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在医药行业的发展形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11 17:2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医药行业形势:
    在“2007年这一年当中全国医药行业发生了43起并购,总计涉及金额34亿元人民币。2008年并购将更加频繁更加活跃,主要趋势是资源的重新整合,以及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趋势的引导。08年整体政策环境会比较稳定,在有了06年的经验和教训后,政策出台更加慎重。”当百度正式对外就虚假医药信息竞价事件发布声明,称有部分网站利用竞价排名服务推广其网站上的虚假医药信息,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将不久的将来因此,对一些医药行业的网站将加大力度合理化规范化。
    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明德介绍,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当中非常小的一个行业,在过去30年中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超过了所有全口径工业经济的平均年销售递增幅度的4.4个百分点,并连续高速发展了20年。98年到2003年这五年,报告统计显示,医药工业的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出口连续五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是医药行业发展最好的五年,稳定、快速、健康、向上。
    然而,接下来的04年到07是医药行业倍感压力的三年,这三年中企业利润增幅急遽下降,政策环境问题导致整体六千家医药企业共同面临发展困境。
    由于政策的不完善,以及各种政策的频繁出台,企业的应对能力不够,受到了很大冲击和影响。
    然而08年医药行业形势向好,目前的种种迹象及数据表明,医药行业的发展劣势在2007年开始已有所改善,行业整体形势向好,这种好形势不仅仅是合资企业、三资企业的好形势,而是覆盖全国医药企业的。
另外从一些上市公司的的一些数据表分析,表现出来的情况也是一致的,07年9月前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增幅和利润增幅都比行业平均数字要高。就目前所有工业门类中只有四个工业实现利润总额的增幅超过50%,分别是石油、化工、煤炭、医药。

一些业界人士指出:
   医药行业回暖原因与机遇
    1、医改拉动内需
    今年医药行业形势向好的一个原因是由于改革的拉动,即从06年开始的新农合和社区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这两项工作的陆续展开,政府的投入拉动医疗和药品消费的增长从客观上促进了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
    医改对医药行业的拉动不可小视。现代的居民收入从来没有像去年那么高,以往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一般增长幅度大概在4%左右,去年达到了9.5%,城市人口扣除价格因素后增长了12.2%。这些钱必然用于各种消费,药品消费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  医改给医药的市场带来很大的推动,据推算大概超过1600亿左右。按照国务院公布的数字做基数,可以推算出农村市场扩容增加800亿,如果按70%买药30%做医疗来计算,那么药品市场就有超过500亿的份额。在城市内按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1400元的政府补助标准计算,即便打对折,总计也可以增加八百多个亿的药品销售。而实际上远不止这么多。1600亿对药品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内需增长。
    2、政策环境改善
    药品监督管理在2007这一年中非常严格,各种抽查,特别是一些产品的专项检查为遵纪守法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平等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于产业的健康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其它的政策环境也有所改善,比如频繁降价的措施在去年的下半年很少出现或者没有出现,而代之以更多的调查研究,出台政策更加谨慎,政策制订更加科学。这种政策环境的改善给医药行业带来了正面的促进。
    3、资本市场活跃
    于明德称认为,“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觉到,想投资医药企业的资金这么多,积极程度超过历史所有的时期,包括内资和外资。”
    当前医药领域里的研发外包与转移生产的情况非常普遍,包括化学外包、生物外包、临床外包等各个领域,已经不再是一种星星之火了。于明德认为,如果有企业可以在09年末以前优先拿到认证,定单会像雪片一样涌来。因为整个全球医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国际上的大型药企需要把自己的非核心业务向中国、印度等国家转移,这是市场规律推动的主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同时,制剂出口渐成气侯。美国、欧盟、日本这三个市场的消费总量占世界消费总量的88%,然而这88%的市场过去并没有中国药品制剂的份额,只有中国原料药。据于明德介绍,“现在国内大概有四五十家企业在做FDA认证、欧盟认证和日本厚生省认证的准备工作,预计2009年下半年会有一个高潮,会有多个产品,十几家甚至二十几家企业通过这三个地区的政府认证,把中国的制剂推向主流市场,这将2009年下半年的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另外,近期外资活跃的一个特别大的变化发生在流通行业,过去外资在生产方面的积极性很高,而最近的变化是流通方面也得到了外资的青睐。在流通方面,无论日本灵前与上海药品股份的合资,还是阿兰布斯和广州医药的合资,还是九州通的私募,同济堂的私募,海王星辰的合资都是外资企业对流通行业积极性高涨的证据,说明外资已经看到了流通行业的价值,并在积极地进入,趋势迅猛。http://www.yycl.net医药[html] [/html][color=#00FFF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12 10:51 , Processed in 0.0499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