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治疗乙肝首选“酶清复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匿名  发表于 2004-12-16 14:15:55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乙肝宁可不治不可乱治
乙肝的治疗现状
    目前,乙肝的国家治愈标准是肝功能保持正常、主要病毒复制指标阴性一年以上。如果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了,对于大多数乙肝患者,达到这一目标相当不易,为了这一目标,患者不惜倾家荡产、全力以赴,也可能花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也达不到此目标。乙肝用药没有长效、稳定、疗效可靠之品,不管是普通的保肝降酶药物还是昂贵的抗病毒药物,有可能起效,但只要一停药,就可能迅速“反弹”,这种治疗好像是在压“弹簧”,只要停止治疗,病情就会反复。不少乙肝患者从无奈到失望,身心备受煎熬。
乙肝治疗方法的反思
    国家颁布的乙肝基本治愈标准是要求肝功能正常,主要病毒复制指标转阴并稳定一年以上。然而,现在医院的临床痊愈指标是肝功恢复正常,这实际没什么作用,不久肝功会再次波动起来。目前,治疗乙肝的方法多种多样,极不规范,疗效很不可靠。乙肝的治疗重点曾被认为是抗病毒,让“大三阳”转为“小三阳”,重点放在e抗原的转阴上。几经努力,一些患者确实转阴了,但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这种转阴常常是因病毒变异造成的。既然抗病毒疗效难以确切,只好转向抗纤维化治疗,以阻断病情向肝硬化方向发展。但如果肝内潜伏的病毒无休止地破坏,纤维组织也会不断产生,仅是降解、分化无异于扬汤止沸。广大患者都在翘首以待特效药物问世,盼来盼去特效药没见着,倒是数不尽的疗效似是而非的药物出个不断。乙肝治疗市场空前繁荣,治疗效果却屡屡不佳,乙肝治疗存在不少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到底存在些什么问题呢?
    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可以说是经过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程,无论是引用价格昂贵的干扰素、贺普丁等抗病毒药物,还是运用现行的其它治疗方法,一开始也许有点疗效,但只要一停药就会迅速出现反弹,甚至症状比以前更加恶化。最终,都不能使患者摆脱乙肝疾病困扰,从一次次失望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这一切现象似乎都在告诉乙肝患者,乙肝疾病的治疗已经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地步。难道面临这一惨淡的现状,我们真地束手无策了吗?不!乙肝患者之所以久治不愈,或治疗效果屡屡不佳,根本性原因就是因为现行的治疗方法不对路。所以要想彻底战胜乙肝,我们就必须静静地反思一下传统治疗方法的弊端,创造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医疗模式的反思
乙肝的抗病毒治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80年代早期风靡一时的嘌呤核苷类药物阿糖腺苷及其衍生物单磷酸阿糖腺苷,体外研究表明对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抑制率极高,但是这类药物的神经肌肉毒性作用明显,临床疗效不佳,目前在欧美已停止研究使用;无环鸟苷虽然相对安全,但临床试验表明该类药物缺乏足够的抗病毒能力。其它抗病毒药物(如病毒唑、膦甲酸、苏拉明、叠氮胸苷等)不是无效就是毒性太大,或两者兼而有之。干扰素是90年代后期首当其冲的抗病毒药物,但是,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发现远期疗效不佳,对于垂直感染造成的乙肝及亚裔种族乙肝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新一代核苷类制剂,如拉米呋啶、阿昔洛韦等,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有效的抗病毒活性,已成为治疗乙肝的新的里程碑。可是,它们疗效虽显著,但其持续时间短暂,往往呈一过性反应。
    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清除被HBV感染的肝细胞,如胸腺肽、干扰素等;
    二是通过直接抑制病毒复制,阻止其继续感染健康的肝细胞,如核苷类似物等。
    有人随机调查了84名慢性活动性乙肝患者,他们中使用过抗病毒药物的有67位,占被调查人数的79.76%,使用的药物主要有干扰素、拉米呋啶、无环鸟苷、单磷酸阿糖腺苷、膦甲酸等,从总体治疗效果看,收效甚微。67位患者中,61位乙肝病毒复制指标(e抗原、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依然呈阳性,13位病毒复制指标曾有过一过性阴转,但目前又都转为阳性;有6位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复制指标全部阴转,但是自我感觉一直不佳,常有疲乏、失眠、肝区不适等症状,肝功检查转氨酶等指标反复升高。
乙肝难治难在哪儿
    ①病毒多处存在。乙肝病毒为泛嗜性病毒,可在肝脏、胆管上皮细胞、胰腺、淋巴细胞等组织细胞中存在和复制。组织细胞中的HBV不易被抗病毒药清除,成为复发的重要原因。
    ②免疫耐受。母婴垂直传播与婴幼儿水平传播为我国HBV的主要感染特点。婴幼儿的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与HBV感染、复制相伴随,待免疫系统成熟后,会误将HBV认为是自身成分而难以发挥排斥清除反应。
    ③基因整合。早期感染上乙肝病毒后,由于免疫耐受,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发生多处基因整合,细胞内整合的病毒基因可在停药后复制、表达,造成反跳、复发。
    ④基因变异。虽“大三阳”转“小三阳”,但HBV—DNA为阳性,就可能预示病毒已发生变异,表明病毒仍复制活跃,有传染性。而且e抗原不能表达,表示病毒不易被清除,易致慢性化发展。且这种变异株对抗病毒治疗不敏感,复发率高、远期疗效不佳。
    ⑤治疗方法不正确。选择抗病毒药物、剂量、疗程不正确,滥用和乱用药物,不属于抗病毒治疗范围使用抗病毒药物等。
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目的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目的都是:
    ①持久抑制或清除病毒,使肝炎病变缓解,防止肝硬化乃至肝癌的发生。
    ②降低或消除传染性,即阻止肝病的蔓延。
    但到目前为止,应用于慢性乙肝冶疗的药物和疗法虽然很多,却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抗病毒治疗的方法,并寻求新的治疗途径。
疾病发生发展的警示和治愈的启迪
    中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有大约60%的人群受过HBV感染,其中10%的人群(约1.2亿人口)为HBSAg携带者,其中大约又有30%的人成为慢性乙型肝炎(超过3000万),其中25%-30%以上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每年国内死于乙肝后肝硬化者有40万人,受HBV慢性感染的人群罹患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相对危险性至少增加 100倍,每年约9-10万人死于肝癌。
    在同样受感染的环境下有人发病而有的人可以不得病,同样是乙肝患者,虽然接受的是同样的治疗方案,有的好了,而有的则不见好转,还有不仅未好,而且病情恶化。同样的疾病其结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别,为什么有的人得了病能治愈,有的人得了病吃了药不见好转,有的人病情进一步恶化?为什么会这样?
    很多的人大都遇到或听到过疾病起死回生、自然康复的经历。某个晚期癌症患者已被医生宣判死刑,说已经无药可治了,可是他却奇迹般地痊愈过来了,时隔半年或一年后突然出现在医生办公室,扩散的癌细胞癌症不见了。不少乙肝患者三阳指标自己转阴,病情完全康复;还有重伤昏迷的植物人,在其亲人的感染下神奇般地苏醒过来了。如果我们用心收集这方面的病例,就会发现还有很多很多。
    这种现象告诉我们确实有现行的医学疗法以外的有效治疗方法没被发现,也说明人体具有顽强的治愈能力,人体存在自愈系统,所以才会出现自愈。那些获得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应该说也是固有康复机理被激活而发挥作用的。
    非常奇怪的是很少有医学工作者关注这种现象。对大多数医生而言,治愈仅仅是一种经历而已,而不会加以重视,更谈不上研究,不会将此类病例看做人体自然康复的信号源。迄今为止,几乎没有医生和科学家去研究治愈病例,现在的医生和患者,都过分依赖检查诊断技术和抑制病症的药品,恰恰忽视了有效地运用“修复与重构免疫力”的作用。
    本来利用这些固有的治愈机理的医疗比那些诸如抗病毒、抗菌、抗炎等只是抑制病症的医疗更有效。然而,问题在于当今的医疗方法是,疾病出现疼痛时就进行止痛,出现肿胀时就进行消肿抗炎。实际上止痛意味着切断了疾病发给大脑神经系统的信号,这时,大脑神经系统便不能有效地指挥调集治愈系统进行抗病修复;而消肿抗炎则阻碍了身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反应。
    看来,对于乙肝以及那些慢性病并不是真的没办法治好,而是我们现行的医疗模式和治疗方法不对路。我们一直认为应该重新审视现行的医疗模式,重新反思现在的治疗方法,甚至大有必要掀起一场乙肝治疗的革命,寻求新的医疗模式和治疗途径。
神奇的免疫能力
    免疫能力是人体具有的天然抗病能力即自身免疫力,是生命的本能。它是源于DNA内在本质的自然倾向,出现损害就会自行启动DNA的修复程序。免疫系统具有诊断、识别能力,它能将受创部分排除掉,并以正常部分取而代之。免疫系统不仅能消除严重创伤的影响,而且还能指导例行的和时刻进行的改错工作。在我们体内存在着自我监控、自我修复及再生机理,一旦需要就随时会被激活。我们可能会对癌症自然消失的现象大为惊讶,但往往没有想到,这一切现象都有依赖于免疫系统的修复与重构。
    利用这些固有的免疫机理的治疗方法比那些诸如抗病毒、抗菌、抗炎等只是抑制病症的方法更有效。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利用和恢复这种天然的免疫能力,使疾病康复。
免疫状况决定乙肝的病情和预后
    乙肝病毒(HBV)本身并不致病,它对肝细胞的损伤主要是由免疫反应引起。HBV感染后,侵入肝细胞,引起肝细胞膜的某些成分发生改变,激发机体对自身的肝细胞产生了免疫反应,引起肝细胞损伤。免疫功能在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发展和致癌的机理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免疫功能正常者,机体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肝细胞发生一过性的免疫反应,随着病毒被清除,疾病痊愈。
    多数婴幼儿和免疫应答低下者,免疫功能不能识别病毒,与外来的 HBV和平共处,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者,机体不能产生充足的抗体(如抗一HBs、抗前S),病毒和引起肝细胞损伤的免疫反应持续存在,致使疾病迁延不愈,形成慢性肝炎;
    如果机体对受染肝细胞产生过强的免疫应答反应,引起大量的肝细胞坏死,肝功能严重受损害,就发展成重型肝炎。
    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者,免疫功能失去了识别与清除染毒、变异和衰老凋亡的肝细胞,则可能把病毒的基因误作为自己的基因“整合”于肝细胞的基因中,形成变异的肝细胞,或在肝脏炎症的不断刺激下,肝细胞发生“再生过度”,或衰老调亡的细胞也不能凋亡,则可能发生肝细胞的癌变。
乙肝的治愈取决于免疫状况的重构
    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部分乙型肝炎有自然转阴的现象。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首次感染乙型肝炎病毒,80%~90%是可以痊愈的。自幼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乙肝患者其HBV阴转率之所以很小,是因为患者的免疫应答反应处于耐受状态,也就是免疫应答功能低下。而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是紊乱的,因此持续存在肝细胞损害。为此,我们在长期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实践中,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酶清复阴治肝方案。这套治疗计划即强调抗病毒治疗,更注重诱发、重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能力。
酶清复阴治肝方案治疗原理
    一大突破----合成“免疫肝蛋白”重构紊乱的免疫系统
    彻底消除乙肝病毒必须依靠人体免疫系统。外源性免疫增强剂虽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却增加了异常的免疫对抗反应,容易造成肝脏免疫介导性损伤。“酶清复阴”治肝方案利用酶清复阴系列国药在体内合成“免疫肝蛋白”,同时对免疫系统进行全面修复和重构,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应答、免疫监控、免疫识别和免疫抗病能力。这是人类乙肝治疗史上一大突破。
    双管齐下----机体清毒和药物清毒
   由于抗病毒药物无法对付乙肝病毒出现的免疫耐受、基因整合和基因变异等情况,对存在于组织细胞中的乙肝病毒也无能为力。因此,无法彻底清除乙肝病毒,不能解决乙肝复发问题。“酶清复阴”治肝方案在体内合成“免疫肝蛋白”在定向杀灭乙肝病毒的同时,还全面修复和重构机体免疫系统形成坚固稳定的防御屏障,从而具有药物本身和机体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的双重功效。
   三重效力----天然免疫力、药物清毒力、肝脏再生力
   “酶清复阴”治肝方案特别注重重构紊乱的免疫系统,它不仅包括通过合成“免疫肝蛋白”的修复免疫系统。还制定了一套为期6个月改进生活方式康复指导(《酶清复阴治肝宝典》)。以增加机体天然免疫清除病毒效力。同时,还配合了强有力的降低转氨酶、修复肝脏、促进肝脏再生的药物,促进疾病全面康复。此所谓:“天然免疫力、药物清毒力、肝脏再生力”三重效力。
酶清复阴免疫重构治疗计划疗效评价
    总结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利用免疫重构治疗,修复机体固有的免疫免疫系统,比那些诸如抗病毒、抗菌、抗炎等只是抑制病症的医疗更有效。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通过免疫重构系统治疗3~6个月者,有效率100%,阴转率在89.9%左右,且疗效稳定。有必要指出,治疗中由于耐受状态的免疫系统被激活后,患者的肝功能ALT会有一定波动,但随着病情的好转会恢复正常,且其远期疗效较好。
    平稳之处:利用药物诱发机体进行免疫修复,调动机体自身的免疫应答、免疫监控、免疫识别和免疫抗病能力清除乙肝病毒,恢复机体免疫系统,并通过时相给药方法发挥药物协助免疫系统压倒病毒,减小和修复免疫对抗性肝损伤。所以,接受“酶清复阴治肝方案”不会引起对肝脏的免疫损伤,克服了靠外源性免疫增强剂带来的免疫对抗反应造成肝脏免疫介导性损伤的弊病。
    彻底之处:以往的抗病毒方法只是暂时控制病毒复制,而免疫抑制方法既不彻底,且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酶清复阴治肝方案”全面修复和重构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通过不断增强自身免疫力来彻底消除乙肝病毒,从根本上解决了病毒变异、细胞内复制这两个引起复发的根本原因。
    安全之处:“酶清复阴治肝方案”所用的药物都是中药植物制剂,对人体有益无害。而且还专门从众多治愈了的乙肝患者经历中总结出了一套为期六个月开发治愈潜力的改进生活方式计划,更是安全有效,已正确引导众多乙肝病者走出病毒困扰,重获健康。
    酶清复阴治肝方案——
    追踪世界防治乙肝前沿科技
    汲取当今乙肝治疗新技术之精华
    提炼传统中医药经验成就
    总结众多乙肝和癌症患者成功治愈经历
    利用机体免疫修复原理和传统养生康复方法

详情请点击 www.yigan.com.cn
酶清复阴(24小时)专家咨询热线:0532——6065590   传真:0532——6067198

祝愿肝病患者早日康复
2
发表于 2005-4-13 10:06:05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治疗乙肝首选“酶清复阴”

广告?
不要相信!
3
发表于 2005-4-14 14:14:46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治疗乙肝首选“酶清复阴”

说得好。
但乙肝证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怎么样解决?无答案。
不能用西医的一套解释中医理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8 03:25 , Processed in 0.1226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