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一元论?气一元论是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14 16:3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气一元论
     “气一元论”,简称气论,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范畴。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气的运动是物质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中医学用以说明自然、生命、健康和疾病。“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认为,其一,气是物质;其二,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无素),其三,由气的运动变化而形成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关尹子·二柱》说:“先想乎一元之气,具乎一物。”宇宙开始形成时,天地不分,浑然一气,由气的运动变化而生万物。人体始生,源于父母之精气,合而成形,产生人体生命活动。
    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全面汲取并应用“精气学说”的理论,以气为总纲,根据气的分布部位、功能作用的不同,命名了八十余种气,用“气一元论”统一说明自然现象、生理活动、精神意识、病理变化、临床诊断、针药治疗、养生保健等,从而说明了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根源。
     6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编辑气的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中医学全面、系统地应用中国古代哲学家气的学说,阐述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的生命活动、健康与疾病、防治与康复等。
      中医学气的含义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因此,中医学注重气一元论,即强调气的物质性,其体为物质,其用为功能。由于气是极其细微的物质,人们通过气的功能活动和运动变化,才能感知其客观存在,因此,气就具有物质和功能的双重属性,不存在没有功能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功能。
中医学所谓的气,统一在气的本质是物质性的前提和基础上,由于气包含着不同的物质形态,其生成、分布、功能等因之各异,具有多样性,而命名为多种名称:其一,自然之气,如天地之气、阴阳之气、五行之气、四时之气等;其二,人体之气,如元气、精气、神气、宗气、营气、卫气、正气、五脏六腑之气、经络之气等;其三,病邪之气,如六淫之气、疠气、恶 气、毒气等;其四,食药之气,如寒、热、温、凉四气等。人体之气,是指在人体内活力很强的、运行不息的极其细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气是生命的本质
中医学从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物质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认为气也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灵枢·天年》说:“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以母为基,以父为楯。”是说人的生命来源于父母之精气,谓之“先天之气”。气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地合气,命之日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设或人体一刻无气、七日绝谷,则生命危殆。
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长,气衰则老,气散则死。
气的运动变化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中医学将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升降、出入、动静、聚散等。以气的运动升降出入而言,《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来;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气的升降出入,在自然界,体现于天地之气的运动,有生、长、化、收、藏的季节更迭变化;要人体,则通过脏腑功能活动而体现出来,有生、长、壮、老、已的生命活动过程。以气的运动动静而言,《素问·天元纪大论》说:“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朞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天地运行由乎气之动静,“动而不息”,气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静而守位”气的静止则是相对的、暂时的。“动静相召”,天地之气相感;“上下相临”,五行之应天干,自东而西而右迁运行;地气之应十二地支,六十年周而复始。如是,则天地之气动静相感,动中有静,静中寓动,而万物之情,变化之机可见。以气的运动聚散而言,明代王廷相《慎言·乾运》说:“是天地万物不越乎气机聚散而已。”清代医家喻嘉言《医门法律·大气论》说:“天积气耳,地积形耳,人气以成形耳。唯气以成形,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气的运动变化,气散则无形,气聚则有形。人体之气的运动变化,就是气之聚散所表现的生命活动过程。气的运动的动态平衡,则表现为生理状态;气的运动失衡,则表现为病理状态。
    中医学将中国古代哲学的“气化”概念,具体应用于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由于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变化,称为“气化”。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变化,狭义是指精、气、血、津液各种生命物质的新
    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人体生命活动以脏腑功能活动为核心,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因此,用现代语言表述,气化过程就是脏腑功能活动过程、物质转化和能量、信息转化过程。
气的运行变化不息,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气的运动变化停止,则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结。
2
 楼主| 发表于 2015-8-14 16:38:15 | 只看该作者
         以上内容转载自:百度。基本上是现在中医学的看法。
       请大家首先学习一下。
      
3
 楼主| 发表于 2015-8-14 17:14:08 | 只看该作者
       哲学,我是外行,因此,我的帖子基本上是抄书,转载,请谅解。
     请大家踊跃发言,质疑、批评。
4
 楼主| 发表于 2015-8-14 18:20:57 | 只看该作者
      一元论(Monism)是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是本体论的分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中,只有唯物辩证法的一元论才科学地论证和全面地贯彻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
    一元论有两大类: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所有的唯物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实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因而他们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不彻底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不仅在自然观,而且在社会历史观上坚持了完整的和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通俗地讲,一元论是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在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中,只有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才科学地论证和全面地贯彻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
5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06:54:20 | 只看该作者
        哲学中的物质、一元论中的“物质”与现代科学中的“物质”,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
     一元论中的“物质”是与“意识”相对而言的,讲的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而不涉及具体的物质、结构,诸如:原子、分子、细胞、蛋白质、有机物、无机物、宇宙、太阳系……。在一元论中,不牵扯意识与具体物质的关系,意识与物质只是相对立的概念。
6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06:59:55 | 只看该作者
       哲学中的物质与现代科学中的物质,不在一个层次上,哲学中的物质与意识是一对矛盾,在一个系统之内,现代科学中的物质是另外一个系统。
7
 楼主| 发表于 2015-8-15 18:26:39 | 只看该作者
             一谈正事应着寥寥。
      既然没用质疑,中医学中的“气一元论”,就是错误的观念。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取得一致意见,到此结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7 23:09 , Processed in 0.0949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