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05|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中医队伍里的异类现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4 18:1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4-11-4 21:04 编辑

       今天,中医队伍里,不时就会出现一些很另类的思想,我自己,也算是这些异类中的之一吧。

     其实,我的观点,在今天的中医队伍里 ,是难有市场的,也是很难,让一些中医朋友们接受的。因为,大家所依据的对错,是非的标准,出现了不同。也就是,每个人形成观点,和对错判定的根据和依据是不同的,所以,很多朋友,就不能支持我的观点。从近了说,我是在挑战今天的中医队伍,从远了说 ,我是在挑战中医上千年的历史。

    中医人的诊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摸脉,我连这个也要怀疑,那怎么能不让人认为我,离经叛道。因为,这里很多人 , 都是比较熟悉的好朋友,所以,他们也只是轻描淡写的 , 给了点批评意见,其实,还都是很给面子的。

     可是,我为什么会和很多朋友的观点不一样?因为,今天的中医队伍里的朋友们,从入行起,学的就是古典的中医。无论是在校学习的,还是,从师学习的,他们接受和目睹的,都是古典中医的书籍和道理。古典中医的思想和行为,已经深深的扎根在大家的思想和意识中了。在他们的眼里,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就是他们学习到的,他们耳闻目睹的,习以为常的道理。这已经成为了他们思考问题,判断问题,深入到骨髓里的东西了。对于,什么是中医,中医应该学习什么,怎么诊断,怎么治疗,大家接受的,基本上都是过去的模式。对于一些过去没有的,面对一些不熟悉的新东西,本能的排斥和拒绝,就成为了一个自我保护的本能和习惯。大家判定对错,好坏的,是非的标准,都已经被古典中医给定格了。

    那么,被中医定格了的,被中医人早就共识,公认的根据,是不是,就都是错的,或者说,就都是对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分析和考虑。

    我们先来看看,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他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由于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和宇宙观、宗教哲学,1592年被捕入狱,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主要著作有《论无限宇宙和世界》、《诺亚方舟》。

     那么,在哥白尼和布鲁诺出现之前,地心学说,不正是被广泛接受,和广泛认可的一个事实吗?他存在的年份也不短吧,肯定他的人,也不是少数吧,可是,地心学说,不是一样的被事实和科学给否定了吗。我说这个问题,并不是想说,我的新思考,或者是其他中医人的新思考,就是对的。古典中医,也未必就没有确实的优点和好处。我是想让大家,要多思考,多求证,而不是盲目的就相信什么经典的、历史的、悠久的东西。

     为什么要思考这些东西,而不是盲目的去接受古典中医?因为,中医的今天的事实,让我们在实践中,已经发现了他本身的不足和问题,所以,我们才要反思他。要给中医找到一条,更好的,能够战胜西医的道路,让中医不在神秘,让中医不在难学,难懂。这是我的目的。

     因为,我这个带有反叛性质的中医思考者的观点。就和大家的观点,弄不到一起去。于是,争论就不可避免。对我的质疑和反对,也就顺理成章了。其实,  今天的中医人,还是比较开明的了,也还是很友好的。如果放到布鲁诺的那个时代,真的会要人命的。这说明  今天的学术思想  还是比较开明的。

    上千年的中医历史,老百姓,甚至文盲都知道,中医治疗疾病,摸脉,那就是标志。不摸脉,那还是中医吗?这是老百姓都认同的观点。这是千年不变的事实。事实确实是这样的。可是  ,千年不变的东西,千年不变的思想,他真的就是那么对?那么好吗?我想让大家去思考这个问题。思考这个问题有用吗??我认为,非常的有用。因为,如果我们中医的诊断,对脉诊的依赖性,给他降到最小,最低点。那么,我们中医的后学人,学习中医的一个难点,是不是就解决了?


    而事实是,中医能不能脱离脉诊 , 而达到正确的诊断目的??我们临床使用的中成药的说明书上,没有一个谈到脉诊,我们不是一样的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吗。如果  ,中医的后学者,不依赖脉诊,也完全能达到,准确诊断,准确用药的目的,那么,我们放弃,或者是不过分的依赖脉诊。那么,我们学起中医来,是不是就要更简单  更容易一些了?当然  如果谁更愿意一生致力于脉诊的研究,无怨无悔的想学脉诊,哪怕是,我什么都不会,我也要学习脉诊,那是每个人的自由。

    脉诊,  让多少人 ,因为,脉诊的难学,使他们,对中医的学习,敬而远之,望而却步。脉诊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他就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大山,让学不好中医的人,有了借口,让想学中医的人,如山压顶。

    脉诊,  让多少假中医,利用这个来谋取个人的私利。脉诊,又让多少假中医,用他来玄化和神话中医,进而达到神话自己的目的?多少人 ,  多少百姓,佩服一个老中医,不是因为他的临床效果好,而是认为他的脉诊高。多少中医的诊断,其实,根本就不是摸脉摸出来的,他们却告诉患者,这是脉理体现出来的。

    当然,我不否定,有些疾病,有些问题,脉诊有用。但是,他的作用,和他事实的被推崇,是不能相符的。百姓对脉诊的崇拜,对中医人脉诊的敬意,或者说是敬神般的膜拜,太夸张了。这个夸张,不是百姓导致的,恰恰是那些别有用心人导演出来的。中医后学,对脉诊的向往,对脉诊的敬畏,有多少也是因为,夸大脉诊,玄化脉诊导致的?请多思考。


    今天看来是异类的思想,今天不被理解的新观点,未必全是对的,但是,如果今天和未来,中医里,没有了异类,没有了新思想,那么,中医一定是好不了的,这确实一定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4-11-4 18:55:1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发表于 2014-11-4 19:34:19 | 只看该作者
中成药说明书不仅没有脉诊,望、闻、问、切,四诊都没有
很多说明书连;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等一些项目的说明都是:尚不明确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9:35:26 | 只看该作者
岳毅科 发表于 2014-11-4 18:55
今天看来是异类的思想,今天不被理解的新观点,未必全是对的,但是,如果今天喝未来,中医里,没有了异类 ...

谢谢老兄,我看到了希望。
5
发表于 2014-11-4 19:40:51 | 只看该作者
我来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9:40:55 | 只看该作者
无名小卒3号 发表于 2014-11-4 19:34
中成药说明书不仅没有脉诊,望、闻、问、切,四诊都没有
很多说明书连;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等一些 ...

哈哈   谢谢关注。其实 ,你提出的疑问,确实可以讨论的。知道为什么中医没有注意、禁忌,不良反应吗?这恰恰是西医的思维。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9:41:49 | 只看该作者

飞的够快。
8
发表于 2014-11-4 19:51: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11-4 19:58 编辑

为什么要思考这些东西,而不是盲目的去接受古典中医?因为,中医的今天的事实,让我们在实践中,已经发现了他本身的不足和问题,所以,我们才要反思他。要给中医找到一条,更好的,能够战胜西医的道路,让中医不在神秘,让中医不在难学,难懂。这是我的目的。
————————————————————————————————
        深刻的思考。
     中医需要更多的深刻思考者。希望杨先生提出更多的思路,让大家分析。


     脉诊做为四诊之一,辨证时可供参与。但不是唯一判断标准。
     中医有“舍症取脉”和“舍脉取症”之说。说明脉症是相参的。没有脉的变化时,就靠其它三诊。
     实际上,今天的中医应是五诊:望、闻、问、切、理化检查。
     如果掌握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方法,只凭已摸索到的经验,二诊或三诊就可开方,而且疗效不减。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9:52:47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4-11-4 19:51
为什么要思考这些东西,而不是盲目的去接受古典中医?因为,中医的今天的事实,让我们在实践中,已经发现了 ...

感谢先生的光临。
10
发表于 2014-11-4 19:59: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11-4 20:00 编辑
杨金峰 发表于 2014-11-4 19:52
感谢先生的光临。

对于智慧的火花要支持。中医的发展靠的是思考者,不是靠守旧者。
正如刘世峰总版所说“中医在争论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3 00:56 , Processed in 0.05401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