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伤寒论.申景旺评》第117-119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9-25 22:3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方六十一。[117]
    桂枝五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评文:这条烧针令其汗,所以太阳中风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是太阳伤寒,就可能发展为少阳病或少阳阳明合病;因此这个伤寒,可能是少阴伤寒。将条文稍作整理即:伤寒,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发为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
    伤寒,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其实是针处感染肿胀了;因烧针令其汗,消耗了人体津液,导致病人的胃肠功能虚弱了,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奔豚,是个胃肠症状,即气从少腹上冲心,此处的心指心窝处。灸其核上各一壮,是为了消炎;再与桂枝加桂汤,是治疗奔豚气。
    方后的“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是张仲景的记载。而“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应该是王叔和或其他人所为。另外,从“加桂满五两”,有一次证实了桂枝汤中的桂枝不是现在所用的桂树的枝条,而是肉桂,最好是薄皮的肉桂。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方六十二。[118]
    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评文:这条应该是:先下之不解,又烧针令其汗而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其“火逆”,可能是他人所附。   
    应该是一个桂枝汤证,被误以阳明病而下之,劫去了人体的津血之源;又用烧针令其汗,再次损伤了人体津液,导致病人心烦体躁。这里用桂枝甘草温补人体津液,加龙骨牡蛎利水活血,同时又兼强壮作用,共同治疗这一个坏证。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119]
    评文:这是说太阳伤寒,如果用温针发汗必惊。温针发汗伤人津液,容易引起人烦躁不安;但太阳伤寒来说,却非尽然!而必惊,也并非一定!
    这条似乎是在118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来。
2
发表于 2021-9-26 05:48:51 | 只看该作者
    117~119条,请看昨天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3 04:54 , Processed in 0.0489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