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论证候空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2-16 00:3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证候空间
陈伟
(四川省达县碑庙区卫生院   达县   635029)
在辨证中必须处理证候相互性—量的断—续关系及集合形式,根据其中蕴含着距离的数学空间思想,我们把它称为证候空间,这一提法使我们在古今和东西方科学之间达到共识。张仲景的历史性贡献就在于他第一次以六经形式体现了这一思想,后世诸医家也根据这一基本精神创立其他辨证体系,以界定证候性—量关系,规范证候断—续及演变形式。但至目前为止,各种辨证体系仍相当不完善,与临床日趋辨证精详的要求不相适应,有碍于证候的规范化处理和统一辨证的趋势。为此,国内很多学者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笔者根据八纲是辨证的总纲,其中蕴含着能包容所有证候这一思想,以及每一纲的独立含义和对应的一纲又组合成新的意义,六变的含义、二纲的含义等构成了对证候的刻划,是证候内涵的规范标准,并根据八纲中的希尔伯特空间思想认为任一证候实际上都是不自觉地在病位表—里、病性寒—热、病势虚—实、证候空间阴—阳这四条标准的八个变量系统中取某几值域构成。这是因为八纲是从千变万化的疾病现象中抽象出来的疾病本质特征,因而能够构成对反映疾病本质特征的证候进行刻划。并进一步将八纲推演为八爻以八卦形式排列组合成一符号系统,谓之证象形式系统,旨在成为刻划和标示临床证候的所有可能状态的参照系,较六经等辨证体系更为精详。由于证象的每一爻都受八纲的约定,临床证候也因四诊八纲等辨识而来,所以证象和证候就有确定的含义而存在着相对的对应关系,它既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冲突,又统一了辨证体系中的分立局面,统一的基础则是八纲既能包含外感中的伤寒和温病证候,又能包容杂病中的脏腑、气血辨证。这样,我们在讨论复杂疾病的证候演变时就能出入外感和杂病证域而左右逢源。当我们根据证象形式系统阴阳性量的差异性质并以三维空间的外部分布外感证侯,杂病证候则分布在这个空间的内部,这使我们在分析疾病状态时像战争中的沙盘作业一样有据可循,其如传统的立象以尽意方法。与“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知道者,法于阴阳,和手术数”等中医基本思想一致。我们还可在八纲的基础上增加病因内因—外因二纲以成十纲辨证,把病因从病性中分离出来,改审证求因为组因为证,即通过增加刻划证候的宏观参数来使证象更加逼近证候的真实状态,同时在微观辨证领域增加微观参数使辨证精确的概率增加,减少无证可辨之虑,把一些没有宏观显现的隐性疾病状态也纳入辨证范畴,从而有可能使证候(关于机体正邪抗争的状态、趋势和规范认识)和疾病(在一定时空域内有内在联系的一个病理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使我们对病和证的认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证候空间是介于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科学的一种过渡形式,其产生必然受制于操纵这个知识体系的科学共同体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其中既有东方传统文化的根子也有现代科学的苗子,它们都是人类理性思维的成果,尽管形式很是不同,但是它们同样都能被受不同文化背景训练的人们所理解和应用,随着东西方文化汇合的深入发展,它们将相互为用而互补或水乳交融而成为现代世界文化的一部份。
2
发表于 2005-12-11 06:24:5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论证候空间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23>医学哲学</a>转移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6 19:56 , Processed in 0.04867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