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66|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实中药不难学》--姬领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0 17:34: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其实中药不难学
作者:姬领会,杨志光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内容简介:
  姬领会等编写的《其实中药不难学》(作者姬领会、杨志光),是中医 入门系列丛书之一。《其实中药不难学》作者以实用为目标,用通俗直白 的语言来系统地讲述中药的功效来源、炮制、用药注意等,并附有名医验 案来详细阐述每味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得深奥的中药知识变得简单; 用常见病例或生活常识做引,津津有味、引人人胜;可使中医爱好者、初 学者和中医临床者快速掌握中药的应用。

目录:

第一章    中药概说
第一节     中药功效的来源
第二节    中药的治病原理
第三节    中药的应用原则及注意事项
第二章    临床实用处方格式
第三章 补虚药
第一节  补气药
人参  太子参  党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白扁豆  甘草  大枣
第二节    补阳药
淫羊藿  巴戟天  仙茅  补骨脂  益智仁  杜仲  续断
第三节    补血药
当归  阿胶  熟地  枸杞子
第四节    补阴药
白芍  百合  何首乌  龟甲
第四章 祛邪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生姜  防风  荆芥  羌活  白芷  细辛  苍耳子  辛夷  藁本  薄荷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柴胡  升麻  葛根  牛蒡子  蔓荆子  蝉蜕  菊花  桑叶
第三节    清热药
石膏  知母  栀子  夏枯草  决明子  黄芩  黄连  黄柏  龙胆草  秦皮  苦参  金银花  连翘  大青叶  板蓝根  白头翁  生地黄  玄参  牡丹皮  紫草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第四节    祛风湿药
独活  威灵仙  木瓜  防己  秦艽  狗脊
第五节  化湿药
苍术  藿香  佩兰  砂仁
第六节  利水渗湿药
茯苓  猪苓  泽泻  薏苡仁  车前子  滑石  通草  海金沙  瞿麦  茵陈  金钱草  虎杖
第七节     温里药
附子  肉桂  丁香  花椒
第八节    理气药
橘皮  青皮  枳实、枳壳  木香  香附  乌药  荔枝核  薤白  川楝子  厚朴
第九节    消食药
山楂  神曲  麦芽  莱菔子  鸡内金
第十节    驱虫药
使君子  南瓜子  槟榔
第十一节  活血化瘀药
川芎  丹参  益母草  桃仁  红花  三棱  莪术  元胡  乳香  没药  皂角刺
第十二节  化痰药
芥子  皂荚  白前  桔梗  前胡  瓜蒌  海藻
第十三节  平肝潜阳药
石决明  牡蛎  代赭石
第十四节  泻下药
大黄  芒硝  番泻叶
第五章 表象用药
第一节    止痛药
第二节    其他的表象用药
第六章 病位用药
第一节  八纲用药
第三节    脏腑用药
第七章 中药剂量的把握
第一节  药量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把握中药处方的用量
第三节    掌握用量原则

2
发表于 2013-8-20 18:22:00 | 只看该作者
看过目录,觉得很基本和基础.似有深的实践经历的总结.
3
发表于 2013-8-20 19:02:24 | 只看该作者
gonmai 发表于 2013-8-20 10:22
看过目录,觉得很基本和基础.似有深的实践经历的总结.

感谢管理的推荐提携,《其实中药不难学》是一本好书,虽然姬领会先生岁数不大,但是书却写得深入浅出,并且结合有很多自己的临床经验与感悟,应该最适合中医初学者的胃口。

点评

很是感谢刘老师的高抬,没有恩师曹东义先生的栽培,就没有学生的今天,虽然学生感觉刚刚步入中医之门。以后,也望您多多赐教,学生不胜感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21 07:59
4
发表于 2013-8-20 19:56:43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8-20 11:02
感谢管理的推荐提携,《其实中药不难学》是一本好书,虽然姬领会先生岁数不大,但是书却写得深入浅出,并 ...

看来刘先生熟悉姬先生吧?何不作一介绍?
5
发表于 2013-8-20 21:34: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8-20 23:20 编辑
gonmai 发表于 2013-8-20 11:56
看来刘先生熟悉姬先生吧?何不作一介绍?

姬领会先生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农民家庭,儿时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时期,等他上小学,动乱也结束了,但它对大人们的伤害却没有结束。那时,帮派还在,他现在也记不清楚村里唯一的一个中医大夫到底是属于哪一派,到底是怎样被整垮的,只记得大夫给他母亲看过病,效果很不错,但就在这个时候医生仙去了。后来他的母亲找了好多西医大夫治疗,就是不见好。
他母亲的病,就是在右手手腕处有一个疮,遇到冷水或受凉之后是相当的疼。由于生活所迫,还是照样在生产队干活挣工分,照样在家里洗衣服做饭。在他的记忆里,“黄纱条”用了好多好多。至今想起,眼里仍然有泪。
转眼到了89年,一直学习成绩很是不错的他却没有考上大学,很是伤心、很是生气,随后在邻村的砖瓦窑上干了一个暑假,唉,那个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他补习的90年,更是勤奋,终于考上了大学,在填报志愿时,除了军校之外,其余的全部都是医学院校,最后,他进了陕西中医学院,在医疗系临床专业就读。
上了大学后不久,他就带着母亲到我们学院的附属医院,找到了李晓群大夫,治疗了不到一个月,病就痊愈了。当时看到母亲的那个高兴,他哭了。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母亲当时说的话:“我的这个病比你的年龄时间还长啊”。
感谢李晓群大夫!感谢中医!
此后,他更喜欢中医。
在学习大学课程的同时,他经常去图书馆、阅览室,翻阅老师们提到的中医名著和记录别人的临床经验,这些记录的东西很多到现在都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6
发表于 2013-8-20 22:09:41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8-20 13:34
姬领会先生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农民家庭,儿时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时期,等他上小学,动乱也结束了 ...

所说"塞入黄布条"即凡仕林纱布引流条.可能已形成了瘘管.可能是因病久了正气必虚,遇中医应用了扶正/托里排脓,就会见效

我觉得象是你的自述?

点评

您好,我生长在一个农家,当时上小学的时候,填成分,我的母亲很是叮嘱说填“贫农”。 我的母亲真不知道用了多少“黄沙条”,农村的条件,很是不好。 现在的我,很是幸福,因为自己的兴趣就是自己的工作,一直爱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21 08:06
7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23:41:03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8-20 21:34
姬领会先生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农民家庭,儿时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时期,等他上小学,动乱也结束了 ...

  姬领会先生的经历,确实让我感动!加油姬先生!

点评

您好,这是我在《其实中医很简单》书中的自序。由于有文化大革命等词,故而,发不上来。希望先生以后多多赐教,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21 08:00
8
发表于 2013-8-21 07:13:37 | 只看该作者
gonmai 发表于 2013-8-20 14:09
所说"塞入黄布条"即凡仕林纱布引流条.可能已形成了瘘管.可能是因病久了正气必虚,遇中医应用了扶正/托里排 ...

聪明,是姬领会先生的自述。他很忙,现在正在赶写一本书。我现在终于相信,确实有天才这回事。
9
发表于 2013-8-21 07:19:08 | 只看该作者
administrator 发表于 2013-8-20 15:41
  姬领会先生的经历,确实让我感动!加油姬先生!

中医为什么能够传承,除了有那么多像您一样中医热心支持者外,我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医的疗效。姬先生提到,是一个老中医给她母亲治病,让她母亲病情缓解。虽然老中医去世了,但引起了他对中医学的兴趣,结果中医界又出了一位中医传人。
10
发表于 2013-8-21 07:59:04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8-20 19:02
感谢管理的推荐提携,《其实中药不难学》是一本好书,虽然姬领会先生岁数不大,但是书却写得深入浅出,并 ...

很是感谢刘老师的高抬,没有恩师曹东义先生的栽培,就没有学生的今天,虽然学生感觉刚刚步入中医之门。以后,也望您多多赐教,学生不胜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5-9 06:59 , Processed in 0.1379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