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2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诊脉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1 14:3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上工望而知之   下工切而知之
可见切脉自古属四诊中最浅薄的一中诊断方式,为何
属于最简单的这种诊断方式,很少有人能精通此道呢
个人认为:
   
       一    没有高师的指点。抽象的形容在以细心
精确为要的脉诊面前变的乏力,无法作到底气十足,
更何况用于临床。
       二    知识面的浅薄。古人有不为相则为医,
可见医学所涉及到的知识面之广。脏腑的气机阴阳尚且
琢磨不透,何来诊断。很多中医学者一味的追求速成,
真正的博学岂是速成可得。四诊断病都是从临床的很多
个细节环环考虑,节节想扣。在经验丰富到一定高度,
方才敢用一种断法试判,尚且需要另一种诊法互助。
  望而知之谓之圣,自古至今有几人堪称圣人?
我祖上九代行医,自小苦读,A类中医本科院校毕业,
更知中医之精神博大,闲时来此讨教,顺便发表简单看法
望能与有知之士共同学习。
2
发表于 2008-3-3 13:13:24 | 只看该作者

诊脉之我见

怎么不见有实质性的东西呀?正想洗耳恭听呢。
3
 楼主| 发表于 2008-3-3 21:40:23 | 只看该作者

诊脉之我见

  画个轮廓先  实质性的东西也需一个框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有疑问的地方
  可以共同讨论..
4
发表于 2008-3-3 22:47:29 | 只看该作者

诊脉之我见

说的很好,能有这样想法的人非常的少,很高兴在这网站听到了中医未来的说法,我认为,其中是伤寒理论的辨证过细引导学医的朋友走向了一条死胡同,有伤寒必定有风热,这是阴阳关系,它们一个是左寸太阳进寒传导,一个是右手肺经进风热传导,而有的地域温度设宜,产生温热,人的体质因上三种主病,而产生杂病,伤寒病脉没后三种病脉的支承,就成不了气候,这四种病的脉象各有各的层次,传导,走向,伤寒病脉从左寸上半指,传导,风热病从右手下半指,传导,因为寒受阴,太阳是阳,阳向上,阴传阳,风热受阳,肺经受阴,阴在下,阳传阴,温热病是洪散脉,脉在指丫间,而温热病有着连累邻居生病,那就是胆管,心,十二指肠,肺,前列腺,输卵管,杂病脉在指边指中指丫都有,脉是点脉,这样不管他什么病切脉就知道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3 12:10 , Processed in 0.13019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