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0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执业医师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12 12:07: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真通在 2005/05/12 12:38pm 第 3 次编辑]

《执业医师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1、《执业医师法》造成千千万万有一技之长或有绝技的民间中医不能为民众服务。而民间传统医学是中医的根源,也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拔掉根源,大家知道结果会是什么样了。
2、民间中医被消灭,官方中医又多数解决不了问题,迫使民众只能走进西医医院接受所谓正规治疗(正规伤害),造成西医统治了当今绝大多数的医疗市场。
3、西医的统治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
西医西药的毒副作用每年造成了上十万人的无辜死亡;西药在治疗一些常见病或叫小病的同时,每天都在为以后制造着无数的疑难病症,慢性疾病或残疾病人;
西医手术的滥用,造成对无数人终身不可逆转的伤害。不管大的手术还是小的手术,哪怕是成功的手术,都因为手术本身就对人体经络造成永久性的创伤,每一次手术都会让接受手术的人在今后的日子里产生很多连带性的疾病和痛苦。
西医各种检查的滥用,不仅耗费了许多不必要花费的金钱,更严重的是,检查看得见或符合指标才叫有病、才应该重视的观念危害性更大,深远的影响就是造成环境越来越严重的污染。长江上游的污染行为不必要对上海人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负责,因为吃喝污染的水一时是查不出对人危害结果的;汽车排放出来的废气(毒气)强迫民众吸入是不必要负责任的,因为吸入那些废气(毒气)一时是查不出会生出什么病的。食物里面放垃圾或毒素,只要吃的人不在短时间内出严重问题也是不要负责任的。如果有一个人强行把汽车的排气管接到汽车内毒死车内的驾驶员,这个人可能要被判刑坐牢。可现在每时每刻无数的汽车等机动车排放出废气(毒气)慢慢毒杀民众,却是合理合法的。这些都是西医的错误观念造成的。
西医的统治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深受其害。就说第一代中国独生子女,多数甚至绝大多数都变成了“次品”甚至是“废品”。带眼镜的,乙肝的,肥胖的,贫血的,五官不端整的,身体结构变形的,智力低下的等等,越来越多。患各种慢性病或急性病的越来越多。
综上所术,《执业医师法》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是深重的灾难,不仅当代人深受其害,而且后面几代人还没出生就已经注定也要受害了,因为他们的长辈许多不良的遗传因素已经形成。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执业医师法》是一部极其反动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1998年6月26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考试和注册
第三章    执业规则
第四章    考核和培训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健康,制定本法。
第二条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医师,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第三条    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全社会应当尊重医师。医师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医师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医师工作。
第五条    国家对在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医师,给予奖励。
第六条    医师的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聘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条    医师可以依法组织和参加医师协会。
第二章    考试和注册
第八条    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医师资格考试的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师资格考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第九条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的;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第十条    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第十一条      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试的内容和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二条      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第十三条      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
除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准予注册,并发给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医师执业证书。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可以为本机构中的医师集体办理注册手续。
第十四条  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
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
(一)    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    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三)    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四)    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注册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六条  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在三十日内报告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一)    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二)    受刑事处罚的;
(三)    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四)    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五)    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二年的;
(六)    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被注销注册的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注销注册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七条  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注册事项的,应当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第十八条  中止医师执业活动二年以上以及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消失的,申请重新执业,应当由本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机构考核合格,并依照本法第十三条的规定重新注册。
第十九条  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五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行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个体行医的医师,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经常监督检查,凡发现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的,应当及时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准予注册和注销注册的人员名单予以公告,并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汇总,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三章    执业规则
第二十一条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    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二)    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三)    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四)    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五)    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六)    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七)    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第二十二条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履行下列义务:
(一)    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二)    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
(三)    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四)    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五)    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第二十三条  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第二十四条  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及时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第二十五条  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
除正当治疗外,不得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第二十六条  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
第二十七条  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第二十八条  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医师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第二十九条  医师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医师发现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十条  执业助理医师应当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其执业类别执业。
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诊治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
第四章    考核和培训
第三十一条  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者组织应当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进行定期考核。
对医师的考核结果,考核机构应当报告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三个月至六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允许其继续执业;对考核不合格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医师考核工作。
第三十三条  医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一)    在执业活动中,医德高尚,事迹突出的;
(二)    对医学专业技术有重大突破,作出显著贡献的;
(三)    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救死扶伤、抢救诊疗表现突出的;
(四)    长期在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条件艰苦的基层单位努力工作的;
(五)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应当予以表彰或者奖励的其他情形的。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医师培训计划,对医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为医师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提供条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对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医务人员实施培训。
第三十五条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依照规定和计划保证本机构医师的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承担医师考核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医师的培训和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和创造条件。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以不正当手段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由发给证书的卫生行政部门予以
吊销;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七条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    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病重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    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
(四)    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的;
(五)    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的;
(六)    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
(七)    不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
(八)    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
(九)    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    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十一)    发生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的;
(十二)    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报告的。
第三十八条  医师在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造成事故的,依照法律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九条  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阻碍医师依法执业,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师或者侵犯医师人身自由、干扰医师正常工作、生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未依照本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导致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对该机构的行政负责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二条  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本法有关规定,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法颁布之日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由所在机构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取得相应的医师资格。其中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医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的条件,由所在机构集体核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注册并发给医师执业证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制定。
第四十四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的医师,适用本法
第四十五条  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向村民提供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由国务院另行制定管理办法。
第四十六条  军队医师执行本法的实施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依据本法的原则制定。
第四十七条  境外人员在中国境内申请医师考试、注册、执业或者从事临床示教、临床研究等活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八条  本法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
来源:国家卫生部网站

2
发表于 2005-5-12 15:07:30 | 只看该作者

《执业医师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有点伤感
3
发表于 2005-5-12 19:39:43 | 只看该作者

《执业医师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所以,应该争取"试执业行医"的立法,只要能够进行试执业行医,就能让广大的民间中医,在实践的医疗过程中,拿出各自祖传的秘方偏方,为老百姓服务,让众多患者进行考场外的继续考核,
如能这样,实际上就是等于恢复中医老祖宗,以真中医真医术真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老办法,只要能够经得起民众的检验,只要能够对法律负责,应该是比赤脚医生之路,比西医副作用慢性害人,好得多!
4
 楼主| 发表于 2005-5-17 14:00:26 | 只看该作者

《执业医师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谁应该为上亿眼睛残疾的青少年负责?
现在很多学校带眼镜学生的比例都在50%甚至80%以上。按照全国大约3-4亿青少年算,扣除农村相对少一点,眼睛残疾的青少年应该在一亿人以上。
问一问这些眼睛残疾的青少年,他们的眼睛残疾是不是他们父母遗传给他们的?绝大多数回答肯定不是的。
那是谁把中华民族的子孙害成这样的?难道真的全部是这些青少年学习方法不对造成的吗?应该全部他们自己负责吗?不是的。眼睛残疾与人体内的几个主要器官有关,相比鼻子牵扯到的器官更多。简单说,主要的因素有这么几个:1、空气污染,2、水的污染、3、食物的污染,4、西医或西药的毒负作用,5、学生用眼不科学。学生本人的责任大概是占20%左右。多数的责任应当由主宰社会的人负责。当然许多政策都是受西医错误的观念影响而制定的。因此西医应该对上亿眼睛残疾的青少年负责。必须提出的是,从这一代开始,由遗传因素导致下一代眼睛残疾的学生将大大增加。《执业医师法》人为消灭中医的行为,最大恶极。
5
发表于 2005-7-6 00:54:59 | 只看该作者

《执业医师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为下辈子,忍辱负重吧。
6
匿名  发表于 2005-7-6 15:52:24

《执业医师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国情不一样,医师法应符合中国国情。这是一个不幸的法。
7
匿名  发表于 2005-7-7 01:24:21

《执业医师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執業醫師法》是西醫編制的:)
8
匿名  发表于 2005-7-8 17:39:30

《执业医师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不過別擔心,中華民族是一個同化力很強的民族,歷史上很多入侵的民族最後都被同化了.
9
匿名  发表于 2005-7-10 11:47:00

《执业医师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

丧权辱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0 01:22 , Processed in 0.0554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