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度理解防风通圣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2-7 09:0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逸农 于 2020-2-7 09:07 编辑

深度理解防风通圣散
傅瑞年/文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
防风通圣散共18味药,组方不谓不复杂。正因为组方较复杂,所以在临床上多以成药使用。自1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始,本方即脱颖而出,到现在的第五版,均被纳入到诊疗方案中,作为未能确诊的观察期患者所使用的药物之一。其实本方不仅对很多内科、皮科疾病都有不错的疗效,对于瘟疫,在中医
抗疫史上,也被列入了抗疫名方!
防风通圣散,出自金元四大家刘河间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方中所含之益元散(滑石、甘草)再加大剂量后,药味不动,又名双解散。后人因称为刘氏双解散,或河间双解散。
前清戴北山之《广瘟疫论》(后经陆九芝改订为《广温热论》)对防风通圣散推崇倍至:“此方发表攻里,清上导下,气血兼顾,面面周到。河间制此,善治四时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凡邪在三阳,表里不解者,以两许为剂,加鲜葱白两茎、淡豆豉三钱煎服之,候汗下兼行,表里即解。形气强者,两半为剂;形气弱者,五钱为剂。若初服因汗少不解,则为表实,倍加麻黄以汗之。因便硬不解,则为里实,倍加硝黄以下之。连进二服,必令汗出下利而解。其法甚捷,莫不应手取效,从无寒中痞结之变!”此论包括剂量用法、加减应变、取效应验、预后无弊等内容,真可谓金玉良言,字字珠玑!!!服后又“汗出”又“下利,”
真与霸道方相类了。
言必有据,无征不信,续以治疫医案为证。在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下集之传染病案,所载第三案之“温疫内陷证案:
【证候】初起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腰脊疼胀,肢倦口渴,由午至酉,起立即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肢冷至肘,脘腹灼热,气粗喘急,唇缩而焦,齿黑而干,目赤面青,经昼夜不醒。
【诊断】左右脉伏,舌紫而苔罩白腻,体温达一百零四度(?氏),此吴又可所谓体厥脉厥也。由疫毒将发,新凉外束,伏邪欲达而不能遽达,遂致脉伏不见,热极而厥,厥深热亦深。故前医叠用辛散通关方法,竟一昼夜不效!病势甚凶,危在顷刻!惟脉伏多系实证,虽见昏厥,开达得法,或可挽救于什一。
【疗法】初用竹沥合童便,重加紫雪一钱,频频灌下,以豁痰宣窍,清热降火。服后神识略醒。再用刘氏双解散,去防、术、芎、归、芍等,加红花、中白、牙皂、磨犀,取荆、薄、麻黄速解肌表,以辛散外寒,犀角、翘、栀速透上焦,以清宣里热,硝、黄、芩、膏荡涤肠胃,以凉泻伏火。然病至内陷昏厥,必有有形之痰火瘀热,蒙闭心与脑神气出入之清窍,故用牙皂、桔梗以开痰,红花、中白以涤瘀。君臣佐既经配合,而使以益元散者,解热毒以调和诸药也。一服后,则肢表厥减,靣唇略润,诊脉略见沉弦数。再二服后,人事略醒,牙关缓软,四肢厥除……
【处方】防风通圣散加减方
荆芥穗一钱,苏薄荷一钱,带节麻黄三分,生大黄四钱,生山栀三钱,犀角尖二钱(磨冲),净朴硝三钱(冲),益元散三钱(包煎),西红花二钱,人中白二钱,生石膏六钱(研细),青连翘四钱,青子芩三钱,小牙皂一钱,津桔梗一钱。
……
【效果】五日牙关不闭,四肢厥除,人事已醒。十日热退体和,食量略进。二十日烦躁已除,食量大进,元气回复而痊。”
如此之危重大证,竟靠防风通圣散转危为安,现在是我们中医与急症的救治越来越远而造成方剂功能的弱化的!
由上例可知,防风通圣可表里双解,尤能治大疫之热深厥深之厥闭大证。所以也未必拘于上边所引北山之言“凡邪在三阳,表里不解者”!本来厥热互见、热深厥深就属于厥阴逆证。
中医大家蒲辅周前辈曾说:“瘟疫实与四时温病不同,是杂气为病,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论述颇详,临床灵活运用杨栗山十五方,治疗杂气瘟疫疗效很好”……
这里说的十五方,增损双解散即是其中之一。杨氏增损双解散即是在防风通圣散的基础上,通过加减化裁、融入升降散而成。通过杨氏验证:“惟河间双解散……予加减数味,以治温病,较原方尤觉大验”“此方解散阴阳内外之毒,无所不至矣”。
白僵蚕二钱,全蝉蜕十二个,广姜黄七分,防风一两,薄荷叶一钱,芥穗一钱,当归一钱,白芍一钱,黄连一钱,连翘一钱,栀子一钱,黄芩一钱,桔梗二钱,石膏六钱,滑石三钱,甘草一钱,大黄二钱,芒硝二钱,水煎去渣,冲芒硝入蜜三勺,黄酒半小杯,和匀冷服。
如果新冠肺炎的基本病机特点真的为“湿、热、毒、瘀”(见诊疗方案第三版),那么,这次大疫的第一治疗方,就非杨氏增损双解散莫属了!也希望无论前后方的某个中医大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新冠肺炎双解散”来,以打赢这场病毒阻击战!
通过上述,引发如下思考:在诊疗方案中,针对重症期内闭外脱的举症与治疗与本文所引病例有何异同点?请大家思考。

2020.02.06


点评

欢迎原创,欢迎争鸣。  发表于 2020-2-7 09:54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0-2-7 09:48: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20-2-7 01:50 编辑

在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下集之传染病案,所载第三案之“温疫内陷证案:
【证候】初起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腰脊疼胀,肢倦口渴,由午至酉,起立即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肢冷至肘,脘腹灼热,气粗喘急,唇缩而焦,齿黑而干,目赤面青,经昼夜不醒。
【诊断】左右脉伏,舌紫而苔罩白腻,体温达一百零四度(?氏),此吴又可所谓体厥脉厥也。由疫毒将发,新凉外束,伏邪欲达而不能遽达,遂致脉伏不见,热极而厥,厥深热亦深。故前医叠用辛散通关方法,竟一昼夜不效!病势甚凶,危在顷刻!惟脉伏多系实证,虽见昏厥,开达得法,或可挽救于什一。
【疗法】初用竹沥合童便,重加紫雪一钱,频频灌下,以豁痰宣窍,清热降火。服后神识略醒。再用刘氏双解散……
通过上述,引发如下思考:在诊疗方案中,针对重症期内闭外脱的举症与治疗与本文所引病例有何异同点?

一一所谓内闭外脱,相当于意识障碍、昏迷,及休克(之病理过程或状态),可见于多种疾病的病程之中。



3
发表于 2020-2-7 09:53:07 | 只看该作者
一一以这一方案为例(见图片),所谓内闭外脱,治疗上开闭固脱,解毒救逆,主要针对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发展后期出现的意识障碍(安宫牛黄丸,紫雪散),和休克之病理过程或状态(四逆加人参汤)。

所谓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治,针对的核心对象,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或某些病理过程或状态",不是病因。

http://3g.dxy.cn/bbs/topic/4267686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楼主| 发表于 2020-2-7 11:23:38 | 只看该作者
多蒙总版不弃,谢!
5
发表于 2020-2-7 16:42:22 | 只看该作者
        下一步,中医药也可能攻克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昏迷……ICU难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8 08:26 , Processed in 0.07335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