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33|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平伤寒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6-26 17:5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8-6-26 17:57: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楼主| 发表于 2018-6-26 18:02:04 | 只看该作者
古本康平伤寒论
二次重印附言
《伤寒论》是祖国经典医学中医方之祖。仲景学说是理论指导实践之临床医学,为中医治学必修之书。其书在汉末已佚,晋太医令王叔和撰次,复行于世;后经五胡之乱,江南诸师所秘,代远年淹,辗转传钞,错简脱漏,真伪莫辨,学者苦之。《康平伤寒论》为我国现存最佳之版本。凡今本文字可疑之处,此本多作旁注嵌注,缺落则作空框,如仲景自序撰用以下二十三字为注文,夫天布五行以下则另行,不同于原文,显为后人所参入。余得此本于建国前,物价狂涨,在极端艰困中,精疲力倦而自筹排版付印,印数极少,现在几似凤毛麟角。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感于党中央重视中医的大好形势,打算重印《康平本伤寒论》,函商于余。我无条件表示衷心赞助,愿将手边仅存之本,赠予重印。并力求存其旧有面目以飨学者,谨此附言。
一九八六年五月  九一叟  叶橘泉

点评

《康平伤寒论》为我国现存最佳之版本。凡今本文字可疑之处,此本多作旁注嵌注,缺落则作空框,如仲景自序撰用以下二十三字为注文,夫天布五行以下则另行,不同于原文,显为后人所参入。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6 19:28
4
 楼主| 发表于 2018-6-26 18:03:44 | 只看该作者
《康平伤寒论》重版说明
多年来我一直追求《伤寒论》原著,曾见过所谓古本、秘本、家传抄本等,查其内容,均不过是在宋本中摘抄、类集或增改些字句而已,不足以说明是仲景原著。推其原因,可能是在版本繁杂、尚未确定宋本为正宗时写的,故以宋本为古本,这是很自然的。

一九七二年,我着手评注《伤寒论》时,幸得友人借与我一本《康平伤寒论》,据云为稀有之本,希珍重勿失。得书之后,发现此书确系原著,虽附有王叔和的批注,但与原文界限分明,不失原著面目。遂以此为脚本来编写我的新作,关于条文字、句无不详加审批,十余年来在编写过程中,解决了历来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惜乎此书太少,不能为广大学者所认识,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鉴于此,并得到叶橘泉老人让与版权,拟将重版,为研究仲景学术提供方便,籍此机会,愿将个人所见(关于《康平伤寒论》的来龙去脉),介绍于读者,以资考证。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长沙太守南阳人张仲景所著。他鉴于当时的战乱,人民困于贫病,仅有的针灸医术,操诸巫祝之手,很少用汤药治病,奋起而写《伤寒卒病论》。由于是书记载朴实,效果显著,得以广泛传抄,虽经三国、魏晋之乱,尚能觅得残本。

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集残本,加以编次批注,是书复盛行于世。随着西晋东迁,得江南诸医的保存,虽有五胡、六朝之乱,尚能保存遗孑,故隋文帝统一南北,尚搜集有《伤寒卒病论》十余卷,载诸《隋书·经籍志》。

《伤寒论》随着盛唐文化发展而发展,于是传抄更为广泛,孙思邈《千金翼方》中,还搜载了伤寒方多起。因国际交往,盛唐文化远传到东南亚各国,惟其传播更广,虽经残唐五代之乱,而卷子式唐抄本《伤寒论》尚不绝于世。

北宋高继冲得唐本以进献朝廷,宋英宗召令儒臣高保衡等校理,嗣因宋代的印刷术发达,而唐抄本从此绝迹,所流行者,乃校理后世所谓《宋本伤寒论》。值得注意的是《伤寒论》的乱端,从此开始。

北宋南渡,政治腐败,金人兴起,而辖区反比南宋安定,于是有金人成无己得宋本而注之,后世称为《成本伤寒论》。

元灭金、宋,异族统治,因不重文化,百余年间,未闻《伤寒论》有重版,亦无注述。

明、清之世,文化发达,注《伤寒论》者颇多,各抒己见,版本浩繁,实增紊乱,群以为成本早虽早,但因传抄篡改,不足为法,结果选定明万历时,虞门人赵开美翻印之《伤寒论》尚不失为宋本之旧,后世称为开美本,从此国内学者,莫不宗之,可是由明至今,注《伤寒论》不下千余,仍是议论纷繁,不得定论。至今还不解其谜。

《伤寒论》版本之争,转而为唐本、宋本之辩。先从唐本说起,《康平伤寒论》是叶橘泉老人得诸于日本人大塚氏所赠,据云彼国尚有所谓《和气氏古本伤寒论》,其书名异而实同。康平为日本天皇年号,和气氏为私人名字,足以说明书名不代表作者。又云康平与和气氏本,同为唐卷子式抄本,这又说明其为唐时流传到日本的,因而能保存叔和编次之旧,更可以从叔和编本追溯到仲景的本来面目。

唐本与宋本有何区别?试以两书对照,宋本的条文编次与文字内容,与唐本无二,所不同者,唐本的原文与叔和批注,各别分明,可一目了然。而宋本则将叔和批注杂揉贯穿于正文之中,鱼目混珠,只此一点,就铸成千年大错,弄的文理不顺,学理矛盾,为后人制造麻烦不小,它以什么钦命儒臣,骗取后人的信任,其实他们是毫无所知的医盲,孟子曰:“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兹略举数例,以实宋本之误。如《太阳篇》第94条,正文说:“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而宋本却将叔和批注“但阳脉微者,汗之而解,阴脉微者,下之而解”,续入正文。试想既已脉阴阳俱停,还有什么脉象可辨?又如《太阴篇》提纲中提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而宋本却将叔和凡吐利条文都披上“霍乱”二字,混入正文之中,这样“太阴病”岂不成了“霍乱病”?又如《厥阴篇》提纲中指出“饥而不能食,食则吐”,而宋本却将叔和批的“吐蚘”二字续在“吐”字之下,无怪柯韵伯误将蚘厥认为是厥阴病的主症。此等条文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无真不辨伪,只需辨别真伪,去伪存真,《伤寒论》难解之谜,一切争端,皆可迎刃而解。

《康平伤寒论》的重版,使大家都来研究,可以解除千百年来的迷雾,为学者扫清道路,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加大热能,为祖国四化建设,添砖添瓦,为振兴中医,加快步伐,则国家幸甚,人民幸甚。

四川资中  陈摇鲲  于成都中医学院 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点评

有机会能见之幸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6-26 19:56
5
发表于 2018-6-26 18:09:14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证明:康平本是真,没有改动的竹简伤寒论是一样的?
         伤寒论,原版是刻在竹简上的!你怎么证明康平本与竹简上的伤寒论原版是同一个版本!?
         王叔和,拿到的是竹简原版,从历史记载看,只有王叔和拿到了竹简原版。有历史记载,康平本只是一人之言,孤证从疑。
6
发表于 2018-6-26 18:12:00 | 只看该作者
       《康平伤寒论》为我国现存最佳之版本。
====================================================
      有什么理证、书证、物证??
7
发表于 2018-6-26 18:22:24 | 只看该作者
      《康平本伤寒论》的真伪,只有大冢敬节一个人知道,只有他一个人说了算。这是孤证,没有其他书证、物证、理证来证明康平本伤寒论的真伪!以此为标准反推赵开美版伤寒论是伪,于理不通。
        康平本伤寒论,直至1937年才发现,既然康平本是“真”,是比《宋本伤寒论》还要早的张仲景原版伤寒论,还需要【又对照《宋本伤寒论》和《注解伤寒论》,对其进行了校勘,并加以眉注,由日本汉方医学会刊行。】吗???既然进行了校勘、加了眉批,难道就不能加其他的东东吗??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不仅发动了侵略战争,而且进行文化控制与侵略,这时候出版康平本伤寒论,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转交给中国人。太巧了吧,这么一本日本书成了真的,中国原版反而成了假的。既然1937年已经印行出版了,以当时日本的印刷技术,1000本不成问题。当时中国在日本的汉奸、留学生、商人、外交官何止成千上万,对于这么一件大事居然无动于衷,没有一个人买一部?一直到1946年,中国才有一个人知道此事!?太蹊跷了!         
      赵开美版伤寒论,有历史证据可查,是伤寒论的真本流传。不赘述。
8
发表于 2018-6-26 18:31:26 | 只看该作者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

           如果大冢敬节知道这一段是有争议的,故意在排版的时候压低一行呢 ?余类推。1937年,日本人什么事干不出来!况且,他根本拿不到竹简原版,见都没见过!!!
9
发表于 2018-6-26 18:40:29 | 只看该作者
     【 《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八九十年,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

      《伤寒论》是祖国经典医学中医方之祖。仲景学说是理论指导实践之临床医学,为中医治学必修之书。其书在汉末已佚,晋太医令王叔和撰次,复行于世;后经五胡之乱,江南诸师所秘,代远年淹,辗转传钞,错简脱漏,真伪莫辨,学者苦之。《康平伤寒论》为我国现存最佳之版本。



10
发表于 2018-6-26 18:51:19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康平本伤寒论是最佳版本?
       (宋版伤寒论)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以上两段话,大家评议,究竟是宋版伤寒论结束了……混乱局面,还是来历不明的康平本结束了混乱局面!!
         你不觉得对于康平本伤寒论的评价是套用宋版伤寒论的评价吗?前者说康平本伤寒论是最佳版本是不是太突然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8 23:51 , Processed in 0.05831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