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赵洪钧临证1000案(8)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29 00:0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淋巴结炎
邻村某女,25岁,2007年11月20日初诊。
约10天前发现右腹股沟部疼痛性肿块并有恶寒,已经在本村输液9天,肿块变小,仍感疼痛。一般情况好。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且有压痛。脉舌象无大异常。处理如下:
连翘20牛子10菊花10红花6怀牛膝15当归10白芍15川芎10乳香4没药4陈皮15茯苓10生甘草5。水煎日一付。
11月27日再诊:已无任何不适,局部仍可触及较大、较硬的淋巴结。继续服上方5日停药。
按:最常见淋巴结炎就象本案这样出现在腹股沟(大腿根),这种淋巴结炎绝大多数是患肢有破伤或其他感染。一般很容易找到最初的感染处,但此案没有找到明显的感染处——天气已冷,没有让患者脱衣服。淋巴结炎是因为细菌随着淋巴回流感染了淋巴结——淋巴结的责任是防止细菌等感染进入血液。故同样的情况还常见于腋窝。也可见于肘窝内侧,但那里的淋巴结较小,有时难发现。颌下和颈部淋巴结炎,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因为这时多注意全身反应,往往忽略颈部的淋巴结肿大。此种感染可以很严重——严重颌下脓肿在旧时是可以致命的,猩红热尤其容易继发此证。
西医治此类感染就是使用抗菌素——最多用青霉素类,大多效果很好。
中医治此证,最高的境界也是求消散于未成脓疡。所用药物的功效大多与抗菌素相同,如连翘、二花、公英、黄连、黄芩、黄柏、鼠粘子(即牛蒡子)、桔梗等。但又不完全一样——一般还要用两味活血理气药,如川芎、白芷、香附、陈皮等。假如感染形势严峻——大红、大肿、大痛、大热,就要改为集中清热解毒,常常还要用一两次大黄攻下。已经成脓,就有外治法。从来不作外科的人,读古书对这一部分很难读懂——必须有人带教学。中医治脓疡最具特色的治法是托里排脓法或内托法——补益气血。不经常处理疮疡的人,也不大会真懂其道理因而不大会用。
由于抗菌素的普遍使用以及群众生活水平和卫生知识大大提高,目前很少见严重疮疡。
此案的西医处理没有错误,但我相信一开始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
拙拟之方不是一味不可少,如怀牛膝、茯苓等可有可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7 08:32 , Processed in 0.0477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