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5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关于如何重新认识中医理论现有体系的方法论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14 18:1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关于如何重新认识中医基础理论现有体系的方法论思考
  张效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 中医基础理论的现有体系是以西医学为参照系而建立起来的,并不等同于传统中医学。应通过加强中医文献整理研究、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让中医自己解释中医的途径和方法对其重新加以认识。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让中医自己解释中医;文献整理研究、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医基础理论的现有体系是以西医学为参照系而建立起来的[1],其中存在着许多违背历史与逻辑的问题[2-4],但这个与传统中医理论并不相符的理论体系至今已经培养出了5代人。其对中医教育和中医学发展的主要影响是:由于在价值取向上主要是以西医学作为衡量和评判标准,因此在内容取舍和理论解释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不仅未能充分体现中医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而且割裂了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使得中医学博大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按照西医学的概念、体系简单化、公式化。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几十年来,没有培养出能用中医的思路、方法看病的中医。”[5]说的更明白一点,就是我们5代人连入门都入错了,何谈登堂入室?此正如清代名医陈修园所说:“学医始基在于入门。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入门错则始终皆错。”今天,我们再也不能盲人骑瞎马,耗费人力物力继续无谓的劳动,中医药尤其是中医理论是到了该重新认识的时候了。现不揣浅陋,愿予片砖,以引诸哲之玉。如能起到一些启迪作用,也就不枉我们“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苦行僧的历程了。但愚辈见闻未广,而资性甚钝,挂一遗万之讥,实所未免,尤望当代名公之教铎也。
1应加强中医文献整理研究
在中医学中,对某一问题的阐述往往存在着学说林立,观点蜂起,认识纷纭的现象。因此,要准确理解某一问题,必须首先弄清历史事实,追本溯源。而要想如此为之,离开了对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则是万万不能够实现的。我国自古即有“征文集献”的优良传统,但是,“医方之术在古代中国虽被称为‘生生之具’,并有‘原诊以知政,论病以及国’之说,但仍被列为方技,认为是卑贱的职业。《论语•子路》记述孔子引南人之言,谓人若无恒,则连巫医这等卑贱的事都做不成。朱熹也曾认为孙思邈因行医炼丹而被贬入方技之列感到惋惜,行医者被称为医工或郎中,即使太医,品位也是极低的。所谓‘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是不得已而为之的。”[6]因医药卜筮同属九流,大部分医家迫于生计,无暇顾及于此。因此在现存“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中,象文史学界那样对某一方面的史料考证扎实、资料齐全的文献和书籍并不多见。
建国后,党和政府虽然十分重视中医文献研究工作,但截止目前我们所做的工作大都是对某一部古籍的校勘、注释,而缺乏对某一个专题,从源到流地将全部文献资料收集到一起,分类、比较、归纳,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总结出对当今临床或基础研究有直接作用的材料的整理研究工作。加之长期以来,学术界只注重中医理论形成以后发展规律的研究,只顾及理论体系发展的后期过程,而疏于研究最初建构过程中的若干细节。故而不可能客观地把握中医基本概念与理论创生的来龙去脉,不可能全面系统地认识中医学本身。
此外,我们中医界长期以来将中医文献研究和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相等同,也是导致上述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错误的认为:中医文献研究仅仅是少数文献研究人员的“专利”,只不过是简单的圈圈点点,修修改改而已;认识不到中医文献与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献研究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多方面的技术能力。其实,中医文献的整理研究,既是对中医学术的继承,又是对中医学术的发展;既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又可对后人运用以启示;既是对前代文献的整理,又是对前人文献的提高;既可丰富基础理论,又可指导临床实践;既有历史的意义,又有现实的意义。总之,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过程,就是对中医学术继承发扬的过程。它是整个中医工作的重要方面,是研究中医学术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程,不可等闲视之。
2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
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还必须要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如果没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作指导,也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这方面的典型例证当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缣帛及竹木简医书成书年代的推定和对该批资料的运用。本来这是一大批对研究我国传统医学从经验医学向理论医学过渡、早期经脉学说体系的建立、灸法与针法的使用、药物治疗方法的演变、养生学的发展以及《内经》的成书过程等等均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最坚实、最可靠的资料,但我国的有关专家却认为:“如果从《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来推定,那么两部灸经的成书年代至少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之际甚至更早。”[7]而日本山田庆儿先生认为:这种“推论的方法是错误的。不管我们最后会达到什么样的结论,我们都不应该根据所谓《黄帝内经》是战国时期的著作这个还没有确证的假定,去推断帛书医书的成书年代,而必须相反地从关于后者已经确证了的事实出发,来推断前者成书的过程和年代。”[8]山田庆儿先生基于“借助马王堆医书之光,可以逐渐看清中国医学的起源及其形成过程”这一与中国专家截然不同的正确思路,取得了令大多数中国学者为之汗颜的丰硕成果。任应秋先生通过对自己五十余年治学历程的回顾,也深有感慨地指出:“治学无论怎样勤奋,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必然是事劳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得不到好的结果。我在五十余年中,勤奋一也,而先后的效果截然不同,至今犹值得我的深思。”[9]
按理说,接受过唯物辩证法洗礼和“改造”的现代中医学者,应该能够懂得基本的历史观念与逻辑原则。但“现在整理出来的某些中医教材,是很不重视逻辑学原则的。不但缺乏论据的论点、也是也非的折衷、彼此矛盾的立论、牵强附会的解释等违反逻辑的论述常常出现,而且一些普遍使用的名词、术语也常有概念不清、界限不明的情况。”[10]对此,只要列举以下两个例证便可足以说明问题。目前的中医教科书和著作几乎均有“物质属阳,功能属阴”的论述,但稍微懂得一点唯物论的人均知道:物质与功能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和范畴,它们二者怎么可以“相对待”而分“阴阳”呢?五脏六腑除三焦以外均是基于一定的解剖实体而建立的概念,而我们的教科书和著作却偏偏说“三焦是无形态可循的”,难道独独三焦一腑是古人凭空“想象”出来的?这显然也是不符合逻辑的。
3中医基础理论的现有体系并不等同于传统中医学
仅就目前我们已经取得的研究结论[11-18]而言,至少可以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现有体系不仅没有准确反映出传统中医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甚至可以说在不小的程度上违背或扭曲了传统中医理论的精神原旨。它仅仅是一部分今人所理解和认识的中医学,绝对不能将其视同于传统中医学,它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传统中医学,尚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对此,我们还可以再举一例以说明之。在中医基础理论学界,几乎每隔几年总会有学者发表“鸿篇巨论”来论证中医脏腑是否具有解剖学属性。其实要证明这一问题,根本无须作过多的考证。这是因为在西医学传入之前的中国古代医家绝对不可能舍弃人体自身客观存在的心、肝、脾、肺、肾而另行制造出一套不是心、肝、脾、肺、肾的心、肝、脾、肺、肾。中医脏腑(包括三焦)指的是人体胸腹腔内客观存在的脏器实体之本身,其中的道理就是如此之简单。直到西医传入,并在中国学术界逐渐形成了以近代科学(包括西医学)作为衡量和评判中医学是否科学的价值标准之后,汇通学派为了解释中医也是“科学”,首先更弦易辙为“非血肉之五脏”,今人继之有“功能子系统”、“概念单元”、“符号”、“模型”等“高论”。但所有这些所代表的均是现代人的认识水平,已然不是传统中医学的本来面目了。正如有学者早已指出的那样:“由传统中医学到现代中医学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一次学术嬗变,是在今人的任知结构和企盼中医学发展心态的双重作用下屡经修订而产出的畸形的理论之果。人们或许不知道,在传统中医学向以统编教材为代表的现代中医学过渡的过程中自己究竟干了些什么;不知道经过今人的归纳整理传统中医学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知道我们维护和推崇的并不是或不完全是传统中医学本身;不知道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研究传统中医学必然会歪曲传统中医学。”[19]
4让中医自己解释中医
我们的老师李心机先生鉴于《伤寒论》研究史上“注不破经,疏不破注”的顽固的“误读传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让《伤寒论》自己诠解自己”[20]的学术主张。我们认为,这一研究思路也完全适用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只需将其改为“让中医自己解释自己”即可。具体说来,就是将中医理论的一个个概念,一条条理论,一项项学说,回置于其产生、发展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放在其得以产生、发展的具体历史环境的哲学、文化、宗教、伦理道德等背景下,运用文献学、史学、文字学、哲学、社会学、逻辑学、发生学等综合方法,进行理论范畴梳理、理论概念考证、理论内涵阐发。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的形成和演变,首先找到其原始出处,弄清楚其本意是什么?西医传入之前,历代医家是如何论述和运用的;其次考察自近代以来是如何将其与西医学相“汇通”或“衷中参西”,直至建国后被编入教科书的历史过程;再次是从中医学的固有认知模式甚或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出发,并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对其是否符合中医理论原旨作出判断和辨析,并从发生学的角度尽量作出客观而确实的一元诠释。对其合理内核在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求更加符合客观而加以发扬光大,对不合理、不科学的内容在说清其错误何以为错误的基础上加以扬弃。探索建构能够全面、系统、准确地阐明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层次清晰,结构合理,便于现代人理解、把握、交流、运用的新体系。
5简短的节语
或曰:该文通篇皆是继承和保持中医特色的陈词滥调。答曰:非也。我们曾多次指出:中医学确实面临着如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以迎头赶上时代步伐的学术危机,确实已经到了不仅普通老百姓听不懂中医的概念术语,即便是一般的西医“同道”也搞不清、弄不懂的危险地步。但如何结合并实现之,却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和对待的一个大问题[21]。汉字电脑化的历史,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
当电脑兴起并传入我国后,由于汉字无法直接输入电脑而成为制约我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旧时代之“桎梏”,故当时“废除汉字,施行拼音化”的呼声甚嚣。而少部分有识之士却坚决反对这种做法,力主完整保留汉字,哪怕推迟中文信息处理步入现代化的步伐也在所不惜。后来以王永民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潜心研究汉字的内部规律而发明了“五笔字型”等输入法,从而使我国的文字处理跨入了科学新时代。这启示我们:必须从中医理论体系自身寻绎其内部所蕴涵着的某些带有本质性的规律,探赜出隐藏在其背后的某些固有规律,才能寻找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切入点和可以影响、带动全局的突破口,而非其他途径!
在当今这个一切以科学为指归,大力提倡“与时俱进”的时代,在自然科学领域之内,中医工作者特别是中医理论研究者,可能是使用中国古代思维方式、语言文字、科技手段最多的“另类”人群,但是在我们所有人的头脑中的“古董”绝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太少了。
在当今时代,虽然也不时有“变亦变,不变亦变”等来自所谓“中西医结合界”的不谐音符,但中医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已经与近代不可同日而语了,“中医不能丢”已经成为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共识,中医界再也不必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而“违心”地向西医学靠拢而更弦易辙了。相反的却是到了我们中医界应该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现有体系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准确反映了传统中医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作出反思并加以重新认识,还其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参考文献]
[1] 张效霞,王振国.西医教育模式对中医基础学科体系形成的影响与反思[J].中医教育,2004,(6):51.
[2] 张效霞,王振国.脏腑学说钩玄.中国中医药报,2005-05-19.
[3] 张效霞,王振国.阴阳五行及辨证论治钩玄.中国中医药报,2005-05-26.
[4] 张效霞,王振国.对中医理论现有体系的思考.中国中医药报,2005-07-14
[5] 焦树德,邓铁涛.几十年来没有培养出真正的中医.现代教育报.2001-08-10.
[6] 谢松龄.阴阳五行与中医学[M].新华出版社,1992.166.
[7] 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室.马王堆帛书四种古医学佚书简介.引自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五十二病方[M].文物出版社,1979.136.
[8] 山田庆儿.《黄帝内经》的形成.引自任应秋,刘长林.《内经》研究论丛[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111.
[9] (《任应秋论医集•自叙》)
[10] 贾得道,贾念民.中医的科学研究[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60.
[11] 张效霞,杨庆臣.试论胃是吸收水谷精微的主要部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6):11.
[12] 张效霞.关于中医学胆汁来源、功能认识的校正[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4):244.
[13] 张效霞,杨庆臣.奇恒之腑考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22.
[14] 张效霞,吕霞.泌别清浊考析[J].中医药研究,2003,(3):2.
[15] 张效霞,程军.腐熟考辨[J].中医药学报,2003,(4):65.
[16]张效霞,王振国.“心主血脉”是解剖学发现吗?[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
[17] 张效霞.三焦真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5):342.
[18] 张效霞,王振国.通调水道考析[J].中医药学刊,2005,(9):1627.
[19] 梁茂新,刘进,洪治平,等.中医证研究的困惑与对策[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29.
[20] 李心机.伤寒论通释[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3.
[21] 张效霞.略论建立中医理论现代规范的途径与方法[J].中医研究,2003,(1):6.
[/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6-2-27 12:08:0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如何重新认识中医理论现有体系的方法论思考

张效霞闪光点:
--总之,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过程,就是对中医学术继承发扬的过程。它是整个中医工作的重要方面,是研究中医学术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程,不可等闲视之。--(寻原继承;)
--我们认为,这一研究思路也完全适用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只需将其改为“让中医自己解释自己”即可--(在中医之原位解读中医,或"按照中医的本来面貌评价中医的价值"。)
--必须从中医理论体系自身寻绎其内部所蕴涵着的某些带有本质性的规律,探赜出隐藏在其背后的某些固有规律,才能寻找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切入点和可以影响、带动全局的突破口,而非其他途径!--(规律,中医理论确实包含着客观规律。有着客观规律在支撑着。)
张先生寻原继承、原位解读、蕴涵规律等的认识是不可多得的亮点。大凡对中医不是认为不科学就是神化空化玄化,或不知域原各异不可为而却强而为之的中西医结合。
赠言张先生,中医是客观必然,是一必然王国。(只是其表达方式是古代文化层面形式而已),这点看来张先生已悟识到。所要提注的是,中医的主体是客观存在的精神形式,而不是哲学思维形式。不要沉郁于古代思维文化的圈圈而不能自拨。再者请梳理一下现代医学理论对人体的认识上是否存在着尚末认识的肓点或肓域。现代医学尚未认识的肓域就是中医理论的域原。
3
 楼主| 发表于 2006-3-10 18:27:0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如何重新认识中医理论现有体系的方法论思考

该文已发表于《医学与哲学》2006年第2期
4
发表于 2006-3-10 21:05:1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如何重新认识中医理论现有体系的方法论思考

原来是张老师啊。你还认识我吗?
5
发表于 2006-3-11 21:23:47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关于如何重新认识中医理论现有体系的方法论思考

完全赞同张先生的观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8 16:50 , Processed in 0.0978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