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7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石破天惊说红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4 14:06: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阳布衣在 2008/01/14 03:07pm 第 3 次编辑]

石破天惊说红楼
丙子腊月,侍病京华,值冬雪初融,空气清新,起一大早,乘车直奔香山.下车伊始,即一路打听杰王府址,寻访<<红楼解梦>>一书作者霍国玲住宅.说来此行亦非心血来潮,只因日前在京城后海恭王府门口"文化艺术书店"见得<<红楼解梦>>一书,稍一浏览目录,即被其石破天惊之论所吸引:"曹雪芹谋杀雍正帝","宁国府实隐清皇宫","大观圆实隐圆明园""林黛玉原型名竺香玉",作者独辟蹊径,独尊脂评,由脂评入证,剔疑剥茧,直逼玄关,考证出一段后宫秘史,粗粗一阅,就令人拍手叫绝.书中披露<<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曹天佑)家被雍正帝查抄,其倾心相爱之女子竺香玉也被夺入宫中纳妃,进而册封皇后.为与强暴邪恶抗争,天佑与香玉二人合力用丹砂毒死雍正,最后香玉又以身殉情.而雪芹(天佑)则毕半生心血,"哭成此书",以寄托对香玉之幽思,鞭挞暴君之荒淫,小说实躯壳,历史是灵魂.欲购此书,店中所存两册,均已破旧,忽见作者在一册只"增订本说明"中提醒读者"若有缺集,可与作者联系"并明示地址:北京香山杰王府,遂成此行.
穿街走巷,来到西山之麓一僻静村落。叩门几声,出来迎接笔者的一眼可知是霍国玲女士,与书中扉页作者照片稍有见异的是多添了几丝银发,询知为远道来购书者,豪爽好客的主人引笔者进住房,屋内布置极简陋,进门最醒目的是两个书架,用两幅褪了色的花布帘遮住,一张旧式双人床占去三分江山,加上两面旧漆斑驳的办公小桌并接一起,上面堆满尚在校对的文稿。桌边,尚坐一面色白皙、端庄儒雅的“中年人”,经介绍,知其为霍女士之爱人。稍加寒暄,即谈购书事,霍氏夫妇热茶相待,言大冷天远道来,容品茗再叙。笔者打趣答曰:取经岂嫌路遥?也是慕名而来,打扰云云。霍氏夫妇问及读过其书否?答曰:近日在某处见得,走马观花一阅,已感多惊人之语,脱俗之见,直似清风猎猎,一扫红学界积年迷雾。霍氏夫妇如遇知音,停下文稿校对工作,与笔者攀谈起来。
说话间,笔者问及增订本作序之“紫军”何人,原来竟是霍氏爱人,先生本名张晖,从事波斯文翻译工作。许多人前,是他从图书馆借回的一本俞平伯的《脂砚斋石头记辑评》,将爱妻引入“迷”途,以至她当年未逾五十,主动提前退休,一头扎进红学迷海,直到如今在其中“闲庭信步”,时发石破天惊之论。又问著作署名因何无张公,答曰:序言确系其亲撰,《解梦》文章则非其所作,夫妇间认真如此,足见其人之真诚质朴。问及其学术观点,当今红学界权威专家作何种观?答曰:某权威排斥颇厉,而周汝昌老,杜世杰公(台湾)等倒颇欣赏。此时霍氏坦诚相告,曾找某权威求其允许研究文章上某学刊,竟遭闭门羹。言迄,忿忿不平之情难却。问及对红学界争论颇多的曹氏籍贯,同意何说?答曰:以汝昌先生“丰润说”较全面,而“辽阳说”则嫌独断。问及一、二集《解梦》已先后问世,未出深闺之三集又有何突破?天机可泄否?主人谈兴正酣,直言以告,且出底牌见阅--在即将面世的《红楼解梦》第三集中,将出示故宫历史档案中新发现之证据:清故宫藏画香妃像。说话间,霍氏顺手从书架顶取下花费半千巨资自费所购之故宫藏画影本,以示我观,并作解说,言及此画中人与《红楼梦》中描写黛玉容貌、穿着、喜好、摆设绝类。如小说中黛玉爱竹,已有专论,而藏画十二幅(十二月令)中之人物、环境之状,无论自然生长,还是壁挂、几设,幅幅可见其竹,言者凿凿有据,听者如醉如痴。相谈间,霍氏夫妇得知笔者职业中医,竟不耻下问,询及《红楼梦》书与医、与《易》事,笔者惶恐以对:有人曾作过统计,《红楼梦》中,涉医药语约五万余言,几占全书十八分之一。其中许多处方,如“益气养容补脾和肝汤”今人投效临床,应如桴鼓,足见曹公亦精医药。至与《易经》关系,我以为首应作“哲学”观,古称《易》六经之首,尤今言哲学为诸科学之抽象概括也。霍氏转与紫君公言,此种说法,倒与你观点相同,紫君含笑默认。我斗胆以问:当今商海潮涌,拜金尘扬,贤伉俪甘守清净,索居西山,苦研《红楼》,莫非欲效芹圃公“瓦灶绳床”著书西山否?主人夫妇笑而不答。随后又言及笔者在京购得新出八家评批本霍氏认为,村藏备查可也,而欲识《红楼》,唯脂砚斋评本称佳,毕竟同时代,同经历人,一著一评,个中机关,灵犀相通。又介绍“戚寥生本”,亦称佳本,尤赞戚序之称《红楼梦》书:“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为识家真言。且插一花絮:《红楼解梦》推荐“戚本”值八九年,《红楼解梦》初版面世,京中各书店多年积压之戚本,一售而空。笔者饶舌,言数年前在太原五一书店见尤署名“老葵”之影印抄本,霍氏亦颇欣赏此本,且告一典故:言老葵亦一奇人,毕生家财,一世心血,铸成此本。谈话间对程高续书,颇不屑顾,视前八十回,最为价值。说到红学历史,渺渺中有辩证法也,胡适公之自传说起,蔡元培公之康熙朝政治说隐,至五十年代,“阶级斗争”说兴,俞平伯“新红”说没,且自信“解梦”将崛起今朝,对研究前景,作乐天派观。最令笔者注目铭心者,为霍氏夫妇评估红学各家,尚持“平常心”,即谈及己论,亦不废渊源,认为古今各派,均有功曹侯。学术交流,相辅相成,同舟共济,快达彼岸。最后问及“雪芹墓石”,霍氏认为其为伪品了······。拉杂谈来,已一小时余,唯恐主人校对紧张,惜时如金,遂起身告辞。

丙子腊月北京香山杰王府访霍国玲先生宅感题
蛰居香山岁月悠
合家鼎力解红楼
说破玄机惊寰宇
双照宝鑑慰曹侯
2
发表于 2008-1-14 15:27:36 | 只看该作者

石破天惊说红楼

渔翁以中医专业,能有此雅好,且如此深入,足令布衣钦羡。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8:43:14 | 只看该作者

石破天惊说红楼

谢谢南阳,诊余工暇,无牌将爱好,楸枰黑白,枕边红楼,偶有涉足,雕虫小技,不足挂齿.
4
发表于 2008-1-14 18:43:47 | 只看该作者

石破天惊说红楼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8/01/14 06:31pm 发表的内容:
十年前的事了,现在霍氏红学著作已有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大概第八,九集了,身处僻壌,尚未一睹,一憾!!!
先生有识荆之才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8:49:56 | 只看该作者

石破天惊说红楼

僻壌钓夫,荒乡穷老,出门就见荆棘了,识得,识得,一笑.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8:57:34 | 只看该作者

石破天惊说红楼

僻野荒郊,钓夫渔老,有鱼常乐,无蟹逍遥.或摆楸枰,或理医稿,路见不平,时也抽刀,独重岐黄,坛上神交.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1月14日 06:59pm 时添加 -=-=-=-=-
改旧诗答南阳布衣
7
发表于 2008-1-14 19:02:59 | 只看该作者

石破天惊说红楼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8/01/14 06:57pm 发表的内容:
僻野荒郊,钓夫渔老,有鱼常乐,无蟹逍遥.或摆楸枰,或理医稿,路见不平,时也抽刀,独重岐黄,坛上神交.
忧乐在乎心境,学士云“此心安处是吾乡”是也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 01:11:44 | 只看该作者

石破天惊说红楼

知足常乐,温饱即安,中医振兴,唯之心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4 22:45 , Processed in 0.0578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