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雷昌林疑难病症治验:利胆行气愈溃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8 15:5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某,男,36岁,1991年12月9日初诊。

  主诉:胃痛20多年,加重2年。患者自小就有胃病,上小学时就因胃痛多次痛昏过去,病情时轻时重,迁延至今,近2年病情加重,经常胃痛,服药效果不好。

  12月4日在某医院查胃镜报告:“胃底黏液池液体微混,黏膜红白相间,后壁侧有2个直径0.6厘米浅溃疡,胃体黏膜皱壁四壁有10余个0.6~1.0厘米大小浅溃疡,胃角弧形存在有一浅溃疡,胃窦黏膜皱壁柔软,有3个直径0.6~0.8厘米大小浅溃疡,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反光增强。诊断:1.慢性浅表性胃炎;2.胃多发性溃疡,活动期(溃疡20余处)。”

  12月3日B超提示:“于肝右后叶可见二枚直径0.3~0.4厘米大小强光团,后有声影。提示:肝内胆管结石。”12月7日病检:“胃黏膜慢性炎症,伴肠腺化生,液性渗出符合溃疡病变。”患者长期服过多种西药,疗效不理想,遂转求中医。

  刻诊:患者经常胃痛,恶心,伴后背痛、烧心,有时呕吐出黄色苦液,食后上腹胀顶显著,呃逆频频,纳少;面青黄无华,全身困乏无力,消瘦,近四五日未大便。查胃区有广泛明显压痛,右上腹有明显压痛,苔黄腻,脉细弦有力。

  病机与治则:胆气犯胃,气滞血瘀;治宜疏肝利胆,行气活血。

  处方:柴胡12克,黄芩12克,金钱草30克,苍术12克,石膏60克(另包,先煎取汁代水),莪术20克,三棱20克,瓦楞子30克,乌贼骨15克,枳实30克,大黄15克(另包后下)。3剂水煎服,分3次服。停服所有西药。饮食以清淡为主,暂停服肉蛋奶及油腻食品。

  12月11日:前日大便3次,本日2次。自感上腹部疼痛显减,恶心减,呃逆显减,纳增。查胃区压痛减,右上腹压痛显减,苔黄腻,脉细弦。 药已中的,仍以上方主之,3剂,1日3次。

  12月13日:近两日上腹部已无胀痛,面已有红色,纳继增,一般已不恶心,大便1-3次/日,查胃区已无压痛,右上腹压痛继减,苔薄黄腻,脉细弦。仍以上方改大黄为10克,4剂,1日3次。

  12月16日:上腹一直未痛。不恶心,纳大增(约每日1斤),已不烧心,大便每日2~3次、不利;苔薄黄腻,脉细微弦。仍以上方加减主之。

  1992年1月23日:以上方加减服36剂。患者已无不舒,面色红润,饮食正常,体力增强,较前胖,病已康复。1月21日胃镜复查:“胃底黏液池液体清亮,黏膜红白相间,原溃疡病灶消失,胃体胃角正常,胃窦黏膜柔软光滑,蠕动良好,色泽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反光增强。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通过胃镜证实20余处溃疡已全部闭合,仅胃底胃窦部有轻度炎症。

  此后,患者胃一直很好,无不适感,既使春节期间饮食不太注意,也不难受。

  按:综合患者情况,该胃溃疡为胆汁倒流所致。故方以柴胡、黄芩、金钱草、枳实、大黄疏肝利胆,行气通便,以促胆汁下行;苍术、石膏健脾清热;莪术、三棱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瓦楞子、乌贼骨软坚化结,制酸止痛。上药合奏疏肝利胆,行气活血之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5 03:57 , Processed in 0.0503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