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案讨论系列(16):经方用法之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6 19:3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医案讨论系列之十六:经方用

    郭×宝       男       38岁
    初诊:1999年1月2日
    风湿性心脏病二十余年,近气喘咳嗽,伴颜面及下肢浮肿。据述初起时外感咳嗽,经静滴多种抗菌素、口服地高辛,外感虽愈而反增喘咳、浮肿且日渐加重。察舌胖质紫暗,苔白浊腻,舌面粘湿。脉两手虚大上寸。询之,咳喘痰清而多,晚间口水自流,尿量甚少几无。胃脘稍胀,大便形正,有时溏泻。纳正,口干,咽鲜红。处方:
        半夏12克   枳壳10克   桂枝10克   茯苓15克   白术15克
        杏仁10克   苍术10克   甘草5克     黄芩10克   生姜10克
                                          水煎服,二剂
   
    二诊:1999年1月5日
    咳喘大减,痰转少,尿量增多。口干消失转为口中甜腻。脉右虚稍大,左滑洪大,舌淡紫,苔白腻。处方:
        茯苓15克   桂枝10克     白术15克     甘草5克   苍术10克
        五味子7克     黄芩3克     生姜10克
                                          水煎服,二剂
      服后喘咳及面浮足肿消失。
      按:多年反复咳喘气短,心脾阳虚,痰饮内聚,故痰清而多,口水自流。复感风热,肺气郁闭而喘咳气短。脾虚肺郁,湿阻气滞,则小便短少,发为浮肿。脉虽虚然大而上寸,为上焦郁热,故咽红口干。方以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桂枝合杏仁亦以宣肺祛风。再加黄芩清解肺热,半、苍、枳、姜燥湿化痰,宽胸理气。二诊,肺气宣通,水湿得运。口干消失为肺热已减。口中甘腻本为湿象,前为口干所掩盖,至此方著。脉右虚为脾气弱。左滑为痰饮未尽,洪大为肺气耗散之象。故以苓桂术甘汤合苓桂味甘汤温阳化饮,收敛肺气,止咳平喘。[/SIZE]


文字
2
发表于 2007-6-27 15:03:22 | 只看该作者

医案讨论系列(16):经方用法之五

此案之妙:切中风寒湿邪内侵之病机。水湿不化、内袭肺金、外则泛溢肌肤四肢、下走肠间、见到浮肿、咳嗽气短、脘腹痞胀。联系中医风湿热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一般在感冒初期应积极治疗为要。注重预防风湿热感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2 08:38 , Processed in 0.0894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