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热论.申景旺评》第11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8-2 19:5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评文:这条是讲温病胃部疼痛与痞胀问题。“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是正确的。但“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也并非尽然!“必验之于舌:舌苔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这多是少阳阳明合病了,单纯用小陷胸汤或泻心汤,没有外透邪热的作用,都并非正确!“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这多是少阳太阴合病了,也应合太阴病方加减治疗;“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应根据具体症状用表里双解剂治疗;而“或邪郁未伸”,意义不明确!“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这明显就是少阳太阴合并病了,应根据具体症状,合太阴病方或杏、蔻、橘、桔等加减治疗。

2
发表于 2021-8-3 16:56:56 | 只看该作者
        这多是少阳阳明合病了?每一条都是【少阳阳明合病】!
3
发表于 2021-8-3 16:58:47 | 只看该作者
      先生看到底,温病就是【少阳阳明合病】
4
发表于 2021-8-3 17:18:16 | 只看该作者
   本条是指苦泄与开泄的区别。
5
发表于 2021-8-3 17:36:55 | 只看该作者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伤寒分经》卷三:“太阴为寒藏,其宜温之证为最多,非一方可尽,故曰,宜服四逆辈,则理中、真武、附子等汤,俱可随证用之矣。”
        温病开泄,方剂:三仁汤药物:杏仁、蔻仁、橘皮、桔梗等 (药性偏苦温)   

        《伤寒论》太阴病与温病湿热流连胃肠,病因、病机、治法完全不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1 19:02 , Processed in 0.0484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