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31|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白衣入蜀 国士无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9 21:4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白衣入蜀 国士无双
                             -- 记四川红十字会抗灾疫情预防小组负责人施海潮博士  
                                                            萨苏
    “只有能保护好自己的人,才能救更多的人”。
             --四川红十字会震灾疫情预防负责人 大阪府立大学学术博士施海潮教授
     五月十二日,中国四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造成数万人遇难,堪称人类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遭遇的最重大灾难之一。“有生命的七十二小时”的救人行动,各国救援队的陆续进入,xxx小时的「生存奇迹」。。。 随着时间的延续,灾区的新闻画面中,越来越多地出现背负喷雾器身着防化服进行消毒防疫的救灾人员。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救灾已经进入严峻的防疫阶段。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率领这支庞大防疫队伍的指挥员里,还有一名来自日本关西的华侨中医,这就是5月18日被四川抗震救灾总部任命为疫情防治负责人的大阪府立大学学术博士(MD.phD.)施海潮教授。
     一名在日华侨,怎么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灾区疫情防治工作的指挥员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采访了仍在前方指挥防疫作战的施海潮教授。
尽管已经在前线和后方之间往返奔波了整整两个星期,五十四岁的施教授声音略带沙哑但依然十分洪亮。
     对他的采访却几乎难以进行下去,因为每说几句话,话题就会被教授转到“有谁能第一批捐婴儿奶粉赠给没有母亲的婴儿?灾区特别需要!”“最少需要3万个简易血糖检测仪”“ 希望通过媒体,把灾区人民的目前的最大困难最大需要是什么,传带给为灾区募钱的人们,让他们在日本采购灾区最急需的实物”,诸如此类的内容上面去,想把他保持在采访话题上就象和战壕中的指挥官对话一样艰难。
     这位指挥员并不怎么愿意谈论自己的事情,只说那是“尽份心力”,却在电话里有些官僚的效率低下深感痛心,对捐助过期药品的黑心老板,语气之尖锐,感情之强烈使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在世界医学界深孚众望的灾后医学专家,温文尔雅的大教授。
     然而,在施教授麾下的志愿者组织负责人李大鹏先生却说,正是施教授这种刚烈敢为,疾恶如仇的作风,在当地的救灾工作中,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那些习惯推诿的官员没有不怕施教授的,他虽然只是一个「临危受命」的总指挥,但对我们志愿者来说,他的话比省长书记还管用。”李大鹏说。
     “但是他对志愿者们,就像父亲对孩子一样慈爱。”
     六百多万人受灾,汶川,都江堰、绵竹,北川,安县,什邡,德阳,绵阳等8大重灾区安置点的“帐篷城”绵延数里,怎样做才能大灾之后无大疫,如何对疫情的监控才是最有效率,怎么做才可减少对水源污染,最快地将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各国志愿者的协调最适化?。。。可以想象作为防疫指挥员施教授身上承担着怎样的压力。我们实在不忍心占用他更多的时间。
     只有通过和当地施海潮博士指挥的志愿者们的联系,和施教授家人的访谈,才终于慢慢理清了这位在关西生活了二十几年的老华侨,在过去的十几天中是怎样地奔波和工作着。在这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施教授几次从生死边缘走过,他的大胆勇气和他的细心精致让部下们钦佩不已。他在16日从北川重灾区的千佛山孤岛拼死突回成都急报疫情危险时喊出的“我不怕死,只要能救更多的人!”已经成为一段人人耳熟能详的传奇。为了保护这位做事身先士卒的老教授,中国四川省省委书记刘奇葆不得不设它法让张波会长劝说,「前方不缺作战员,后方缺少有经验的指挥员」,并派人强制将施海潮先生“扣留”在成都后方。
     施海潮先生,1955年生于中国福建省的一个中医世家,十四岁在农村当「赤脚医生」,从小选择继承祖业把“悬壶济世”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1976年,给一个重证一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并发症皮肤病时,发现患者用了后来被命名为「抗糖薯」的植物药,不仅治愈并发症,停药数年之后,血糖值也正常化了,施海潮先生为了进一步探索抗糖薯的抗糖尿病作用机理,86年东渡日本,先后在名古屋大学糖尿病学家佐藤佑造研究室学习西医糖尿病,大阪府立大学中野长久教授旗下做糖尿病分子生物学博士后,对抗糖薯的活性成分对细胞核受体---转录因子PPAR-s作用机理进行更深入研究,长期定居关西。施先生专攻糖尿病医学,学位论文《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studies on antiobesitic and antidiabetic components of Dioscorer antidiabetic,》等在国际上获得广泛重视,他把天然药物治愈糖尿病的机理研究,从激活细胞核内受体---转录因子PPAR-s,令m-RNA只转录考贝DNA上的正常遗传情报,让t-RNA只表达正常的细胞形质,在细胞组织更新换代后,生物机体也正常化了---提升到探索中医中药「治本」的接点。(他在「伤寒网」曾对在成都研究中医学的故乡小友说「转录因子的研究和解明,是证明中医中药如何「治本」 的接点,目前还没有比这项研究更能替中医中药说服现代科技界。我从小学中医爱中医,最近10多年来,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投放在研究和解明转录因子项目上的,陈竺博士也是赤脚医生出身的,和我有极其相似的经历,两年前我和他一起出席了世界医药论坛,那时他是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现在他是卫生部长,他比谁都更懂得中医中药对他来说是个什么,----有谁会把自己的立身之本废掉?!他绝对不会「是把中医消灭化,消灭中医的中国人,」请放心,我们是想让全世界人都知道:中医中药是门严密的复杂科学,只有她,才有能让人类长久健康---让一个国家就有全人类四分之一的人口---世界上还不可能有比中医中药更受用的科学,我们在做「中为洋用」的事业,我们活的比你们更苦,也更累!!敬请读读我的《学问宽仁》一文吧谢谢!)同时重视「治未病」,他高度重视预防医学,尤其实对地震灾后疾病防治方面的研究投入过较大精力。因为施海潮博士在国际医学界的声望,国内的科研部门曾多次邀请其回国讲学和访问,他的专业造诣给国内同仁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这次任命施先生担任指挥防疫工作留下了伏笔。
     在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时在大阪府吹田市的施先生立即投入抢险救护,在实践中积累了在地震灾害中进行防疫工作的经验。
     512大地震发生的时候,身在日本的施教授中止了工作,立即与中国方面联络,力求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挽救更多灾区同胞。此时,由于中国方面尚处在震后短暂的惊愕之中,因此对于国外华人华侨的救灾行动无法给出明确的指导。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日本生命科学协会的常务理事,心急如焚的施先生和协会理事们共同商讨对策。认为灾区需要适用的药物和食品,由施先生携带直接飞往灾区一线,查清灾情并随时联络后方。后方日本以戴毅,赵欣等博士,和美国的明天然博士(现时已为震灾后糖尿病的诊治募捐到150万美元),遇福礼教授等华人社团领军人物组成后援团,一面在日本北美募集捐款物资,一面设法为灾区提供最为有效的学术支持。
     据施夫人的回忆,施教授出发的时候十分冷静。他根据阪神大地震的经验带齐随身药品,睡袋等装备,吹田市水道局提供的救灾时饮用水袋,地震灾害用压缩饼干,而且最大限度地携带了在灾区最能发挥作用的高热量食品。他携带的20kg雪印奶酪和5kg牛奶可可粉后来成为当地第一批志愿者中最有效的“能源”,深受好评。
     而在临出门的时候,已经全副服装的施教授,却又拿上装有200支中国传统医学的金针消毒棉球的皮夹子。“即便是我的药全都用光了,有这一盒针,我还能多救几个人。”施教授把皮夹子放好,这样说。
     15日,施海潮先生经上海飞往成都,当天不顾劝阻,「我有经验,老兵先行」率领一支60名由退役特种兵的志愿者直奔第一线。负责接应的四川侨办,周敏谦主任得知在国际上富有声望的施教授不顾自己年过半百,直奔抗灾第一线大吃一惊,但已经来不及阻止!
     这支志愿者队伍,全部由曾服役过的老兵组成,被称为“老兵队”。成为施先生部下的一支救灾防疫精兵。他们和山西地震大队山东地震大队的指战员们一道徒步翻山越岭,爬了7个小时山后到达被震成与外界隔绝的---佛教圣地千佛山「陆上孤岛」,损失最为悲惨的地点之一安县茶坪乡老街村,和新街村呈反对称,老街村全村仅有一两座危楼,其他全部成了只有兩米高的废墟,他和所有的到灾区一线的军民们一样,见到灾民,首先是把随身带的水和食物分给他们,在老街村边的溪谷滩里,发现有2~300具没有处理好的尸体,由于种种原因(实力和防疫意识不足),加上其他大量的动物尸体已经臭味冲天。他们6~10人轮流背一个伤员下山,回到山下救助点已是17日凌晨2^3点。
     施博士意识到了疫情的恐怖!他发现,灾区是用火化来处理遗体的,为了不酿成二次性灾害--火灾,火化场所只能选在近水低谷或河滩上,这种用火化来处理的方法不仅难度大,老天爷并不会等完全火化后再下雨,余震也不会保证不把上游的的水库,堰塞湖震溃,也难以满足防疫要求,加上当时民政部门规定,未经认领的尸体不能处理,还由于连日雨后高温,遇难者遗体多数已经出现腐臭现象,大量的动物尸体已经腐败,腐尸污染水源的危险已到了倒数秒。施博士与山西地震大队山东地震大队的指挥员立即请示安县党委书记,让他们尽快改用挖坑深埋法处理遇难者遗体,以及紧急处理这之前一直被忽略的死亡牲畜,家禽尸体。然而,安县党委书记的答复,使施博士震惊不已,很快认识到,类似的问题普遍地存在于整个灾区。而各地投入救灾的军人和志愿者,以及各级领导,都按照电视媒体所主导的大方向,依然将救灾重点集中在挖掘被埋人员的抢救上,还没有对防疫方面加以考虑,这将为大灾酿成大疫,隐患极大。
    千佛山山体崩塌,滑坡把通路的山谷凸成新的山体,余震不断道路交通被彻底破坏,此时,茶坪乡与外界的电讯联络全部中断,「火腿」们(成都人对无线电爱好者的爱称)的无线电通讯时断时续,恶劣的天气使直升飞机都难以降落,投下药物食品无法找寻,千佛山中的茶坪乡完全成了一个“陆上孤岛”。
     有志愿者自告奋勇,愿意携带施教授的信件连夜翻山出去向有关部门报告。这是一个冒着生命危险的决定,让施教授十分感动。但知政府部门工作程序的施教授认为,如果仅仅送一封信出去,等到这封信被转到能够决定的人手中,恐怕已是疫情爆发的「马后炮」,此时需要进行的是和时间赛跑,和疫情赛跑。而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自己立马赶回成都,用支持自己此举成行的川侨办,国侨办等关系多渠道地希望把心声直接“上达天听”,来获得领导层的对应。
     天黑路险,施海潮的一句话“我不怕死,只要能救更多的人”让所有的人感动万分。
     最终,志愿者们决定全力协助施博士出山报告。施博士带着擅长山区行动的几名志愿者,随即出发。茶坪乡周围的山体已经极不稳定,在余震中颤抖晃动,不断崩塌。施博士一行就在悬崖与滚石之间连滚带爬摸打着前进,此时,即便是谁,也没有任何可讲特殊以冕获生存的特权。时而需要绳索吊拉攀爬近乎垂直的陡崖,时而要躲避余震落石,施海潮教授和另一名西安来的姓「车」的志愿者经过艰苦跋涉,终于走出大山。
一名发现了他们的绵阳司机挥泪驱车,将一上车就睡如泥人一样的施海潮教授和那名志愿者送往成都,这位“的哥”坚决不要钱,哭着对施海潮教授说:“今天要是我收了您的钱,明天我就无法在四川做人。”
     17日,到达成都的施海潮教授不顾疲劳,立即到达四川省红十字会,汇报灾区惨境并充分说明防疫工作的艰巨。救灾的重心必须立即从挖人出土转移到以防疫为主的战役上来。四川红十字会会长张波当机立断挂通某人大副委员长电话,委员长对此十分重视,问该怎么办,施教授说请委员长立即下令「处理尸体,远离水源,挖坑深埋,现在救灾,防疫为主」。
是日起灾区实施「处理尸体,远离水源,挖坑深埋,」事实上也开始将救灾的重心,转移到以防疫为主的战役方面来。
     18日省长批准了使用「灭鼠药,漂白粉,敌敌畏」的隔离带(10米宽)把尸体隔离起。同时,施海潮博士临危授命为红十字会的疫情预防负责人,由他负责灾区志愿者的疫情预防指挥协调工作。
     就在充分了解了灾区危局后,施教授和家中通话,含糊地告诉夫人:「抗糖薯–糖尿病」这部专著还没有出版,如果我不能回去了,请陆教授帮我把它出版,这期海峡药学上发表的论文,版费500元还没有还给陆教授,中信银行来电说汇到的款还没有入帐。。。
     也许因为目睹从各地教会来的志愿者喊着“上帝爱我,我不会死。”并肩在救灾第一线中的努力,无神论者的施教授在宽慰家人的时候说了一句这样的话 – “是我让上帝爱她们的,所以我更不会死。”
     从18日起,施博士开始在四川红十字会负责疫情预防指挥协调工作。由于具有在阪神大地震中的工作经验,他指挥的防疫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在志愿者前往灾区前,施博士都要安排进行防疫简短培训,高度强调志愿者们自我保护意识,只有热爱生命注意安全的人,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效率最大化。由于施先生的华侨身份,外国的人道救援志愿者也由他负责协调指挥。他在处理「无国籍医师团={无国籍记者团}」在妨碍灾区救灾活动一事传为佳话:「你们是什么专业的,带的是什么药来,有什么高超医术?黑手铐旗帜也带来了吗? 你们知道各国都有医事法药事法吗?你们在美国也可以行医的吗?我告诉你们,我从日本来,我不代表政府,不讲政治,只讲人道和不人道,如果还识相的话,乘余震落石还没有把你们砸死,赶快滚吧! 」。5月18日红会派出了第一支到茶坪老街村的无人区去处理尸体消毒灭鼠杀虫的「敢死队」。出发前施博士做了如下的动员:
     勇士们战友们孩子们,你们好! (首长好! {队长:「前面两排坐下!」})
     这次派你们回到茶坪老街村的无人区去,执行什么任务,知道吗?(消,杀,灭!)
     上午省长批准了我们的实施防疫方案,你们是我们灾区第一支实施「消,杀,灭」的防疫突击队,这意味着救灾工作的重点已经转移到防疫为主的战役上来了,「任重道远」这个词汇,终于有了最恰当的用场。
     我要你们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知道吗?(保护自己,尽力救人!)
     对!对,只有能够保护好自己的人,才能够救更多的人。勇士们战友们孩子们,我老了,今天不能再和你们一道背30公斤爬7个小时山路,去执行这项目前为止最艰巨的消,杀,灭任务,只好让你们替我出生入死,敬清你们原谅我吧,黄昏赞美清晨,希望寄托你们,勇士们战友们孩子们,现在出发,今天傍晚到达山西地震大队营地,好好睡一个晚上,明早6点开始登山,5个小时后到达山顶,吃饱喝足,把剩下的水和干粮留在山顶,休息片刻穿好防化服下去,到达茶坪新街村时,把消杀灭药物准备好,特别是喷雾小组,请按瓶标说明书稀释药物后,你们背上的份量就更重了,勇士们,怕苦吗?(不怕!,我们身上流的是军人的血,架的是军人的骨, 带的是军人的魂,我们什么也不怕!)好!我就喜欢我们这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钢铁硬汉老兵队!争取在天黑前完成任务,有信心吗?(有!) 好! 到达老街村后,现场听从川大余清教授指导。你们在回山顶前把防化服脱下装进塑料袋,后续运输的新疆队会用干净的水给你们洗手和消毒,自己检查一次什么地方?(颈部,腋下,腹股沟!)吃饱喝足,休息片刻下山。如果有什么情况,请队长及时向我和戴军医报告。后天夜里2~3点你们凯旋时,我会和你们美丽的军医戴丽,战地护士梅春芬,在山下为你们60位勇士检查身体,以及让圣爱基金会的小姐们为你们彻底消毒。
     勇士们战友们孩子们,我谢谢你们, 拜托了!我向你们致敬,给你们鞠躬!等待着你们凯旋回!
    出发!
     起动「保卫成都」行动,即对所有的救灾人员从灾区撤离回基地回成都的时候,车和人都要进行消毒。19日派出第一支为从灾区回蓉消毒的专业队。21日请国红会会长提议启动「保卫母亲河」行动,说「我是普通一兵,只能把看到想到说到传到您领导层,您是能够做到的人,我只能忧民,而您能够救民,。。。」
     有崇高的地方就有卑劣,施先生亲自带人送上前线的救急药品,有的却是过期产品,因为老板试图以捐助抵税而被送到了红十字会。施先生愤怒了,像狮子一样咆哮 – “当年在日本看到电视上说「中国捐给海啸灾民的是过期食品和药品」,我骂他们诬蔑,可是我施海潮冒着生命危险背上去的药物,居然是哪个黑了心的老板为了抵税的谁都不要的过期药品!!欲哭无泪!!!”
     在百忙之中,施博士始终与在日本的后方保持联系。我手中有此后施博士和后方联系的若干电子邮件,从这些简短,枯燥甚至来不及纠正错字的文件中,仿佛可以看出当时施先生在灾区用漏气(牙齿不好)且不准确的「福建腔」,或通过电话,一个字一个字念电邮内容让志愿者打字时的场景。
     “戴毅博士:您好!请您帮助!
     神户中央区下山手通的2-5-6东荣商行的:XXX社长福建人,是我和邹平,东超的同乡,很有爱国心和实力,请您把这个邮件的内容打印或转述给他,请他想想办法,我和他同乘过到上海的飞机(临座),也许他还能记住我,他的电话好象是:078xxxxxxx,请您和他沟通一次谢谢!海潮
     会员理事们战友们: 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谢谢各位为灾区而默默捧献的战友们!“
(笔者从编辑部得到消息,这位商行老板捐赠了1500万日元给救灾工作)
     “灾区没有电,更不能上网,所以如果有可能请神户的华侨以及神户的npo捐助,说实话在灾区现在不需要钱,需要的是适用的物资,重建家园时,也是需要适用的物资! ,---如果还能买到东西的话也许就不叫灾区了,---捐助些适用的物资吧!点对点的援助,才是最有效的救灾,点对点的援助,才好让捐赠者放放心心的看到自己得捐助被有效的利用,受助者也可以永远记住救助过自己的恩人是谁,远比给政府机  关送钱更有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你们编译的<灾害看护手册非常适用,我替救灾的护士护理员们向参加编译的各位博士致敬!谢谢你们!“
(笔者从编辑部得到消息,《灾害看护手册》是戴毅博士等人连夜翻译国外有关文献,用最快速度制成的救灾简明文献,已经在灾区发挥重大作用。)
     “敬请在日华人各界在国内(靠近灾区)的印刷厂把《灾害看护手册》印制成小册子5000~10000份,经灾区县市的红十字会点对点地捐给在灾区安置点的护理志愿者们。在此我代替灾区人民谢谢你们!
                                    四川省红十字会抗震救灾小组
                                 疫情防治负责人 施 海潮 敬礼 “
“遇教授:您好!
     我15日起到灾区第一线救灾,在现场发现由于实力和防疫意识不足,大量的动物尸体,和无人认亲的尸体,没有适当的处理,如果大雨或山洪,水库,堰塞湖决堤等,随时都有被带入母亲河的危险(在第一时间里向人大副委员长报告了,以后我被留在四川省红十字会抗震救灾小组负责疫情防治的指挥协调工作,已很少有机会到第一线去了)。而我们长江中下游各省市县的自来水公司不具备处理这种水质的能力,所以:
     1:请求对被腐尸污染的水处理学术救援,和中国目前有实施可能的予案,(大话,空话没有用!)请您帮助!
     2:对普查震灾后糖尿病的捐助,请您呼吁北美各界捐赈3万个简易血糖仪和供: 300万人次用的配套试纸,最好能找到生产厂家,向他买或请他捐赠(世界媒体都聚焦灾区,=免费大广告)请您帮助!谢谢!  
           海潮敬礼”
     “法律规定捐给灾区的水和食物,志愿者们不能动用,和有组织的有后勤保障的官兵们不同,早期进灾区没有组织也没有后勤保障的志愿者们钱尽粮绝,我把所有的钱都买了水和干粮送给替我这个老头出生入死的勇士们战友们和孩子们。
     我也已钱尽粮绝,现回上海求救求援,但是,我筹足粮草后,立马返川,救灾防疫!”
     一字一字读完施博士的信,心中只有一个词,就是 – “国士无双”。
     刚刚传来的最新消息,是在施博士的努力下,对灾区和长江流域水质进行一小时一监测的工作已经正式展开。
     忽然,想起了施博士的女儿给他写去的诗,鼓励和慰勉自己的父亲 –
     天是蓝的,有时也会有一片乌云,
     但很快就会晴朗;
     草是绿的,有时也会枯萎,
     但很快又会翠绿;
     人生是美好的,有时也会有灾难,
     但很快就会过去!
     人的可贵之处在于
     能在苦闷中发挥力量;
     能在黑暗中献出光明,
     能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即使在丑恶的一面里,也能同时
     展示给人们美好的一面!
     宝宝不哭,妈妈在你身边;
     妈妈不哭,儿子在你身边;
     爸爸不哭,女儿在你身边;
     四川不哭,我们在你身边;
     悲伤只是过去,灾难已是曾经;
     真的不要哭,因为坚强才是人
     生存的意义!
     暴风雨后的彩虹才是最美的!                         
     ----四川不会垮
     因为有日本华人生命科学协会!
读完这首诗,笔者的眼睛也已经湿润。
     愿好人一生平安
                                                                                     [完]
2
发表于 2008-6-20 00:29:3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白衣入蜀 国士无双

用一颗装置德善的心,
体现炎黄子孙同根生;
用一双经过磨难的手,
指挥震后防疫祛瘟神.
3
发表于 2008-6-20 08:45:11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白衣入蜀 国士无双

     施先生没有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施先生也是中医人的光荣,谨向施海潮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4
发表于 2008-6-20 08:47:1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白衣入蜀 国士无双

施先生没有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施先生也是中医人的光荣,仅向施海潮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5
发表于 2008-6-20 08:51:1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白衣入蜀 国士无双

      施先生即伤寒论坛的会员“炎黄子孙”,我们论坛也有一位“炎黄子孙”,不知是否为一人?
6
发表于 2008-11-5 10:16:3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白衣入蜀 国士无双

施先生即伤寒论坛的会员“炎黄子孙”,我们论坛也有一位“炎黄子孙”,不知是否为一人?
7
发表于 2008-11-10 01:47:2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白衣入蜀 国士无双

哈哈,本论坛的炎黄子孙无医师资格,据他自己说在东南亚某国混在别人开设的诊所行医,能和施海潮博士是一人吗?孙总版浏览的帖子实在有限。
8
发表于 2008-11-10 04:57:2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白衣入蜀 国士无双

下面引用由郎中喜来乐2008/11/10 01:47am 发表的内容:
哈哈,本论坛的炎黄子孙无医师资格,据他自己说在东南亚某国混在别人开设的诊所行医,能和施海潮博士是一人吗?孙总版浏览的帖子实在有限。
施海潮博士是真正的炎黄子孙,而本论坛这位则是假的,是江湖骗子,故称之为谎言子孙可也
9
发表于 2008-11-11 23:02:3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白衣入蜀 国士无双

如果施海潮博士是那个鼓吹地震糖尿病的人,看样子也是个大忽悠。[DISABLELBCODE]
10
发表于 2008-11-12 10:12:5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白衣入蜀 国士无双

下面引用由后皇嘉树2008/11/10 04:57am 发表的内容:
施海潮博士是真正的炎黄子孙,而本论坛这位则是假的,是江湖骗子,故称之为谎言子孙可也
施海潮是混迹日本的,绝口不提自己在国内和在日本是靠什么为生的,怎么觉得和我们这里在东南亚混小诊所的"炎黄子孙"是同一个阿。
我们这的“炎黄子孙”要不是施海潮,怎么一有施海潮的帖子他就跳出来骂大街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8-13 18:05 , Processed in 0.05754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