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舒肝与柔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4 15:3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某,女,37岁,2005年3月初诊。

  主诉:脘腹胀满连及胁肋10余日。患者症状每于食后加剧,伴有嗳腐,胃钠少,嘈杂吞酸,口干口苦,不欲饮水。大便干结,2~3日1次。笔者初诊为肠胃食滞。投以保和丸加鸡内金、青皮、大黄之属。药后大便得畅,但腹胀、胁肋疼痛未解。进一步追问病史,知其情绪急躁,情急时病情加重,得嗳气与矢气则胀减。查舌红苔白、脉弦。

  患者一派肝郁脾虚之象,实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经云:“木郁达之。”故以舒肝气、和脾胃,肝脾同治,以四逆散加减。

  组方:柴胡6克,炒白芍12克,枳实9克,陈皮9克,青皮9克,乌药9克,沉香5克,砂仁6克,木香5克,佛手10克,郁金9克,甘草5克。3剂,水煎服。

  患者服药后,脘腹胀痛稍有好转,大便正常,继以原方加减,前后进退服药15剂,腹胀终未除。笔者思,此案肝木乘土,法宗舒肝和胃,以四逆散增损,理论也未不合,何故初有小效而终不效?

  一日患者复诊,适逢家父在侧,即请教之。父祥察症情,问其胎产病史,知其产育五胎,且有阴血不足之象。以养血柔肝立方。

  组方:生地18克,熟地12克,枸杞子12克,麦冬10克,北沙参9克,炒白芍12克,川楝子9克,枳实6克,栀子9克,黄连3克,甘草3克。3剂,水煎服。

  患者药后胀消痛止。前方加炒麦芽、神曲、鸡内金,继服3剂。精神好转,一如常态,病愈。

  按:患者产育过多,阴血暗伤,加以情绪易于急躁,肝阴易伤。肝阴虚,必致肝火偏旺,故患者有肝郁脾虚之象,其实质是肝阴不足之故。然治肝须用补,补肝须柔润。大剂滋补,则津液充而木自柔,滋其水而涵其木。

  故以生地、熟地、麦冬、沙参以滋阴益液;入山栀、黄连,意在清泄肝胆。由于肝体得柔,肝郁得疏,肝火得泄,可谓药症相对,故病得愈。

  总结此案时,家父说;“该病案一是食胀,治以消导;二是气胀,治以疏肝,用香燥之品。须知理气应防伤阴之理。阴伤而腹胀反增。关于患者有口干、口苦之肝火症,实则水亏是本,火炎为标。火曰炎上,炎上作苦。实乃因肝胆脏腑相连,表里相通,肝火上炎,鼓动胆汁上溢,则有口苦之象也。”(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4 18:05 , Processed in 0.04525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