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黄帝内经》悟——中医为什么是科学(目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8 21:1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ianji 于 2013-11-8 23:41 编辑

  这是一篇关于中医理论现代解读的文章,欢迎大家来批评指正。
  自从西医传入中国不久,人们就开始质疑中医以及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因为在现代解剖学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始终没有在人体中找到“阴阳”,也没有找到“五行”,而中医理论又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等这些概念之上,所以中医理论,“阴阳”、“五行”,一直以来是人们攻击的目标。但是中医已经存在好几千年了,其理论过去、直到现在还是可以指导医疗实践的,所以中医一定有其独到的,现代科学不太注意的地方。应该是我们对中医理论,对“阴阳”、“五行”等古人的概念理解出现了偏差。这一文章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在古人与现代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方法是:按照古人的科技水平,站在古人思考问题的立场来思考自然和生命形成等问题。文章第一次提出了“生命的目的性”这一生命的共性,并从生命的目的性出发,分析了生命如何达到其“目的性”,从而提出了生命的工作原理,最后提出了人体的工作机制问题,也就回答了“中医为什么是科学”这一命题。中医的理论涉及到:天文、地理、人事、社会、气候、心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希望和有识之士共同探讨。中医兴亡,匹夫有责。
                                      ——————愚工

作者:愚工

前言                                        3
中医理论的困惑                                3
中医的出路                                5
主要观点及内容                                6
我读《黄帝内经》的方法                        7
中医是生命科学                                8
事物、规律与对事物、规律的表述                9
分类                                        11
站在祖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12
为什么华夏民族自称是龙的传人                12
《黄帝内经》讲述的主要内容                13
中西医的治疗理念                                15
中医的优势和劣势                                17
中医阴阳的现代解读                        18
阴阳的命名规则                                18
量化描述法和模糊描述法                        19
祖先是没办法测量能量的                        20
用现代的语言来理解中医的阴阳                21
计算机世界中的0和1                        23
人体阴阳平衡的现代解读                        23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24
阴虚火旺                                        25
生命的目的性                                26
生命的目的—长生不老                        27
原始生命达到生命目的的方法                28
生物为什么会竞争                                30
生命大爆发的原因                                30
生命的两种力量                                31
生物进化的动力                                32
生物的两种习性                                32
生物如何提高自己及子代的生存率                33
存活是生物达到其目的性的前提                33
相对固定因素的对策                        34
有规律变化因素的对策                        35
生物钟让生物提前行动                        35
人体的生物钟                                36
何谓“合一”                                38
“合一”的理由                                39
生物与自然相适应的手段                        42
生物如何抵抗恶劣条件                        44
不可预知的因素                                46
危险和觅食                                46
学习的方法                                47
模仿类推学习                                49
分类、归纳、推理                                50
精神与肉体                                51
编制电脑下棋程序                                52
精神和肉体的关系                                53
解放我们的肉体                                57
心灵感应                                        59
大脑的功能结构                                59
心灵感应                                        60
如何“得道”                                61
灵感                                        62
魂魄神意志                                63
四时脉象                                        64
人体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生命体                68
自我修复功能                                68
自如的控制功能                                69
自我适应能力                                71
寒暑的致病分析                                72
人体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生命体                75
经络分析                                        78
人体工作原理概述                                78
从能量的角度看人体                        78
神经系统                                        79
人体能量的释放和血液活动息息相关                81
控制血液流量的“硬件设备”                        82
微循环                                        84
经络是人体运输营养和垃圾的通道                84
穴位的物质基础                                87
经络运行的动力                                89
肥大细胞的作用                                90
情绪对经络的影响                                93
针灸得气分析                                94
幻肢感传                                        98
针灸和按摩的区别                                99
按摩方法                                        99
胶原纤维—平衡体温的重要通道                101
经络现象解释                                103
年龄的影响                                103
循经二氧化碳呼出量                        103
良导络现象                                104
气功诱发感传                                104
经脉何以能决生死处百病                        105
气候与经络                                110
快乐和痛苦                                111
五行                                        113
祖先对自然气候的分析总结                        113
用五行来解释气候生命现象                        115
五行相生相克                                122
五脏和五行                                127
气血                                        131
气血相依                                        135
五运六气篇的主要内容                        136
点滴看法杂碎                                137
阴阳平衡与阳主阴从                        137
药物的四气五味                                138
六气                                        14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141
人体调节的几条规律                        142
祖先朴素的科学语言                        144
天元纪大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六篇        145
五运行大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七篇        152
六微旨大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八篇        165
气交变大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九篇        176
五常政大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篇        183
六元正纪大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一篇        202
上古天真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        208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209
皮部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五十六篇        209
气穴论——《黄帝内经·素问》第五十八篇        213
骨空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篇        215
调经论——《黄帝内经·素问》第六十二篇        216
关于中医的评价问题                        228
一个小幽默                                228
科学                                        229
复杂系统和简单事物                        230
选择性                                        232
注释与参考文献                                233
后记                                        237
物质和意识                                238
--------------------------------------------
  这一部分介绍是帖子贴出后,后来对网友的回复。附上是为了使各位了解全貌。
  《中医为什么是科学》的演绎的起点“生命的目的性”。从生命的目的性出发往微观方面分析就是《中医为什么是科学》,往宏观方面分析就是《幸福社会之路》。
  从生命的目的性开始文章分析了生物是,如何来克服物质有限难题,达到生命的目的性的。这就是总量限制、遗传、变异和优胜劣汰规律。
  接下来就是分析物种为了更好滴适应环境而采用的一种方法:提高自己以及子代的生存率。其实这就是“天物合一”何止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祖先的观念而不仅仅是中医的思想,这是他们观察自然的结果,无疑正确。
  接着把环境内的事物分为3类:
  相对固定不变类,如食物,生活的地理环境,海洋还是陆地,食草还是肉食等,这由生物的结构来保证;
  有规律变化类,如日夜规律变化,四季气候变化等,这由生物的生物钟来调节适应;
  必定发生但是发生时间不能确定类;这由生物的神经系统的调节来适应。这一调节的实现方法不就和我们的编程类似,只不过“软件”蕴含在神经系统的连接关系中,这就说明智力不仅仅是人类的东西。
  我一直说看问题的角度,从能量的角度哪一种生物不是在吸收能量而后释放能量,而这一能量过程依赖不正是生物个体吗,中医用阴阳来叙述怎么就错了呢。中医看人的气色其实就是人体释放能量的一个重要的直管的参考,西医的检查有这一项吗!一个朝气蓬勃的人和一个病秧子那个气色好。在我们嵌入式产品开发的时候,如果电源系统供应不足的话,抗干扰能力要差很多的,用软件和硬件来弥补这一问题是很费劲的。
  帖子接着按照大的功能分类从软件和硬件配合实现的角度来分析人体如何来实现其应有的功能。
  按照这一分析不就可以解释,气功入静,心灵感应、心里如何影响身体的等现象的实现方法。由于人体的软件和硬件都是自我修复和更改的,人体自然比我们的智能产品更加具有智慧,所以,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按照状态机,量变和质变、正反馈和负反馈、现代复杂系统的机理来分析。如果我们运用混沌理论的“蝴蝶效应”,一系列内部的临界状态加上偶然的偶然的外部因素导致了内部状态的变化,就可以解释妖魔鬼怪致病的原因;当然也可以解释唯物和唯心的关系了。当然更详细的解释需花些时间和一些现代知识,还要运用别人的一个实验结果。这里先不解释了,否则离题太多。
  如何调节身体来适应规律变化的外部因素,这是身体要做的事情,这不也是一种调节方式吗,时间生物学现代医学才刚刚研究。祖先的阴阳五行理论其实就是时间生物学,叙述的方法采用的是类似股市的波浪理论,大浪套小浪,重重叠叠,浪中有浪的方式。只是气候变化,人体内部如何变化中医五行描述太模糊了。
  接下来的一大截篇幅是经络。许多人否认经络的存在,认为解剖学不支持经络的存在,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对于经络的实体物质。其实这只是他们没有意思到解剖学看到的神经系统、括约肌、血管等就是经络的实体,由于没有过设计智能产品的经验,所以他们不理解。最经典的,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脑一拔电源什么也没有了,显示没有了,声音也没有了,打印也不干了。唯一的区别就是处理器的风扇不转了,人体就是心脏不跳了。
  人体如何把亿万个细胞有机地组织起来,完成人体的功能靠的就是人体的“软件”,当然这一“软件”蕴含在人体神经系统的连接关系中。我们看到的经络现象,只不过是对于外界非常规刺激以及内部特殊情况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反应现象而已。所以,经络是什么?经络就是把人体的亿万个细胞组织起来的指挥协调系统,所以,祖先认为经络“治百病,决生死”一点儿也不过分的。
  帖子对经络现象基本上都解释清楚了,当然按照不少人的看法:你一个非医学专业人士凭什么对医学指指点点,即使再有正确、有道理也没有人理的,况且这是基础的东西又不能立马产生效益。但是只有基础牢固了,大厦才能牢固。
  人体就是通过经络系统来指挥协调整个人体的各个细胞,要细胞工作的时候就通过神经系统、血管、括约肌等给细胞提供工作的原料让细胞工作并运走垃圾;当不需要细胞工作的时候就停止供应“原料”于是细胞处于休眠和半休眠状态。
  从实现的角度,人体所有的细胞同时工作,人体不乱套才怪呢!
  血液供应的多相应部分细胞工作就努力,人体要完成人体的功能,人体各个部分的血液供应一定是匹配和平衡,这就是祖先三部九侯诊脉的道理,也是中医诊脉的理由只是只诊断手脉对医生的要求太高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脉应该也是这一道理。
  所以,中医是从系统调整的角度来分析和治疗疾病的,所以中医对医生要求高,现代科学对人体这个系统的研究还很少,虽然也分消化、呼吸等几大系统,但是还不是从把这些系统整体协调一致的角度来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5 00:25 , Processed in 0.04910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