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中医应选择的路-回复飞来石先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2 16: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溪流在 2005/06/03 04:43am 第 3 次编辑]

看了飞来石先生的帖子,感觉到先生对于阴阳的概念是混乱不清的。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它正确的指导了中医的理论发展。成为中医的灵魂。
没有阴阳理论的指导,中医就得不到今天的发展。中医与其他的地域的原始的医学几乎同时的起步,但是, 其他的医学相继消亡了。 而中医不单存留下来,而且还很有作为,有很大一部份归功于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
哲学对于其他各种科学,是有指导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从这个理论意义上来说,中医学对中国哲学的依赖,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而非什么“本末倒置”。
阴阳的概念, 确实比较复杂。但是, 不能因其复杂, 就轻易的否定其正确性。
阴阳的概念, 在开始形成的时候,确实是具体的,个别的, 物质的。但是,永远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就不是哲学了。阴阳学说从具体中逐步走向抽象,从个别中走向一般。正是阴阳理论学说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也就是说, 阴阳从具体的事物中走出来,逐步发展成为抽象的概念。从具体的事物中抛开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因而不再专指某一具体的事物,而成为事物分类的属性, 成为相互关联的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复杂关系的阐述学说。
目前诠释阴阳的概念,认为主要是抽象的,但是也有具体的成分。
鉴于大千世界是复杂的,解释它的理论复杂一点不奇怪。
说阴与阳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是不准确的。阴阳之间除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外,对对象的性质,是有确定性的。不可以互换。而矛盾的概念则无确定性,对对象的性质没有任何的限定。这正是阴阳概念和矛盾概念的区别。
在同一层面上,阴阳对于事物的属性有质的规定,例如对于水火的属性来说,水为阴, 火为阳,这是确定不变的。界线是分明的。
具体说为什么水中还能分为阴阳, 火中还能分成阴阳。我认为这能正是阴阳学说看事物的高明之处。是一分为二的具体应用。
作者认为“老的路子已经走到尽头了。所以我们只有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学,改造中医学才是中医学的发展与生存的路”。
我认为此大谬矣!
你说“整体观念是不可变动的根,不但是医学的,也是研究其他一切的根。”说得很对。这个“整体观念”正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华。你夸的正是点子。
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正是以整体的观念看待事物,认为非此不能总揽事物的全貌。而西方的主流科学正是抛去了整体的观念。以还原论的角度来分析和看待世界。总是把复杂的事物分解成基本单元来研究。这恰恰会忽视和丢弃单元之间的复杂的联系。把复杂的事物看走了样。
以中药的研究为例,西医搞了许多的单味中药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也出了很多的“成果”。例如丹参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这正是“单元性”研究的体现。中药主要的作用在复方, 精华在复方。如果丢弃了复方的探索。何谈什么中药的研究?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
当然, 复方的研究难度也要大得多。但是,这才是研究中药的正路。

其实, 最早动摇还原论基础的,正是现代科技的最前沿“量子论”。正是量子论的研究表明“世界是一个非机械的,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还原)的世界。物质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著名的英国残疾科学家霍金,曾经是大统一理论的积极的探索者,然而,2002年在北京的国际弦理论会议上,他说他以前坚信能建立一个单一的能描述整个宇宙的理论,现在他的想法变了,世界是多元化的,生物具有多样性,人类文化具有多元性,宇宙也应该是多层次和复杂的,因而不可能用单一的还原论描述它。
世界是多元的, 文化是多元的, 科学也是多元的。中医没有必要归入西医还原论的巢臼。那是一条灭亡中医之路。
想用还原论来“解释”和“发展”中医吗。那你真正的判了中医的死刑。这样做还不如把它直接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想改革和发展中医想法是好的,但是如果下的刀子不对, “医生”也会变成“屠夫”。
2
发表于 2005-6-9 13:04:2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应选择的路-回复飞来石先生

同意楼主所说
3
发表于 2005-12-11 05:55: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应选择的路-回复飞来石先生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3>医学哲学</a>转移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6 19:22 , Processed in 0.0628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