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臨証處方用藥的幾點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20 14:4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師古但不泥古
  古人在長期的臨証實踐中,總結出許多方劑劑量關係。如四神丸重用補骨脂以溫腎助陽,重在治本;補陽還五湯重用黃耆,補氣促進血行;生化湯重用八錢當歸,意在活血又能補血;十棗湯重用十枚大棗,著重顧護正氣,以緩解其它藥物的毒性等。如臨証充分利用這些經驗,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也要注意隨機應,在確立主証的基礎上,注意兼証的不同而變換劑型、劑量,靈活用藥,使其充分發揮對証治療的作用。如麻石甘湯具有清熱平喘、宣泄郁熱的作用,若患者高熱明顯,則應在重用石膏的基礎上加栀子、黃苓、金銀花、連翹等;若痰多色黃,可加葶藶子、黃苓、知母等。
2 順應社會環境的變化
  自然界的變化必影響到人的機體,尤其是生態環境變化和人文社會環境變化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如20世紀的濕室效應所帶來的生態災害等。而古方必然有其時代和環境的局美性,臨証用藥必須考慮到這些現實的改變對人體的影響。筆者曾在西北某城市從事醫療工作,20世紀80年代初期發生的秋末冬初咳嗽,因氣候寒冷乾燥,臨証用藥常使用一些發表散寒潤燥止咳的方藥,如杏仁、沙參、紫菀、生薑、細辛,方如止嗽散、杏蘇散等,收效明顯。而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氣候逐漸轉暖,生態環境發生了變化,咳嗽多以溫燥為主,臨証用藥也一改過去辛溫,而用清熱潤燥止嗽的藥物和方劑,如清燥救肺湯等。
3 重視道地藥材的使用
  道地藥材是經過千百年無數醫家臨証實踐而保存下來的,其療效已經肯定。因而注意道地藥材的使用,是提高中藥療效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筆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時曾跟隨一位生藥學家,面試時他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與道地藥材相關。他認為過去張仲景、李時珍用藥治病,處方簡單,藥量很小,療效很好;而現在的中藥治療效果怎麼不明顯呢?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道地藥材;現在人口增多,生態環境破壞嚴重,道地藥材已很難滿足大量使用的需求,非道地葯材的療效遠不如道地藥材。筆者曾經去甘肅的隴南採藥,親身經歷了當地民間醫生用重樓治療刀傷的奇特效果,使我深嘆其止血速度之快和抗感染效果之好。
  關於道地藥材和非道地藥材,結別是種植藥材的質量評價,許多學者已經作了大量的藥理、藥效工作,認識到了道地藥材的價值所在。因此,探討道地藥材和非道地藥材的質量對比,對提高藥材的產量和臨床療效非常重要。
4 重視現代藥學研究的成果
  隨著高科技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對中藥性能的認識也深入到微觀水平。雖然筆者不敢苟同對中藥用西藥的方法就是中藥現代化的觀點,但至少認為它為臨床用藥廣大了視野,補充了應用功效或臨床應用病証,對揭示和探討中藥臨証的機理會有較大的幫助。如青蒿素、黃連素、紫杉醇等。其實藥用功效的扳大,在中藥臨証實踐中早就存在。比如一味丹參功同四物,就是將丹參口四物湯的功效對比得出的結論。這種觀點主要集中在中藥藥性、藥效及臨床應用不斷完善等方面。借助中藥研究的新成果,會使我們更準確、更節約、更科學地使用好現有的藥材資源,發揮最佳的醫療效用和獲取最大的醫療效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6 02:19 , Processed in 0.0520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