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天寒——论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连载—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3 20:0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三节脾咳
  脾居中焦,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四肢肌肉。它的生理功能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滋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
  祖国医学把脾归属于五行当中的“土”,认为土能生万物,是生发万物的根本。故金•李东垣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并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足以说明脾胃的重要作用。
  脾主运化,有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的功能。脾主运化水谷,是指脾具有消化、吸收和运送营养物质的功能。故《素问•经脉别论篇》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张景岳也说:“五味入胃,由脾布散,故曰五味出焉。”这些论述都说明脾能协助胃进一步消化饮食物,并吸收其中的精微部分,运输至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脾主运化水湿,是说脾有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也就是说脾在运输水谷精微的同时,还把人体所需要的水液输送到全身各组织中去,以起到濡润的作用。同时,又把各组织器官不需要的水液,运输于肾,在肾气的作用下,然后变成尿液由膀胱排除体外。从而使体内各脏腑组织,既得到津液的充分濡养,又不致于水湿潴留,以维持着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脾的运化作用,是由脾气来实现的。喻嘉言对此有深刻的论述,他在《寓意草》中说:“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精气上升于肺,而灌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小肠,以便溺而消。”中脘之气即指脾胃之气,因此,脾气健旺,则消化吸收转输功能旺盛,人体营养物质充沛,水液代谢正常;反之,若脾气虚弱,健运失常,就会出现食欲欠佳,食入难消,以及营养不良,气血亏虚等现象,或因水液代谢障碍,以致停水积饮,酿湿生痰,出现浮肿、咳嗽、泄泻等病症,所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为生痰之源”等,即指此类病变而言。脾咳的发生则多由于脾主运化的功能失常所引起,与痰浊、水饮关系密切,治疗多从脾上论治,使脾健痰除,水消饮去,咳嗽乃愈。
  【病因病机】
  脾咳的发生,与外感、内伤关系密切,所以《医碥》说:“脾胃居中,兼该六气,六气皆能为病,不独湿也。”《医诊心传》又说:“七情内伤,脾胃先病。”其它如饥饱、劳倦、痰浊、水饮等亦可引起脾咳。现将病因病机分述如下:
  一、湿郁困脾:脾喜燥恶湿,这是它的主要生理特征,故薛生白说: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脾最易生湿,湿最易伤脾。若冒雨涉水,久居潮湿之地,致外湿侵渍,郁阻脾胃,或饮食不节,饥饱失常,致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湿郁困脾,气机升降失调,或湿留成饮,或湿聚为痰,痰饮犯肺,壅塞气道,发为咳嗽。
  二、脾虚湿阻:脾气宜升,胃气宜降,脾胃升降又受肺气肃降的制约。若病久脾胃虚弱,或劳倦思虑,致使脾胃虚弱,健运无力,水湿内聚,成痰成饮,随气升降,阻塞气道,因而咳嗽。若脾虚失健,水谷不能运化,元气不足,中气下陷,不能上奉心肺,肺气亦随之亏损,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亦致气短作咳。
  三、情志所伤:祖国医学认为,脾在志为思,故张景岳说:“苦思难释则伤脾”。唐容川也说:“脾阳不足则思虑短少;脾阴不足则记忆多忘”。说明思与脾关系密切。若思虑伤脾,脾运失司,致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气血衰少则肺失濡润,清肃失常,亦能引起咳嗽。
  此外,因脾气上通于肺,肺之俞在肩背,故脾咳患者咳则牵引肩背隐隐作痛,,若咳甚则身不可转摇,转动则肺气不宁而咳益甚,所以《素问•咳论篇》说:“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分类证治】
  脾咳临床辨证,应根据病因、咳嗽时间的长短,证情的虚实等,明辨标本缓急,虚实多少,按有虚补虚,有邪祛邪的原则,遣方用药,分别论治。
  1、湿郁脾肺,升降失常
临床表现:咳嗽,痰白,脘腹胀满,食欲减少,恶心欲呕,口淡不渴,头重如裹,身困体沉,便溏,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濡。
  证候分析:叶天士曰:“湿喜归脾者,以其同气相感故也。”湿为阴邪,易伤脾阳,若贪凉饮冷,过食生冷瓜果,使湿邪停于中焦;或因冒雨涉水,居住潮湿,致湿邪内侵;或内湿素盛,中阳被困,寒湿内生。湿郁困脾,气机升降受阻,影响肺气肃降,气逆则咳;湿未化热,故咳痰白;脾为湿邪所困,运化功能障碍,故脘腹胀满,大便溏泄,小便不利;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则饮食减少,恶心欲呕;寒湿滞于经脉,阻塞气机,故头重如裹,身体沉重;舌苔白腻,脉濡,是湿邪内阻之征。
  治疗大法:运脾燥湿,肃肺止咳。
  常用药物:半夏、藿香、苍术、厚朴、陈皮、茯苓等。
  常用方剂:平胃散合二陈汤之类。
  病案举例:常××,男,72岁,农民。1976年10月23日诊治。患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性肺气肿已十年余。咳吐痰涎,冬季加重,夏季缓解。近因气候骤变是病复发,咳嗽加剧,咳吐多量清稀白色痰涎,咳喘不止,胸部憋闷,气短懒言,身倦乏力,面色苍白,口中粘腻,食不知味,脘腹痞闷,呕恶嗳呃,两下肢浮肿,舌苔白腻,脉滑。脾虚失运,痰湿阻肺,气机不畅。燥湿健脾,理气化痰。陈皮9克,制半夏9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杏仁9克,苍术6克,厚朴6克,草豆蔻9克,白术9克,莱菔子9克,服药12剂,痰少,咳减,肿消,食进而病情好转。
  按:此痰咳因于慢性支气管炎,西医多责之于肺,每以控制感染,扩张支气管,止咳祛痰为治,疗效多不满意,为何?仅着眼于肺部痰咳之标,忽视生痰之本,祖国医学却认为病之由起于脾虚湿盛,予以燥湿健脾,理气化痰,从脾施治,每获良效。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足供吾辈借鉴。   然“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亦随气而顺矣。”所谓治气,乃用甘温或苦温之药调理气机,恢复脾气运化水湿之常,则痰饮自消。本证用二陈汤合平胃散之意即着眼于此。更加杏仁宣达肺气,草豆蔻燥湿理气,莱菔子利痰下气,上中下三焦气机顺畅,水湿布化,则收上焦痰饮消,咳喘止;下焦小便利,浮肿去的满意疗效。(薛芳:五脏皆令人咳及其临床《辽宁中医杂志》2:32,1983)
  (二)、李××,女,51岁,农民,1972年12月30日诊。咳吐白痰,身重腰痛,食少,腹痛拒按。脉沉细,苔薄白。治以温肺化湿消食。处方:杏仁10克、紫苏10克、藿香10克、苡米20克、款冬10克、槟榔10克、莱菔子10克、草豆蔻10克。二剂,每日一剂。
按:苔薄白,白痰,身重是湿象;腹痛不喜按,食少,为宿食停滞。无热象表现,故用温化湿邪加入消导药,收效甚速。(《柳学洙医案》)
  2、脾虚气弱,清肃失常
  临床表现:咳嗽吐痰,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少气懒言,四肢倦怠,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
  证候分析:脾宜升则健,若饮食失调,或劳倦损伤,或吐泻太过,或其它疾病的影响,内伤脾气,导致脾气虚弱。脾虚则元气不足,肺气亦随之亏损,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故咳嗽;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积久成痰,故吐痰;脾主运化,脾气虚,运化食物的功能减退,影响胃的受纳,故食少纳呆,食后饱胀;脾气虚,运化水液障碍,停留肠道,所以大便溏薄;脾失健运,水谷精微生化不足,无以充养四肢肌肉,故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脉缓弱,是气虚之象。
  治疗大法:健脾益气,肃肺化痰
  常选药物:党参、白术、淮山、黄芪;半夏、陈皮、紫菀、款冬花等。
  常选方剂:六君子汤之类。
  病案举例:刘××,女,55岁。1974年3月2日来诊。近半年来,饮食减少,腹胀便溏。近十天来发热、咳嗽,咳时右胁下痛,吐粘液性浓痰,苔白,脉细弱。X线检查:两肺纹理增多,呈大片状阴影,诊为支气管肺炎,曾用中药治疗不效,邀我诊治。诊为脾肺两虚,肺失肃降。处方:党参10克、桔梗10克、茯苓20克、白前6克、扁豆15克、陈皮10克、淮山12克、砂仁10克、紫菀10克、甘草3克。上方连服十贴康复,X线复查正常。
按:本案系脾虚及肺,肺脾俱虚所引起的咳嗽,脾虚为本,故以健脾益气为主而收效。(王之炳:止嗽散辨证新用《四川中医》4:37,1985)
  3、脾阳不运,痰湿犯肺
  临床表现:咳嗽反复发作,咳引胁痛,气短懒言,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兼见形寒怕冷,四肢不温,腹中冷痛而喜温喜按,口泛清水,或小便不利,肢体浮肿,妇女白带清稀而多。舌质淡嫩、苔白滑,脉沉细或迟弱。
  证候分析:多由脾气虚发展而来,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损伤脾阳而致。脾阳虚则运化无力,清浊相干,湿浊内聚,积饮生痰,痰湿犯肺,肺气壅塞,故咳嗽;饮停胁下,气机升降受阻,故咳引胁痛;脾阳亏虚,运化功能减弱,故食欲不振;阴寒内阻,气机不畅,故脘胀腹满;脾主四肢,脾阳虚则阴寒内盛,阳失温煦,故形寒怕冷、四肢不温、腹中冷痛;脾阳不运,水液内停,故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舌质淡嫩、苔白滑、脉沉细亦为阳虚寒凝之象。
  治疗大法:温运脾阳,肃肺化痰
  常用药物:炮姜、白术、党参、砂仁;陈皮、半夏、冬花、前胡等。
  常用方剂:理中汤合二陈汤之类。
  病案举例:王××,男,55岁,居民。77年6月25日诊。咳嗽反复年余,咳引胁痛,牵引肩背,按之可减。近两月更增呕吐,每与咳嗽并见,吐出物为胃内容物,吐后气短难续。形体丰腴。平素纳差,便溏,四肢不温,自汗,易感冒,(素有胃痛史),舌胖质淡,脉缓。此脾阳不足,肺失温养,胃气上逆之候。治以补脾益气,温中降逆,方用理中汤加味:白术12克、炮姜10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炙草6克、赭石12克,一剂咳减呕止,胁肩背痛缓解。原方拆去赭石,服至10余剂,咳嗽胁痛等症消失,唯畏寒肢冷。乃加附子10克先煎二小时,又服10余剂,旧病根除,饮食增加,随访两年未发。
  按:本病咳嗽,病程年余,乃脾气不足,土不生金。脾之经脉“属脾络胃上膈,”(《灵枢•经脉篇》)故兼胁痛、引及肩背;又脾虚清气不升,胃气因失和降,故“••••咳而呕”,(《素问•咳论》)。脉证合参,属脾阳不足,肺失温养,胃气上逆之候。故以理中汤加入降冲逆之赭石,再入黄芪以增强补气固表之力。脾阳久虚,肾阳亦见不足,故终以附子理中汤痊愈。(任悟非:咳嗽证治举隅《四川中医》1:29,1983)
  【文献摘录】
  《咳嗽证治举隅》:“脾病所生之咳,大体为脾虚中夹实,和纯虚不实两端,前者系因脾虚不运水湿,酿而成痰,所谓“脾为生痰之源”是也。除脾虚证象外,必伴有痰湿犯肺之证,如痰多而粘,胸脘闷胀,苔腻脉濡。宜六君子汤健脾益气,燥湿化痰。脾阳亦虚者,宜理中二陈汤化之。后者则为脾不化精,肺失所养,除咳嗽外,兼有食欲常差,胁痛喜按,短气乏力,舌淡少苔,脉缓弱等证。宜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偏于脾阳虚者,则宜温补中阳的理中汤;肾阳亦虚者,宜附子理中汤补火以生土。”(《四川中医》1:28,1983)
  《浅谈“五脏皆令人咳”及其临床意义》:咳与脾、胃的关系
  脾胃主纳谷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泉,特别是脾具有生化精血、精液,及统摄血液、滋养肺脏和全身组织器官之作用。脾气宜升、胃气宜降,脾胃升降又受肺气肃降的制约。若脾运失健或脾胃升降失常,清浊相干,湿浊内聚,积饮生痰,随气升降,则壅塞气道而作咳;若病久脾胃虚弱,水谷不能运化,元气不足,中气下陷,不能上奉心肺,肺气亦随之亏损,气机出入升降失常,亦致气短作咳。(《浙江中医杂志》1:14,1982)
  《五脏皆令人咳及其临床》:“脾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运化水湿,脾胃居中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脾不散精,肺因之而虚损,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湿而生痰,上渍于肺,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阻肺,壅塞气道,肺气失宣,故咳嗽痰多,咯痰稀白。这种表现与“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之脾咳病状有所不同。尚须临证时细心体察。是证脾病为本,肺咳为标。治当健脾燥湿,理气化痰,运脾化湿,改善脾主运化功能。脾气得健,湿浊得运,气机得行,痰饮得化,肺气清肃则收痰少咳止之效。诸如二陈汤、平胃散、六君子汤等方药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痰饮阻肺型可因证施治。若痰湿不化,蕴久生热,咳痰白黄粘稠,或黄痰咳吐不爽,舌苔白黄浊腻,当用黄芩、黄连、浙贝母、蒌仁等清化痰热”。(《辽宁中医杂志》2:32,1983)
  《学习《素问•咳论》辨治咳嗽的体会》:“《素问•咳论》说:“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隐隐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笔者临床体会是:脾咳,主证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易于咯出,胸脘作闷,舌苔白腻,脉濡缓或濡滑。病因脾主湿,脾的转输功能失职,水湿聚为痰饮,上渍于肺,气道失于宣展所致。方用二陈汤(茯苓、半夏、陈皮、炙甘草)为主方,中虚可加党参、白术;胸闷甚可合用平胃散加杏仁、苡仁;寒饮甚可加细辛、干姜、五味子。
  中医治脾胃两大法门:一为健运脾阳,一为濡养胃阴。盖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内经》谓“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若脾不散精,则聚饮为咳。故小青龙汤治寒饮咳喘,方中必用干姜温中,自属探本求源之治法,亦与中医“见咳休理肺”的论点,适相吻合。故愚治慢性咳嗽,多用六君、理中、参苓白术散等方,健脾祛湿,以调理之而有效。曾治以祝姓病人,年30余,素嗜烟,久病咳嗽,服成药镇咳剂无效,并广服寇仁、半夏、橘红、桔梗等中药,愈服愈剧,几至咳无一息之停。愚视其频吐稠痰,而舌红少津。主用《金匮》治火逆上气用麦门冬汤之法,亦即叶天士养胃阴法。方用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并参以川贝母、炙杷叶、梨皮等以润化热痰,数服而愈。是知徐洄溪评叶案,遇有咳嗽沙参、麦冬等药,必引笔直杠,大肆诃斥,殊非持平之论。从此可知《内经》谓咳嗽“皆聚于胃(当包括脾),关于肺”,极有至理存焉。故愚治慢性咳嗽,多从调理脾胃着手,故特于此而郑重述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0 05:41 , Processed in 0.2035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