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748|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执方下笔却又犹豫不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0 14:1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蟬蛻在 2008/05/10 02:15pm 第 3 次编辑]

本人,男,21.脉沉细,或沉细数(脉数常在食后),舌淡白,苔薄白,舌边齿痕,略滑。大便多软,常夹有少量不化之食,若饮食冷热夹杂或稍食黏腻、刺激之物便有腹痛腹泻。腹痛之时偶见心悸怔忡,泻后常自安,无里急后重之感。常手足发凉、指甲青紫、齿寒,冬日尤甚。渴喜热饮或不渴,小便频数。形体偏瘦。已有数载。
曾有食后腹痛、腹痛欲泻、泻后即安病史一年余,找同仁堂名医堂一老中医诊后服参苓白术合四神丸数十剂(同仁堂药店代煎,一次煎五剂,入冰箱保存,服一周),略有效,反复未愈(怀疑此种煎药方法及保存方法有问题)。后考虑到食堂之饮食、宿舍之休息均对自己病情不利,遂不居学校。平素注意保养,饮食又添健脾益气之山药、大枣、莲子等,慎食刺激之物。病情慢慢有所好转,但大便多软,常夹有少量不化之食,若饮食冷热夹杂或稍食黏腻、刺激之物便有腹痛腹泻。手足发凉、指甲青紫、齿寒等情况仍然。
自学中医数载,对此也略知一二,自以为脾肾阳虚,水湿不化故见舌边齿痕,脾虚不散津则见渴喜热饮。饮多则小便频数。脾肾阳虚而见齿寒、手凉、消化功能减弱,泄泻而成。脾虚运化之力不足,出现子病及母而脉数?欲处方如下,却因是自己而总感觉有投鼠忌器之嫌,望得高人指点。
生、炒白术各10g        党参10g              生黄芪10g              白茯苓10g
白扁豆(炒)10g        淮山药(炒)10g      附子(炮、久煎)6g     干姜3g
肉豆蔻(煨)6g         破故纸10g            菟丝子10g              五味子6g
焦山楂10g              陈广皮6g             升麻6g                 炙甘草6g
上十付,为末,制水蜜丸,日空腹二服,每服6g,枣汤调下。
不明白之处:对于脾肾阳虚之水湿不运以茯苓、薏苡仁等甘淡渗湿之辈,同时兼见小便利又遣山药、芡实、莲子、五味子、破故纸等固涩大小便之品,然此又渗湿又固涩是谁在起作用?或者之间是否会有牵制?
希不吝赐教!拜谢!

-=-=-=-=- 以下内容由 蟬蛻2008年05月10日 02:17pm 时添加 -=-=-=-=-
再拜谢!

-=-=-=-=- 以下内容由 蟬蛻2008年05月10日 08:18pm 时添加 -=-=-=-=-
补充:消化功能弱时,食后食滞腹痛,得便则缓,便多先正常后溏。
2
发表于 2008-5-10 16:25:31 | 只看该作者

执方下笔却又犹豫不绝。。。

这个方子是以温阳健脾为主,你的症状是不是可以用抑肝扶脾法试试。
3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16:46:58 | 只看该作者

执方下笔却又犹豫不绝。。。

[这个贴子最后由蟬蛻在 2008/05/10 04:53pm 第 1 次编辑]

谢谢!
我之前也考虑过,只是感觉没有木郁乘土像里急后重、木郁化火、两胁涨痛等该有的表现,主要感觉还是体质偏寒。
回想起来,小时候自己的消化功能也是比较弱的,常常贪吃点稍生冷的就吐泻来了。手上大鱼际也总是青紫色(长大后就看不出了),只是当时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蟬蛻2008年05月10日 04:52pm 时添加 -=-=-=-=-
还听我爸说我小时候晚上睡觉老是尿,一个小时把一次,哈哈。后来就没这没多了。似乎从小就偏寒。
4
发表于 2008-5-10 17:14:39 | 只看该作者

执方下笔却又犹豫不绝。。。

抑肝扶脾之法应是正治之法。故痛泻药方加味治之。
5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17:18:53 | 只看该作者

执方下笔却又犹豫不绝。。。

何以见得?
6
发表于 2008-5-10 17:19:21 | 只看该作者

执方下笔却又犹豫不绝。。。

[这个贴子最后由highup在 2008/05/10 05:21pm 第 2 次编辑]

建议柴胡桂枝干姜汤+补中益气汤+吴茱萸。
则消化自好,手足自温。
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17:25:55 | 只看该作者

执方下笔却又犹豫不绝。。。

脾病疏肝是应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8
发表于 2008-5-10 18:14:12 | 只看该作者

执方下笔却又犹豫不绝。。。

下面引用由民间中医平常2008/05/10 05:14pm 发表的内容:
抑肝扶脾之法应是正治之法。故痛泻药方加味治之。
可以用痛泻要方加味治之,
以抑木扶土、温肾厚肠的基本治则,采用痛泻要方合四神丸加减治疗!
9
发表于 2008-5-10 19:59:20 | 只看该作者

执方下笔却又犹豫不绝。。。

同意8楼的意见,并可酌加补中益气汤,坚持方可收效!
祝你早日康复!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09:22:42 | 只看该作者

执方下笔却又犹豫不绝。。。

怎么那么多人都认为肝郁兼脾肾阳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8 18:39 , Processed in 0.0866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