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争论"中医是否是科学的"毫无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5-3-15 17:13:51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争论中医是否是科学的毫无意义
中医的科学性问题,即中医是否是科学的,是否具有科学的性质,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学术界争议的话题.其实,要讨论中医是否是科学的,首先必须明确两个问题,即,什么是中医?什么是科学?如果此二问题不能够首先明确,则讨论"中医是科学的吗"就只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会有任何结果.
什么是中医?
中医(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即中国传统医学,是独具东方特色的医药智慧.它是以中国古代社会为背景,以中国古代哲学、古代医疗技术为理论和方法武器,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说为核心形成基本的理论体系,以辨证论治为基本的诊断、治疗体系,以中药、方剂、针灸、气功等为主要治疗手段,并包括以两千多年临床实践为基础形成的各家学说和名家经验.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一 阴阳学说  阴阳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人们通过对自然界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上升为阴阳概念,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生命同自然、社会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中医学家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渐形成了关于阴阳的四种观念,即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相互依存、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这就形成了中医阴阳学说的完整结构。

二 五行学说  五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构成宇宙万有的元素,并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中医学家把五行学说运用于中医学领域,把人的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体(筋、脉、皮、肉、骨)、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华(爪、面、唇、毛、发)等人体的功能系统,器官组织分别归属五行,同时,以五行的生克关系来阐述这些人体功能系统和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三 运气学说  即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指一年四季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影响机体健康气候因素。
四 藏象学说   藏,是指藏居于体内的各个脏腑;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病理、生理现象。藏象即是指脏腑生理或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藏象学说即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 经络学说  经络,指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中医学的诊疗方法
中医学的诊疗方法是以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以望、闻、问、切为具体的诊断方法,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为具体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的特点
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人体各个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联,上下沟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因此,中医认为,人体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诊断时,可以通过外在的变化,判断内脏的病变。治疗时,对于局部的病变,也从整体出发,确定治疗方法。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因此,人要主动地适应环境。在治疗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重要原则。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正邪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就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首先着眼于证,而不是病的异同,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什么是科学?
关于什么是科学到目前为止有着不可胜数的的各种定义及界说.笔者现以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大师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理论来说明此问题.
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理论可简述为"怎么都行"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他既赞成科学方法论上的多元论,又赞成科学理论上的多元论,他反对为科学制定一个抽象的原则和信念,他指出"如果你需要普遍的标准,如果没有独立于情况、独立于世界的形式、独立于研究的转折点而成立的原则你就不能生活,那么我可以给你一个这样的原则,它将是空洞的、无用的、相当可笑的——但它是一个‘原则’。它就是‘怎么都行’的‘原则’"(费耶阿本德.自由社会中的科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214-215).
费耶阿本德否认科学有某种固有的特殊东西。尤其是他否认有一种客观的科学方法,遵循这种方法,产生某种地位必然高的结果。他为这种主张辩护的一个方法是向一切描述现存科学方法特征的尝试进行挑战,并论证他们全都是遭到失败。他坚持认为,根据最精致的方法论看来,没有所谓的科学方法论。
费耶阿本德认为现代社会赋予科学以崇高的地位是不正确的。他把科学比作一种意识形态或宗教,它之控制现代人与基督教之控制早先的社会类似。基督教用种种制度化的压迫(对异教徒的迫害,对信徒的教育等)来维持它对社会的控制。费耶阿本德认为科学以类似的方式在现代人的评价中维持它的高位。因此,虽然在现代各种宗教可以用历史的方法作为若干套可能的信仰来讲授,一些人可以或已经坚持这些信仰,但并不特别要求我们效忠它们,而科学的讲授则仿佛它是无可争辩地可以信赖的,而并不是一种可以根据个人的倾向采纳或不采纳的思想体系。在现代社会中科学的制度化使得希望做一个科学家的任何人必须通过制度化的教育和训练达到它的标准。任何离开这些标准的人就会被排除出团体,他的观点也就作为“非科学的”而遭到摈弃。费耶阿本德将科学家的意见一致和对科学的高度尊敬归之于这种制度化,而不是归之于某种客观的本质上可靠的科学方法。费耶阿本德论证,应该通过把科学同国家分开的办法来反对这种制度化,以便允许发展科学以外的东西,使个人可以选择采纳科学或采纳某种其他东西。
费耶阿本德由于提出了他的认识论无政府状态所允许的自由,他就把科学看作为与象诗那样的艺术有着比通常设想的更多一致的东西。科学是否获得这种或那种性质取决于我们自己。“选择一条龙或一只猫咪作为我们的伙伴取决于我们。”(拉卡托斯和默斯格雷夫纳:《批判和知识的成长》,第229页)费耶阿本德从根本上否认科学的“客观”方面,即提出了这样的事实:不管科学实践者是享乐主义者还是别的,喜欢还是不喜欢它,科学可以有种种结果。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开篇时所提出的中医是否是科学的这个问题.既然科学可以有种种结果,那么“中医是否是科学的”回答,亦可以有种种结果.
而最终的结果是争论中医是否是科学的将会是毫无结果的.当然,也会是毫无意义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 21:19 , Processed in 0.1229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