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新医改方案的最大缺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9 21:1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新医改方案的最大缺陷
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最大失误或缺陷是:
一、新医改方案没有全面放开医疗市场,仍然抱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方式不放,坚持以什么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保持其垄断地位和所谓的“非营利性质”,没有使民营和个体医疗机构站在与公立医院完全平等竞争的地位上,让市场来优胜劣汰。公立医院的改革至今仍然迈不开步子,没有触动根本。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只有医疗卫生领域还没有全面放开,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市场化。我们是宁愿相信市场,还是相信“管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刘国恩认为,中国内地医疗困境的根源,恰恰是因为市场化的改革还不到位,只有彻底打破国有医院的垄断,实行公平竞争,并对每个公民,而不是国有医院进行补贴,医疗价格才会从垄断定价回归到边际成本定价,才能真正保证普通百姓受益。
二 没有把中医问题即尽最大努力和可能来发展与壮大中医,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与规划。在新方案中看不出如何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真正地使中医与西医“并重”,从而使之在中国的医疗领域发挥主流医学的作用。这一问题不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也不能破解。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学不起西方的医疗改革保障体系。“唯有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保健体系,才能解决中国特别是农民和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保健问题,并成为全世界医疗模式的典范。”(贾谦:《中医战略》)
总之,我认为,在新方案提出的所谓五大重点中,只有其中两个才称得上,那就是:改革公立医院和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前者的出路在于市场化;而后者则在于放宽政策,放宽准入。不应当有什么“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之称,只要它合法经营,收费合理而不牟取暴利,优质服务,群众满意,就应当一视同仁,让市场来决定优胜劣汰,让市场来调节。政府投入再多,如果现行的医疗体制和机制不改革,也仍然无济于事,只能是投入一个无底洞。医疗制度的改革,还要跟上先进的医学思想和医学模式走,因为任何医疗活动都与之有关。是选择先进的医学模式,还是选择落后的医学模式,将对医疗行为(包括其结果)及其管理产生直接的影响。
[/watermark]
2
发表于 2008-11-9 22:10:5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新医改方案的最大缺陷

未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理定规矩.
3
发表于 2008-11-10 10:20: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新医改方案的最大缺陷

中医药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先进的最科学的医学体系,是经过了几千年医疗实践证明了的医学真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在生命医学领域,永远也跳不出中医学范畴,要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疗效差,唯一的出路就是全面具承和发扬祖国的中医药学,大力推行用中医药治病和防病,开展全民学习中医药保健知识活动。要学好中医药,做一名真正的中医师,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最主要的条件是熟读中医五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匱要略》《神农本草经》。反复学习,熟读二十遍,反复理解,勤于思考,不断结合实践再学习领会。同时也要多阅读历代中医名著,如《脉经》《医学衷中参西录》等等。通过十几年的刻苦攻读实践,才能真正掌握中医药的精髓,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使广大患者脱离苦海。历代名医都认为:未有通医不通儒者。要重视医,文,史,哲的一体性。中医许多经典理论都源于《周易》。良好的古文学基础是学好中医的保证。自古中医中药是不分开学习的,精通中医的必精通中药。针对当前中药质量问题存在较多的现状,为医者一定要掌握中药的真伪的鉴定,优劣的区分,炮制规范,制剂等知识。下面是转载部分内容:
中医治病要有好的效果,除了辩证处方正确,煮服方法合理以外,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中药材质量必须可靠。好的药材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采摘适合季节,植物性药材都有最适宜的采摘时间,《神农本草经》引名医曰记载了药材的采摘时间。
二:选用道地药材,如四大怀药,浙八味。
中医药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先进的最科学的医学体系,是经过了几千年医疗实践证明了的医学真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在生命医学领域,永远也跳不出中医学范畴,要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疗效差,唯一的出路就是全面具承和发扬祖国的中医药学,大力推行用中医药治病和防病,开展全民学习中医药保健知识活动。要学好中医药,做一名真正的中医师,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最主要的条件是熟读中医五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匱要略》《神农本草经》。反复学习,熟读二十遍,反复理解,勤于思考,不断结合实践再学习领会。同时也要多阅读历代中医名著,如《脉经》《医学衷中参西录》等等。通过十几年的刻苦攻读实践,才能真正掌握中医药的精髓,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使广大患者脱离苦海。历代名医都认为:未有通医不通儒者。要重视医,文,史,哲的一体性。中医许多经典理论都源于《周易》。良好的古文学基础是学好中医的保证。自古中医中药是不分开学习的,精通中医的必精通中药。针对当前中药质量问题存在较多的现状,为医者一定要掌握中药的真伪的鉴定,优劣的区分,炮制规范,制剂等知识。下面是转载部分内容:
中医治病要有好的效果,除了辩证处方正确,煮服方法合理以外,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中药材质量必须可靠。好的药材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采摘适合季节,植物性药材都有最适宜的采摘时间,《神农本草经》引名医曰记载了药材的采摘时间。
二:选用道地药材,如四大怀药,浙八味。
三:炮制规范,选用的辅料如蜜,醋,酒,盐,等都必须优质。
四:加工精细,该去壳的,该去核的,该去节的,该去粗皮的等都必须去干净,如山萸肉需去尽核,麻黄有去节和不去节之分(功效不同)。
五:干燥程度合理,对容易变质的,出油的因采用真空包装,如柏子仁。
六:杂质含量越少越好,药材越干净越好。
七:中药品种一定要纯正,要和古代医家所用的相一致。不能用转基因,嫁接等的现代技术搞的所谓高产量的新品种。
《走近中医》一书中说:中医队伍中存在着许多的“伪中医”,他们并没有理解和掌握中医,他们也没有掌握中医的四诊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脉诊只是装装样子,根本不知手指下患者是属何种脉象,但却在使用中药治病,在这些用中药治病的医生手中,中医只剩下了西医理论下的中药的简单罗列和组合,他们往往只根据患者对病痛的诉说来开药方,来罗列组合中药,如病人说吃力,就放些补气药,病人说饭不想吃,就放些开胃药,病人说怕冷,就放些补阳药,病人说鼻子不舒服,就放些苍耳子,辛夷花————,然后把这些中药简单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张治病药方,少则十几味药,多则二三十味药,在这里,我们称他们为“用中药的医师”,是“伪中医”,而不是真正的中医师。只有熟读和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在中医经典理论和严谨的配伍组方原则(君,臣,佐,使,药物的归经,升降沉浮,敛散,寒热,营卫,气血,攻补等等)指导下,通过准确辩证,深思熟虑来运用中医药治疗疾病,才能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这才能称为真正的中医。学习中医,实践中医,我们都应该向近代中医大师张锡纯先生学习。
4
发表于 2008-11-11 11:27:06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新医改方案的最大缺陷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18>百家争鸣</a>转移过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14 07:46 , Processed in 0.0619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