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暖宫止痛温经散治痛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8 23:2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痛经是指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或痛及腰骶,并随月经周期而发者,该病是以经期前后小腹部疼痛为临床特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尤其以青春期女性多见,给女性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如何愉快而健康地度过月经生理期,对女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认为,痛经是由起居不慎、情志所伤或外邪等引起,并与本人体质、经期及经期前后特殊的生理环境有一定关系,这个时期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气血运行不畅,经血运行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而疼痛,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暖宫止痛温经散治痛经有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药物组成:当归30克,红花20克,吴茱萸30克,荜澄茄25克,小茴香15克,艾叶20克,刘寄奴18克,五灵脂25克,元胡21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细辛12克,干姜18克。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细面,备用。

    用法:取上药与黄酒和醋适量炒热,纱布裹好,敷于脐及小腹,月经前2~3天开始敷用,直到本次月经结束。连续治疗4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热敷40分钟即可见效。

    功用:温经散寒,活血止痛,调经理气。

    方解:方中当归、红花养血活血。荜澄茄散寒逐冷、暖肾胞。吴茱萸、小茴香、细辛具有温经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乳香、没药、五灵脂、刘寄奴、元胡活血化瘀、行滞止痛。艾叶、干姜温中逐寒,回阳通脉;合而用之,共成温经散寒、活血止痛、调经理气的功效。

    典型病案

    赵某,女,24岁,患者主诉痛经3年余,伴月经错后,每逢月经来时小腹冷痛,疼痛剧烈,时伴呕吐,胸胁胀,肢冷汗出,得热则减,喜按,经行不畅,量少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缓解。如此痛经已多年,曾服止痛药物得以缓解,时有影响日常生活,曾在医院做B超检查提示:未发现异常,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

    诊断:痛经(寒凝瘀阻胞中)。

    治疗:经期前后用暖宫止痛温经散敷于脐及小腹部,用药治疗1个半疗程后,再次月经来潮时无不适感,随访半年未复发。(刘洪峰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柳林镇卫生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3 16:19 , Processed in 0.0796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