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匮要略》讨论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第15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5 08:1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15条
【原文】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
【词解】 湿家:感受湿邪的病人。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湿病发黄的证候。
【释义】
  病湿之人,由于感受了湿邪,肌表之气不宣,湿阻气滞,故一身尽疼痛。湿为阴邪,本不发热,如湿郁气分,郁久则必发热,湿热郁蒸不解,故“身色如熏黄”也。色如“熏黄”,是黄而晦滞,如烟熏之状,属湿重于热的现象。
2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07:17:21 | 只看该作者
         路老认为,湿做为自然界的六气之一,称为湿气,为滋润万物、生长繁茂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既“湿以润之”。但如果湿气太过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则为湿邪,由湿邪所引起的疾病则称之为湿病。湿分内外,又有清浊寒热之分,因此湿邪为患虽因人而异,但其湿性的特点仍使其湿邪伤人的感邪途径、所伤部位、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发病规律。路老非常重视湿病理论的探讨,曾在其所著的《湿病源流》一文指中出:“整理前人的理论经验,溯本求源,洞悉其脉络,才能承启和促进其研究。”并历经30余年的典籍整理和临床研索,认为湿病理论源于《五十二病方》《内经》《难经》,由仲景开湿病辨证论治之先河,发展于隋唐至金元,日臻成熟于明清 ....

3
 楼主| 发表于 2018-9-21 10:31:28 | 只看该作者
   本条是指湿热黄疸。在《伤寒论》中,温病中,脏腑辨证中,《金匮要略》中都有湿热黄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28 00:34 , Processed in 0.06139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