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8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就胆固醇等答桂枝汤先生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0-16 22:3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就胆固醇等答桂枝汤先生问:
桂枝汤先生:
岂敢当诲人不倦,倒是先生不厌烦在下的浅见粗陋,令人感动。谨再答胆固醇等问题。
   
经云:胆藏精汁三合。当年把西医书译为中文时,“胆汁”这个词就是从经文中来。
   
顾名思义,胆固醇最初(大约19世纪中叶)是从研究胆道结石发现的。植物没有胆,所以没有胆固醇,但有植物固醇,而且有的是治疗高胆固醇的药物。
常人说的高胆固醇,西医称作“高脂蛋白血症”。此症不是只有胆固醇高,另外主要还有甘油三酯和磷脂等高。它们都可以简称为脂质。
“高脂蛋白血症”(又简称高脂血症)不一定血液中脂质都高――多数不是这样。有的人,是甘油三酯高,有的是胆固醇高,等等。
脂质是脂溶性的,必须和蛋白质结合为水溶性复合物才能进一步参与代谢。不过西医虽然称为高脂血症,化验单上却不是只给出各种复合物的含量。假如是进食不久,血液中未结合的脂质就更多。
由于关于胆固醇的生理和病理,一般都和脂质一块讨论,它们又密切相关,所以这里也一块儿交代。而且先从甘油三酯说起。
甘油三酯大体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食用油,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有机化学上都属于脂肪。他们都是三个脂肪酸分子和一个甘油分子的化合物。有机化学上把羧基和羟基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酯”,所以上述油又叫甘油三酯(甘油只有三个羟基)。脂肪酸又分软脂酸和硬脂酸。植物油多是软脂酸的甘油三酯,在常温下呈液态。硬脂酸甘油三酯则呈固态或半固态。动物油就是如此。食用油中最软的大约是玉米油,最硬的约是黄油(牛油)。提倡吃植物油是因为它们“软”,更容易形成“混悬液”(不是溶液,而是极小的油滴悬浮在液体中),容易消化吸收,对血液黏稠影响较小。
我们吃下去的油,约有三分之二(记不很准了)是不经分解直接通过乳糜管进入血液的。作到这一点,必须有正常的胆汁分泌。胆汁的作用就象肥皂洗去油污一样,使大脂肪滴块变成极小脂肪滴块,以便乳糜管吸收。所以相当一部分胆道病和肝病有厌油的症状。
若血浆中乳糜(一般同时伴有其他脂质)含量很多,有经验的化验员(鄙人也略通化验)用肉眼就能断定。
乳糜进入血液后,大部分很快被进一步处理(常人空腹12小时,血液中不再见乳糜微粒)。有的存到人体脂肪组织里去,有的进一步分解供生物燃烧之用。脂肪在人体内燃烧所产的能量比糖类(主要是葡萄糖)高大约一倍。所以油水大了,就耐饥,饭量也小了。(多吃油,水也可以少喝点,从略)
脂肪代谢不是只有吃下去、存起来或燃烧掉的单向过程,也有人体脂肪再被动员出来供燃烧或合成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过程。所以,吃不饱又要强力劳动时,人会变瘦。
脂肪组织又是人体能量仓库。不是只有食物中的脂肪才能变为人体脂肪,糖类――即淀粉和蛋白质,也能被改造成脂肪存起来。所以,很少吃油的人只要红薯管饱,也会很快胖起来。鸡蛋和瘦肉管饱就更不要说了。总之不能认为脂肪有害无利。除了储存能量之外,人体脂肪组织还有其他用处。比如消瘦过快是内脏下垂的原因之一。
所有脂质的代谢,大体都是这样。有的是摄入的,摄入不足可以内部制造。蛋白质则不是完全这样,故有必须氨基酸之说――在人体20多种氨基酸中,有8种氨基酸只能靠摄入。(似乎也有必须脂肪之说)
磷脂包括卵磷脂、脑磷脂和神经磷脂等。它们也是脂肪酸的化合物,因为非脂肪酸部分含有磷,所以叫做磷脂。从名字可以看出,它们分别和卵(生育)、脑(思维)、神经(感觉和传导指挥运动的信息等)相关。
磷脂的作用远远不止上文所述,它还是生物膜的必要成分,见下文关于胆固醇的讨论。磷脂的代谢也略同胆固醇,从略
血脂或脂蛋白含量的个体差异很大。(看看化验单上的正常值范围就能发现)也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在中国人,大约六十岁以前,含量逐渐增加。此后开始下降。性别差异就不说了。由此可见,血脂低也是衰老的指征之一。我曾经作过几年外科(临床各科几乎都作过,却都不是专家),现在也偶尔应邀会诊作手术,知道不少老年人的血液是很稀薄的――尽管不贫血。所以,低胆固醇(低血脂之一),不是生命旺盛的表现。只是由于现代人过度营养的太多,人们才对血脂(连带有关食物)产生恐惧心理。在古代,经常膏梁厚味的人很少,多数人能温饱就是小康。但中医还是看到膏梁厚味的坏处。
现在说胆固醇(就功能而言磷脂略同,只是结构不全同,从略)。
胆固醇是一种由多个六碳和五碳环等形成的化合物。它分布在人体各种组织当中。健康成年人体内共含胆固醇约140克。其中约四分之一在大脑和神经组织当中。就占组织的比例而言,肾上腺、卵中含量最高,其次是脑。
确实,只有动物身上有胆固醇。不过胆固醇不是只靠食物提供。除去脑和红细胞外,全身各种组织几乎都可以合成胆固醇。所以,胆固醇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之说。
乙醯辅酶A(辅酶A差不多是最重要的代谢酶),是合成胆固醇的原料。此外还需要ATP(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等参与。糖是产生乙醯辅酶A的主要来源,所以高糖饮食的人,也可以出现胆固醇增高的现象。这一点可以部分解释尊问提到的那个实验结果。见下文。
与甘油三酯和糖不同的是,胆固醇在代谢过程中不能最后都变成水和二氧化碳,而完全排出体外。这是动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机制造成的。既然是适应的结果,自然以好处为多,但任何事物都有另一面。我们先讨论好处。
胆固醇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胆汁酸盐和次级胆汁酸(略说)。前者的作用是促进后者的排泄并阻碍其吸收。不过这不是说胆汁酸没有用处,次级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这一部分,在肠管内把摄入的脂肪和其他脂质乳化,使食物中的脂质形成乳糜以便乳糜管直接吸收进入血液。没有用完的胆汁酸还会被肠管重吸收,形成它的肝肠循环。胆汁酸还能促使胆固醇从胆道排泄。所以,这不仅仅是废物利用,还提示动物有防止胆固醇摄入不足的适应能力。
不过胆固醇过多,就不好了。它促成动脉硬化见下文。胆道内的胆固醇过多(还有其它因素)又可以形成胆道和胆囊结石。
除以上所说,胆固醇的主要作用大体可以分为两点。
第一,它是生物膜的必须组成部分或条件。生物膜对一切稍高级点的动物都是极为重要的。没有生物膜,就没有高级动物。比如人体有皮肤,这是一个大膜。哪里没有皮肤,就要渗出,即重要生命物质漏出来了(如烧伤达到30%,没有现代治疗条件大都要死)。人体的宏观单位是器官,也都有膜。人体的微观单位是细胞。一切生命活动都基于细胞的代谢。而细胞必须有完整的膜,才能完成有关代谢。详细说明这一点,也要一本小册子,故从略(个别问题至今学界还不很清楚)。但是胆固醇的重要性,说到这里已比较清楚了。
第二,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肾上腺皮质素、雄激素、雌激素和维生素D等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必须原料。
至此,胆固醇的重要性应该更加清楚了。总之,它是人体的必须营养物质。
胆固醇的分子量比甘油三酯小,比蛋白质更小,基本上是原状进入人体的――即形成乳糜,通过乳糜管进入血液。
关于尊问提到的那个实验,可能是真的。不过鸡蛋含胆固醇不是很高,脑的含量是它的五六倍。当然还是比素食含量高。之所以出现所说结果,原因很复杂。
首先,选择的实验对象――即便是随机的,也值得考虑。如果选择的是青年人,就很可能出现那种结果,因为青年人的适应和代偿能力很强。
其次是化验时间问题。临床检验和实验研究差不多,都要求空腹十二个小时之后再检验――即为什么多数生化检验要不吃早饭去抽血。我想,饭后二三小时检验,鸡蛋为主食的一组应该高。
再其次(可能更重要)是“长时期”多么长。西方人的胆固醇普遍比中国人高,这个长时期就不仅仅是几个月或几年的问题,而是大约数千年。
高糖饮食(所谓素食主要含糖)也可以出现高胆固醇血症,上文已经提及。
还有影响结果的因素,从略。
总之,任何实验不是一次结果就算数。实证科学讲究可重复性,要多次在不同对象身上得出相同结果才算数。
那次答复关于“高梁厚味”时,提到过有的病人吃不算很多的肉和油,症状就加重,可供参考。
还有一个和高血压、动脉硬化关系不大的例子。有些肝硬化病人吃一两个鸡蛋就可诱发肝昏迷。书上有此说,我也有经验。写在这里,供参考。
至此,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回答,即草食动物身上的胆固醇从何而来?
中学和大学都学过动物学,但是我对动物学、特别是动物生理和生化学了解不足。不过,由上文所述基本上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是动物和人基本上一样,能够利用糖合成胆固醇。
其次,植物中含有植物固醇,这也大约是草食动物合成胆固醇的原料。这是我的猜测,供参考。
至此,尊问基本上粗略地答完了。
不过,我还想多说几句。因为高血脂症和高血压、动脉硬化,特别是与后者有密切关系。实际上,尊问也应该有这个意思。下面简单地说几句。
动脉硬化是一个很宽泛因而不太准确的概念。绝大多数人,随着年龄增加动脉都要硬化的。一般说:动脉硬化是非炎症性、非特异性的退行性变。(不知记准否)简言之,就是老了。
不过现在说的动脉硬化,主要指动脉粥样硬化。
所谓粥样硬化,是因为脂质,特别是胆固醇在动脉内壁下积聚最后又有其它成分参加,使内壁破损形成粥样斑块。结果动脉越来越硬,管腔越来越小――直至闭锁。这样就是老得太快了,因而是病态。
抗美援朝期间,通过解剖死亡士兵的尸体发现,那时美英人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年龄,比国人早至少十年。大约这足可证明,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
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两种病,但二者关系密切。实验表明,紧张焦虑也可以导致血脂增高。看来情志或精神因素能够通过几种途径引起高血压。
好,泛泛至此,须将有关血脂的生理、病理和临床混杂讨论。疏漏之处,必不可免。阁下或同道若肯赐教则幸甚。
顺颂
秋祺!
                                   肖红谨上  即日
顺及:电果然时断时续,请谅迟复。
2
发表于 2003-10-17 07:27:02 | 只看该作者

就胆固醇等答桂枝汤先生问

感谢肖红先生的祥尽解说,在下不胜感谢!
由于在下不学无术,家处穷乡辟壤,孤陋寡闻,喜欢好奇,所以带来疑惑不少,请先生见谅。
先生前面讲过很多高血压的原因,影响的因素多,好象那些原因都会引起高血压,那就是说,为什么这么多的原因,一定要造成高血压呢?
高血压,它是人体的正常需要,还是一个病态?
机体中产生高血压的用意何在?
不好意思,太麻烦先生了。
3
发表于 2005-9-13 20:58:42 | 只看该作者

就胆固醇等答桂枝汤先生问

劳驾楼上:神经磷脂和脑磷脂有什么不同,他们都是构成身体那部分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神经磷脂是否就是鞘磷脂?
4
发表于 2005-9-14 08:53:25 | 只看该作者

就胆固醇等答桂枝汤先生问

神经磷脂=鞘磷脂(sphigomyelin), 是鞘氨醇脂,
脑磷脂是磷脂酰乙醇氨(phosphoethanolamine), 是甘油磷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16 01:52 , Processed in 0.2089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