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47|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对伤寒论67条的一点疑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17 14:0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朮 甘草各二两,炙,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注解伤寒论》:
  吐下后,里虚,气上逆者,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表虚阳足,起则头眩;脉浮紧,为邪在表,当发汗;脉沉紧,为邪在里,则不可发汗。发汗则外动经络,损伤阳气,阳气外虚,则不能主持诸脉,身为振振摇也,与此汤以和经益阳。
  阳不足者,补之以甘,茯苓、白术,生津液而益阳也。里气逆者,散之以辛,桂枝、甘草,行阳散气。

刘渡舟《伤寒论讲解》
本条论述心脾两虚,水气上冲的证治。(1)“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太阳伤寒,误用吐下,伤心脾之阳,心脾阳虚,水气乘虚上凌于心而成此证。“心下逆满”,指胃脘部有气上冲并伴有胀闷之感。自觉“气上冲胸”时,则多伴有胸闷、心悸、气短等证。心脾阳虚,水气上冲,冒蔽清阳,因致眩晕而不敢转侧起动,此即所谓“起则头眩”,“脉沉紧,”,沉主里病,紧主寒盛,如将紧作弦看,则为水邪不化之象。(2)“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动经”,伤动经脉。“振振”,摇动不定的样子,上述心脾阳虚,水气上冲之证,若误用汗法,则伤动经脉阳气,经脉失阳气之温养,水邪进而侵犯,则见身体振战欲仆之证。这已和肾阳不足,水邪泛滥之真武汤证的“身瞤动,振振欲擗地”之证相类似,乃是水气加重之象。(3)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本方是以茯苓、桂枝为主要药物的五类方剂(苓桂剂群)的代表方。主中茯苓、白术合而用之体无完肤手利水,桂枝、甘草合而用之温补心阳。且桂枝又可降逆平冲,茯苓淡渗而利水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所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以及本条方后注有药后“小便则利”一语,从而可知本方有明显利尿作用。推论本证亦当有小便不利。

问题:从上面的注解来看:心脾阳不足及里有水气不化,可以明确了,但是为什么仲师不用干姜温中阳??


2
发表于 2005-5-17 14:09:06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伤寒论67条的一点疑问

下面引用由杏林观秋2005/05/17 02:04pm 发表的内容:
问题:从上面的注解来看:心脾阳不足及里有水气不化,可以明确了,但是为什么仲师不用干姜温中阳??
呵呵,问的好!
3
发表于 2005-5-17 14:23:59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伤寒论67条的一点疑问

这条也是和真武汤的鉴别之处,咋一看,很像真武汤~~~~
4
发表于 2005-5-17 14:29:5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伤寒论67条的一点疑问

这个问题,在历代伤寒大家注解《伤寒论》的时候,都没能解释这个问题,大家可以随便参阅。
就像五苓散也是如此。
都在解释,都没能解释清楚。
呵呵,我先喝点茶.....
5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14:33:3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伤寒论67条的一点疑问

呵呵,五先生来了——这个问题有解决的时候了!
我也喝点茶,等你噶!
6
发表于 2005-5-17 14:50:2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伤寒论67条的一点疑问

误用汗法,则伤动经脉阳气,经脉失阳气之温养,水邪进而侵犯,则见身体振战。
          水邪犯经而非犯脏。干姜温里,守中;桂枝逆满,温经;故用桂枝。
7
发表于 2005-5-17 14:58:14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伤寒论67条的一点疑问

下面引用由杏林箫客2005/05/17 02:50pm 发表的内容:
水邪犯经而非犯脏。
知其要者,一言了终!
楼主看到杏林箫客说的这句话没有?
8
发表于 2005-5-17 14:59:18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伤寒论67条的一点疑问

这也正是和真武汤的鉴别之处。
9
发表于 2005-5-17 15:37:07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伤寒论67条的一点疑问

下面引用由杏林观秋2005/05/17 02:04pm 发表的内容:
脉沉紧
脉沉紧最值得玩味。
好象是应该偏浮才对。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18:51:32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对伤寒论67条的一点疑问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5/05/17 03:37pm 发表的内容:
脉沉紧最值得玩味。
好象是应该偏浮才对。
先生是说这里脉沉紧是“误”??
然,如果脉的确沉紧,该如何解之??(呵呵,我相信原文无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5 11:11 , Processed in 0.1304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