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511|回复: 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大家讨论中医脏腑学说的产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0-5 22:5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脏腑学说,探讨脏腑学说的来源是重点,意义重大。因为五脏的名称与西医解剖学器官名称相同,同时,五脏的命名来源于解剖,多少年来,中医学与解剖学的关系成了讨论的焦点。 阐明脏腑学说的由来 是阐明中医理论性质、中医学性质的基础工作。


在本论坛几个帖子里,有涉及这个内容的几段较接近的意见,我收在一起,新发一帖,欢迎大家讨论。
这段时间这方面内容讨论的帖子还有一些,等找到我再补发上来。出处就不标明了,都是本论坛的。


太白侠:
第三,藏府又称器官,是研究藏府间机械联系的。西医借用中医名词翻译其概念的时候,西医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倒是把当代中医给弄蒙圈了。经典中医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这些名词的确来自解剖,是对解剖部件的命名。在作为标识的时候依旧是解剖意义上的,如心下、出血等等,但生理病理意义上的五藏六府就仅仅是借用解剖名词罢了,定义的内涵是某些生理功能。


llyyjj:
第一,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脏腑学说,脏腑学说的形成和解剖没有关系。
第二,中医理论的内容,必然与解剖有关,必然要有解剖依据。


中医从解剖发现了五藏,起了心肝脾肺肾五个名称。但脏腑学说的五脏,有各自另外的含义。
…………
解剖学传人中国时,要翻译成汉语。翻译家有中医知识,知道中医有过解剖。他就把外国人的解剖学器官用中医的五脏给命名了。


南京陈斌:
理论的发展,大多是实践需要推动的。中医理论创建发展时,受时代历史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用手术常规治疗疾病,解剖学未能充分发展起来。中国古人选择的道路,是用药物与针灸为主的治疗手段来干预调控机体,在此过程中不断摸索,逐步实现对机体生理运行规律的认识与调控,逐渐形成了中医理论。





点评

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这是五藏  发表于 2016-10-6 09:11
五藏是什么东东?  发表于 2016-10-6 09:11
2
发表于 2016-10-6 09:02:0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脏腑学说,探讨脏腑学说的来源是重点,意义重大。
----------------------------------------
  中医理论的核心是六经学说,脏腑是六经方位和升降出入的转折点,故言五行。脏腑脱离六经,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点评

关于中医理论的核心,您好像以前也提出过这个问题。谁是核心,在本帖倒不急着讨论。您觉得脏腑学说不是核心,咱们就不要管它是不是核心,就讨论解剖和脏腑学说的关系。 欢迎继续发表高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6 20:44
3
发表于 2016-10-6 16:47:2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脏腑学说,探讨脏腑学说的来源是重点,意义重大。因为五脏的名称与西医解剖学器官名称相同,同时,五脏的命名来源于解剖,多少年来,中医学与解剖学的关系成了讨论的焦点。 阐明脏腑学说的由来 是阐明中医理论性质、中医学性质的基础工作。
=============================================
        回复:
         “西医解剖学”与《内经》中的“解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相差1500多年 !
          中医学与解剖学的关系与【阐明脏腑学说的由来】没有关系!
          直接讨论: 中医学的心肝脾肺肾与西医解剖学的关系!!

点评

直接讨论: 中医学的心肝脾肺肾与西医解剖学的关系!! --------------------------------------------------------------------- 这个问题我发帖了,您还提出几条重要意见。欢迎到那里继续指导。 本帖是讨论脏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6 20:48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20:44:05 | 只看该作者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6-10-6 09:02
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脏腑学说,探讨脏腑学说的来源是重点,意义重大。
------------------------------------ ...

关于中医理论的核心,您好像以前也提出过这个问题。谁是核心,在本帖倒不急着讨论。您觉得脏腑学说不是核心,咱们就不要管它是不是核心,就讨论解剖和脏腑学说的关系。
欢迎继续发表高见。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6 20:48:2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0-6 16:47
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脏腑学说,探讨脏腑学说的来源是重点,意义重大。因为五脏的名称与西医解剖学器 ...

直接讨论: 中医学的心肝脾肺肾与西医解剖学的关系!!
---------------------------------------------------------------------
这个问题我发帖了,您还提出几条重要意见。欢迎到那里继续指导。
本帖是讨论脏腑学说的形成思路,可以看做那个讨论解剖的帖的续集。
我上中医论坛,就想探讨脏腑学说的形成途径,几年了,好不容易发现几条和我相同相近的意见,您有何高见,欢迎发表,本帖就集中在脏腑学说产生这个问题上。不要跑题了。
6
发表于 2016-10-7 21:38:28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0-6 12:48
直接讨论: 中医学的心肝脾肺肾与西医解剖学的关系!!
--------------------------------------------- ...

你有近期遗忘症!五脏是屠夫的功劳。

点评

您管他谁的功劳呢。谁的功劳有关系吗?  发表于 2016-10-7 21:51
7
发表于 2016-10-7 21:43:1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0-7 17:38
你有近期遗忘症!五脏是屠夫的功劳。

你看到的五脏,是你先认识的,还是你先听人介绍的?
8
发表于 2016-10-9 13:17:0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藏府是咋定义的?

点评

古汉语里,没有用现在下定义的这种表述方式,与现代汉语下定义形式最相近的是《灵兰秘典》里的这一段: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9 20:07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9 20:07: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6-10-9 12:58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6-10-9 13:17
中医的藏府是咋定义的?

古汉语里,没有用现在下定义的这种表述方式,与现代汉语下定义形式最相近的是《灵兰秘典》里的这一段: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②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就这一段内容看,中医脏腑,都是功能单位。所谓五脏,就是五种功能或五种特性。

点评

这一段话应该是藏府功能的描述,应该不是藏府的定义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0 13:04
复制粘贴的,出来这么个效果,不会处理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9 20:07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9 20:07:5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6-10-9 20:07
古汉语里,没有用现在下定义的这种表述方式,与现代汉语下定义形式最相近的是《灵兰秘典》里的这一段:
...

复制粘贴的,出来这么个效果,不会处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06:30 , Processed in 0.0867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