。当然泻心汤也是很好的用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8 00:18 , Processed in 0.0503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