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3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基因“说”了也不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4-18 18:1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说基因能改变人的思想、性格、面貌,基因工程师甚至被称为生物魔术师。但实际上基因并不是那根唯一说了算的指挥棒,不要说改变思想、性格,就连改变面貌它说了也不算!
基因“说”了也不算?

■唐韧
--------------------------------------------------------------------------------

  基因现在是多么神奇的东西,仿佛已是“高科技”的同义词或代名词。央视播的动画片《太阳之子》中,基因成了妖魔和神仙争夺的宝物,动画人物甚至(告诉小观众)说“基因能改变人的思想、性格、面貌”!许多科普读物中,基因工程师被称为生物魔术师,仿佛他们魔杖一挥,癞蛤蟆不难变天鹅,甚至植物变动物也是小菜儿,
只要能设计好基因蓝图,一切都将自动执行,甭管谁都可以摇身变成爱因斯坦或王嫱西施。这种描述反映了发现可破译的DNA生物遗传编码时,人们如同阿里巴巴得知了“芝麻开门”咒语一样的那种兴奋感。
  但是,种种事实表明,基因并不是那根唯一说了算的指挥棒,不要说改变思想、性格,就连改变面貌它说了也不算!
  一个早期的基因实验中,科学家成功地把产生红色的基因植入了矮牵牛花种子,种子生长的每一步都吻合计划,可是突然,气温上升到华氏90度,这片红花一下就不可解释地变成了白色!([美]迈克尔·波伦《植物的欲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1月出版,下同)对这“不可解释”的事件,作者问:“这样的事情……难道不多多少少动摇着一个人对基因决定论的信心?”(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基因决定论”的提法)
  迈克尔·波伦接二连三地举出最近的事:在几十个农场里,有抗除草剂基因的棉花,一喷了除草剂棉蕾就落了下来;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大豆,产量比原先未加抗除草剂基因的品种不可解释的低;有某种杆菌基因的玉米,产量倒是可以,但是比普通的玉米难发酵,要用更长的时间嚼烂,牛也不大爱吃……
  这么说,人为地在一个有机体的基因里插进一个原本不属于它的基因片断,“决不像把一张软件插到一台电脑里那样简单。”
  他就此请教哈佛大学的遗传学家里查德·利温汀,后者回答道:软件和电脑的比喻仅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看是对的;如从生物学角度看则是蹩脚的。这种比喻暗示着把一个程序输入一台机器,就会得到预期结果。“但是基因组却非常复杂。如果我的电脑像一个有机体一样(在解读它的DNA上)犯那么多错误,我就会把它扔了。”
  不妨说,我们目前的基因控制梦正是立足于这个蹩脚的“电脑比喻”。
  里查德·利温汀又如是说:“一个生态系统,你总是可以在它里面进行干预,并改变一些东西的;但是,你没有办法知道底下潜藏的效应会是什么,它会怎样影响到更大的环境。有机体并不只是装着蛋白质的口袋。我们对于有机体怎样由其蛋白质发展而来只有这样一种可怜的理解,所以,如果我们不是受到一个又一个猛烈的打击,我倒是会觉得奇怪的。”
  瞧,令我们欣喜若狂的辉煌基因理论,还只是“可怜的理解”,根本还处于“初级阶段”呢!这将让我们企盼的基因研究美梦大大落空。当我们在兴高采烈地编着各种基因神话的时候,科学家们皱着眉头默默无言地搜寻着蛋白质发展为有机体的其他秘密,它们隐藏在有机体解读它的DNA时所“犯”的那些令人费解的“错误”中。
  一位业内学人告诉我,基因事实上决定的只是各种酶和结构蛋白的序列。如果它们是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的工具和原材料,谁又是那位生命建筑师呢?是什么力量在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最终完成整个生命建筑的?可以追问,太空搭载为什么能改变了种子的基因排序?是温度还是压力还是其他因素?还是外源力与内源力综合的作用?其随机性有多大?果子狸存在许多年了,SARS病毒是由于什么因素的刺激发生2003年那种变异的?禽流感在什么条件下,怎样产生传染给人的基因变异?若只能无助地预测“可能会变异”,无法解释它为什么会变异,“亡羊补牢”之举,未必都能“未为晚矣”。再比如,从一堆单克隆植物体细胞中分化出生殖细胞,能观察到它从有丝分裂转向减数分裂(这是所有生殖行为的起点),人们都相信它是由基因调控的,也有很多人找出了各种在其间起作用的基因,可从完全没有差异的细胞进入形态功能分化的起始,到底是什么在“命令”基因开始动作?课本给出了叫做“位置效应”的解释:假定有某种“形态决定因子”,它在处于不同位置的细胞中有不同的“浓度梯度”,是它决定了各种生化反应的状态,最终导致了细胞分化。但迄今为止谁也没发现可以和这种假设因子对得上号的基因产物,更不能解释什么因素决定了不同的浓度梯度的形成。
  是啊,生命“听”基因的,基因“听”谁的呢?
  女儿学生物物理,她的美国教授在做这样的项目:当海藻受到的压力加大时,它会长得瘦小,但是随着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理论上,它又会长得比正常压力肥胖了。这个理论是否正确?这个临界压力值是多少?这个项目甚至得不到国家资助,但是自筹资金也在做。当女儿怀疑“它有什么用”时,我用文科脑袋猜想,它可能有点儿用:也许能找到“有机体口袋”里的别的东西。至少,假定太空搭载的种子发生基因变异是压力所致,那在人造太空舱环境下,同样可以人造这样的基因变异,就省去上天跑一趟的麻烦。
  对“有机体口袋”里装着什么,咱们可不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三吗!把基因排序当作解决一切问题的公式,这种盲目乐观的态度很像那个朝鲜民间故事里的人,刚刚从神仙那里得知人怎样变成鸟,还没问清楚怎样再变回人,就喊着“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永远地变成鸟飞走了。固守基因决定论的认识,并只以它排列的结果作为理解生命现象的依据,我们将无法招架里查德·利温汀所说的“一个又一个猛烈的打击”。
  破译基因排序是伟大的一步,但是不做基因决定论者,继续在实验室里追问生命真理的那些人们,同样是支撑生命科学前进的脊梁。

--------------------------------------------------------------------------------

2
 楼主| 发表于 2004-4-18 18:25:5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基因“说”了也不算?

曾几何一时,在一些报刊上,基因方面的知识几乎又成了中医现代化方面的热门话题,也总是有这样一些人不埋头钻研中医学,不考虑中医学的特征而一味的把发展中医学的命运寄托在其它前沿学科上,其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而在这方面反不如外行能辩证的看待这一类问题。
3
发表于 2004-4-18 20:49:2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基因“说”了也不算?

下面引用由东方医学2004/04/18 06:10pm 发表的内容:
  据说基因能改变人的思想、性格、面貌,基因工程师甚至被称为生物魔术师。但实际上基因并不是那根唯一说了算的指挥棒,不要说改变思想、性格,就连改变面貌它说了也不算!
基因“说”了也不算?
我们不能否定人类对基因的必要探索.但也不能把基因说成是对生物影响唯一的途径.
我们不能忘了,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内因外因两个因素.同时,任何一个事或物,都会有正负两种结果.
早些年,曾经把细胞学吹上了天.后来,又把细菌学奉上圣座.
这一切,在生物的面前,只不过是管中窥豹,略见其中一斑而已.豹子的身上是有无数的斑点,但其中任何一斑点,决不能代表全豹矣.就是这个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5 00:22 , Processed in 0.0493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