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1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驳“关于中医系统论研究思路的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0-14 15:4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4/10/14 09:18pm 第 2 次编辑]

驳“关于中医系统论研究思路的反思”
拜读了张君的宏论,感到张君的反思还是比较深刻的,是我所见到的为数不多的网络好文之一,但我不同意张君最后的结论:“系统论完成了对中医科学性的解释以后就应该寿终正寝,用它来发展中医,此路不通。”张君的论证问题出在哪儿呢?下面我用引用点评的方式进行逐条的反驳:
第一段咱就不谈了,因为这一段咱们的认识完全一致,分歧从第二段开始:
一、张君说:“中医系统论研究是经学式研究方法的变形,……其意义除了使人们对中医学的科学性坚信不疑之外,实用价值却不大。因为这种逻辑上的求同比较对一种需要变革的学科来说,其促进力是软弱的。”
点评:这句话不全面,中医系统论并不只是深刻阐明了中医方法的科学性,同样,对中医、西医的不足也都有很深刻地剖析,不只是求同,也在辨异,对中医的不足根本不避讳,无论对中医还是西医来说,它都是以一种革命的姿态出现的,怎么能说它的“促进力是软弱的”呢?!相信仔细读过《系统中医学导论》的人,不会产生这种片面的认识。
当然,祝世讷教授的中医系统论研究属于中医方法论研究,主要着眼于哲学层面,而不是具体的医学事实,恩格斯曾经说过:“哲学不能直接告诉我们什么,甚至土豆是怎么长出来的也不能,但是,没有它,人们就会在事实的海洋里迷失方向!(对不起,原话忘记了,大致意思如此,谁能知道请告诉我,多谢)”,同样,中医系统论研究的价值也不在于直接的去指导临床,或者从中直接演变出“中医理论的飞跃”,这是不可能的,哲学思考的价值更多的在于启迪、指路,具体医学的规律必须到人健康与疾病的客观实际中去寻找,不可能从头脑里空想出来,中医系统论没有走上系统医学这一步,停留于哲学的探讨,这是它的不足,我们中医学研究者应该把这些哲学的研究成果贯彻到医学科学的研究中去,发展系统论指导下的医学研究,把中医所发现的人健康与疾病的系统规律进一步深化细化,或者发现新的系统规律,等那些规律发现出来,实用价值就大了!我说过:系统医学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现在的能力当然有限,但是它的潜力却是非常大的,难道因为婴儿目前“实用价值不大”就随便抛弃,让其“寿终正寝”么!!
二、张君说: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只有从中医理论体系自身将目前所存在的理论概念模糊不清,理论之间缺乏严密逻辑关系等问题作出合理、圆满地解决之后,中医现代研究才会有所作为。在此之前,一厢情愿地引进大量没有相当的知识准备和理论素养又难以掌握和理解的(系统论)概念和范畴来解释它们,也许出发点是好的,结果却事与愿违,有可能导致更大的混乱,使中医的概念和范畴变得更加难以理解和把握。”
点评:张君的反思似乎有道理,其实却是单相思——一厢情愿的想法,没有系统论的介入,“中医理论体系自身所存在的概念模糊不清、理论之间缺乏严密逻辑联系”的问题如何能够“作出合理、圆满地解决”?靠您的啃旧书本的功夫么?靠您的“胃是吸收水谷精微的主要部位”的引经据典的宏论么?!呵呵!完全不顾事实,梦想从书本中找出中医理论的原汁原味来,真是可笑啊!就算您啃书本啃过了张景岳、赵献可诸位先辈,不一样要三焦、命门的争个不亦乐乎么?按您的做法,中医理论“合理、圆满地解决”恐怕不知要到猴年马月了,也许只有等着西医来“合理、圆满地解决”也未可知。
理论归根结底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古人对生命和疾病现象的考察,古人在比较低的实践条件下,能创造出这样辉煌的理论,和古人整体动态的系统认识方法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古人的理论有很多不准确、甚至牵强附会、迷信的地方,这一点不应该否认。目前中医理论还保持着这种前科学的形态,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把它现代化、规范化是当务之急。可是中医理论鱼蛇混杂,哪些是对的,哪些不对,怎么分辨?是靠引经据典么?!那经典也有不对、不足的地方啊!还是要归到临床健康与疾病现象的考察上来,这才是中医的理论之本,要用整体动态联系的系统论方法研究人健康与疾病的系统规律,资料积累多了,中医理论自然而然就实现了现代化,自然而然就达到了规范和精细的要求,而不必整天抱着阴阳、五行这些古朴的形式不放,甚至要以显微镜找阴阳五行的实质,根本就是乱弹琴!没有系统论,被西医牵着鼻子走,把洋人扔下的破烂当作宝贝,能研究出个啥呀!中医的理论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深入挖掘、广泛继承是应该的,可是掉进书袋里出不来就不对了!
如果你真得懂系统论,系统论一点都不难,只要紧紧地把握住“整体、动态、层次、联系”这几个字就够了,中医的方法中有很多系统论的东西,只是变换了一下说法而已,当然,系统论主要是提供一种方法或者说看问题的角度,而不是把这些概念拉郎配式的套在中医的概念上,那样的结果也可能适得其反。
三、张君说:“中医系统论研究难以推动中医的创新与发展,必须从中医理论自身寻找与当代科学相结合的切入点和可以影响和带动全局的突破口。”
点评:“从中医理论自身寻找与当代科学相结合的切入点和可以影响和带动全局的突破口”可以呀!阴阳、气血、经络、辩证……,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你找哪一个?!没有系统论,你只能盲人骑瞎马,碰运气,恐怕就是摸着真理的鼻子了自己也还不知道呢?!到了悬崖往下闯,“壮烈”了都不知怎么“壮烈”的,呵呵!
中医系统论就是中医现代化迷途的一剂清醒剂,读了中医系统论,恰似盲人重安了一双慧眼,溺水的人看见了救援的木棒,它驱散的是迷雾,带来的是光明。
而我在这依稀的晨雾中所看到的就是“营卫学说”四个字!
四、总结:
综上所述,张君论述的问题症结主要出在他不明白中医系统论的哲学探讨和系统论指导下的医学科学研究的区别,割裂了系统论和中医研究方法的内在联系,以为抛开系统论的方法,抛开医学实践的事实,就可以从书本、经典理论的论述中重建中医理论的根本,建立所谓“绝对不会有任何不是中医传统理论体系所没有的东西”的“新”体系,这其实是开历史的倒车,这条盲目排外,作茧自缚的路才是真正的“此路不通”啊!呵呵!
2
发表于 2004-10-14 21:24:39 | 只看该作者

驳“关于中医系统论研究思路的反思”

这个帖子的浏览率还是挺高的,本来我已经不想与“王”纠缠这个无聊的问题了。但看到网友们都不发表意见,姑且改变初衷。
但我已经老了,不会象其他网友那样能够将自己所需要引用的部分直接引用,只好用笨办法。如果哪位网友教给我如何随心所欲地引用别人帖子的一部分,我将不胜感激之至。
读了“王”的反驳文章,感觉其核心内容是:
“中医的方法中有很多系统论的东西,只是变换了一下说法而已,当然,系统论主要是提供一种方法或者说看问题的角度,而不是把这些概念拉郎配式的套在中医的概念上,那样的结果也可能适得其反。”
我也记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说过:从古希腊哲学那里,我们可以找出当今流行的各种最新哲学观点的胚胎和萌芽(大意如此,应该不会有大错)。而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正好也有一句关于“系统论”的名言:“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综合”。中国哲学也是如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中医学,也同样如此。“中医的方法中有很多系统论的东西,只是变换了一下说法而已”,即是说中医理论中蕴涵有“系统论”的胚胎、萌芽,但我要提醒的是:假如有一天又出现了比“系统论”更先进的“优统论”,那些善于发挥、比附的学者,同样也可以说“中医的方法中有很多优统论的东西,只是变换了一下说法而已”。
“王”氏又说:“当然,系统论主要是提供一种方法或者说看问题的角度,而不是把这些概念拉郎配式的套在中医的概念上,那样的结果也可能适得其反。”,究竟“中医系统论”研究者有没有通过这种方式来建立自己所谓的新体系,我相信只要是读过有关著作的人,自然会得出一个公正的判断。
3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4 23:47:08 | 只看该作者

驳“关于中医系统论研究思路的反思”


“中医的方法中有很多系统论的东西,只是变换了一下说法而已”只是强调中医和系统论方法的共同点,两者有相通之处,易于相互理解,并非发挥、比附的意思,这从上下文里很容易看出来,为什么你要在这里歪曲呢?!
中医的方法中是有系统论的东西,说它“胚胎”也好,“萌芽”也好,终归是有吧,中医系统论已经把这些阐发的很详细了,也没有对中医古代的系统方法水平做过高的评价,然而中医理论的价值并不在于这些方法,而是在于用这些方法所建构的理论,所发现的规律,这是现代系统论里所没有的,也是现代西医理论里所没有的。这些规律才是更应该我们继承和发展的,中医系统论没有做到这一点,这只能说是做得不够,应该进一步深化下去,把古人所发现的这些属于人体系统的科学规律进一步阐明,怎么能依此而推断做的不对,不要再做下去呢?!
4
发表于 2004-10-15 00:31:25 | 只看该作者

驳“关于中医系统论研究思路的反思”

下面引用由王不留行2004/10/14 11:47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的方法中有很多系统论的东西,只是变换了一下说法而已”只是强调中医和系统论方法的共同点,两者有相通之处,易于相互理解,并非发挥、比附的意思,这从上下文里很容易看出来,为什么你要在这里歪曲呢?! ...
这一段的核心观点是:“中医理论的价值并不在于这些方法,而是在于用这些方法所建构的理论,所发现的规律,这是现代系统论里所没有的,也是现代西医理论里所没有的。”
让我们看看《中医系统论导论》中的目录即可知道王氏前半句所说“现代系统论里所没有的”到底是不是?该书目录有“系统论的雏形”、“人的整体性”、“疾病的整体性”、“中药方剂的整体性”、“治疗中的整体调节”“治疗中的矛盾调节”……这些是不是与“系统论”比附来的呢?系统论里有没有呢?
至于说“也是现代西医理论所没有的”,恐怕王氏混淆了“近代西医学”与“现代西医”两个概念。如果说“近代西医”没有“系统论”,那还大致无误,而如果说“现代西医理论没有系统论”可就是无知了。在这里我想引用别人已经得出的结论来作一回答。
“无论是将古代中医学与古希腊罗马医学相比,或是将今天的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比,那种认为中医学独特之处在于它具有整体观念的说法都是很难成立的。”因为“古希腊罗马医学具备着同样朴素初级的整体观,近代机械唯物论亦不排斥‘人是整体’这一观念,而现代医学正在发展着科学辩证的整体观,不能认为‘整体观’是中医学所独具的。”(何裕民)
“中医界普遍认为中医学在思维方法上具有整体系统性,这优越于以还原论为特征的西医学分析方法。这种静态的认识无视了西医学在方法上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二次大的变革,即由科学的以理性认识为特征的还原论代替原始朴素的直观方法和由科学的以辩证认识为特征的构成论的建立,正在克服还原论的机械唯物论缺陷。”
(图娅)
5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5 06:41:13 | 只看该作者

驳“关于中医系统论研究思路的反思”

下面引用由张仲景2004/10/15 00:31am 发表的内容:
这一段的核心观点是:“中医理论的价值并不在于这些方法,而是在于用这些方法所建构的理论,所发现的规律,这是现代系统论里所没有的,也是现代西医理论里所没有的。”
让我们看看《中医系统论导论》中的目录即 ...
你根本就没看明白我说的话,怎么就在那里大放厥词,“这是现代系统论里所没有的,也是现代西医理论里所没有的”这句话的主语“这”指的是什么,是中医的“系统论”么?!看你的文章,你的语文水平不至于这么差吧,怎么总是歪曲别人的话,害得我还得在这儿给你分析语法,上小学课。
这句话的主语是“中医用这些整体动态的系统论方法所建构的理论和规律”,这些理论不属于哲学探讨的范围,而是医学研究的范畴,不要说西医也懂系统论,也有整体观,更不要说“中医学在思维方法上具有整体系统性,这优越于以还原论为特征的西医学分析方法”,(何来优越?只不过各得其所而已),但它医学的理论架构是以细胞和基因为基础的还原医学,中医所发现的这些规律在它研究的视野之外,现在的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是把系统论的方法贯彻到医学研究中去,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

6
匿名  发表于 2004-10-17 11:05:54

驳“关于中医系统论研究思路的反思”

  支持张仲景,反对王不留行.
  用系统论来诠释中医,是说给不懂中医的人听的,
也是一种"中医西化",是企图用西方那一套东西
来翻译和解释中医.问题是,中医需要它来翻译,解释
吗?两个不懂系统论的中医之间,就不能用中医的术语
思路来对话了吗?
  西方"主客二分"的那一套东西,是有其固有缺陷
的:它企图对各种概念都进行明确的定义,而这是不可能
的.
7
匿名  发表于 2004-10-17 11:17:24

驳“关于中医系统论研究思路的反思”

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7 13:56 , Processed in 0.0530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